1、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2、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詩經(jīng)·小雅·出車》
3、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蘭幽香風定,松寒不改容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岸頭樹子直如筠,誰遣相招住水濱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1、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2、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詩經(jīng)·小雅·出車》3、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蘭幽香風定,松寒不改容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岸頭樹子直如筠,誰遣相招住水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岸樹二首其一》宋·楊萬里 岸頭樹子直如筠,誰遣相招住水濱。
不合鏡中貪照影,照來照去總斜身。 《題報恩寺上方》 唐·方干 來來先上上方看,眼界無窮世界寬。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眾山迢遞皆相疊,一路高低不記盤。
清峭關(guān)心惜歸去,他時夢到亦難判。 《過故人莊》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秋詞二首》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游山西村》宋·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望敬亭山》)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風雪夜歸人》)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曹操:《觀滄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物《滁州西澗》)。
1、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3、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4、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5、野望(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漢.曹操.《觀滄?!罚?/p>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唐.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唐.崔浩.《黃鶴樓》)
7、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宋.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宋.晏殊.《蝶戀花》)
希望可以幫到你
詩詞名字:陸游《沈園》
宋·蘇舜欽《滄浪亭》
元·維則《獅子林即景》
清·徐崧《秋過懷云亭訪周雪客調(diào)寄踏莎行》
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
清·汪琬《再題姜氏藝圃》
清·王賡言《游獅子林》
清·乾隆《獅子林得句》
獅子林立雪堂聯(lián)
拙政園與誰同坐軒聯(lián)
拙政園繡綺亭舊聯(lián)
虎丘花雨亭聯(lián)
吳西逸《殿前歡·懶云窩》
唐 杜荀鶴 《蘇州園林》
早梅 齊已
重點詩句: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帶“山”字的詩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赌咎m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帶“水”的詩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君不見黃河水之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好句:有關(guān)“樹”的古詩名句精選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植物詩句:
描寫桃花的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詩經(jīng)·周南·桃夭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唐·宋之問《有所思》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唐·賈至《春思二首》 描寫杏花的詩句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隱《日日》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描寫梨花的詩句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唐·岑參《送楊子》 描寫蘭花的詩句
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宋·曹組的《卜算子·蘭》 描寫薔薇的詩句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南朝梁·柳惲《詠薔薇》 描寫海棠花的詩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宋·蘇軾《海棠》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宋·陳與義《春寒》 描寫楊花柳絮的詩句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宋·晏殊《踏莎行》 小園桃李東風后,卻看楊花自在飛 宋·王令《瀹瀹》 描寫牡丹花的詩句,描寫荷花的詩句,描寫芙蓉花的詩句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唐·劉禹錫《賞牡丹》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fā)賽諸花 唐·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 唐·駱賓王《晚泊》 描寫桂花的詩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唐·宋之問 《靈隱寺》 描寫菊花的詩句
澗松寒轉(zhuǎn)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元鎮(zhèn)《菊花》 描寫梅花的詩句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唐·張謂《早梅》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宋·王安石《梅花》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