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預防傳染病安全常識
傳染病是由各種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人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
一、傳染病傳播的方式和途徑:
1、通過空氣從呼吸道傳染。如流感、流腦、麻疹、百日咳、風疹、猩紅熱等。
2、通過食物經(jīng)消化道傳播。如痢疾、傷寒、甲型肝炎等。
3、通過昆蟲及動物傳染。如蚊子傳播乙腦;虱子傳播斑疹、傷寒;狗能傳播狂犬??;蒼蠅傳播痢疾等。
4、通過日常接觸傳染。如甲肝、沙眼、紅眼病、水痘等。
5、通過血液傳播。如輸血、打針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蟲卵、芽孢等污染時,成為傳播途徑
二、預防傳染病的環(huán)節(jié):
1、控制和消滅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
三、常見預防措施
①加強體育鍛煉,保證休息,提高抗病能力。
②最佳的預防是在適當?shù)哪挲g接種疫苗,例如麻疹疫苗、風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③傳染病患者要進行隔離直至病情痊愈為止。
④傳染病流行期間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醫(yī)院),少串門,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⑤注意個人及環(huán)境衛(wèi)生,不挑剔食物,多喝開水。
⑥易感人群應注意飲水飲食衛(wèi)生,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
⑦藥物預防,出現(xiàn)病情時應早診斷早治療,不貽誤病情。
四、正確的洗手方法:
1.打開水龍頭,使雙手充分淋濕,至手腕以上。
2.取適量的洗手液或肥皂。
3.搓揉雙手,至起泡沫。
4.手心、手背、指縫間都要搓揉,要洗至手腕以上。
5.要特別注意指甲縫隙處和粗皮膚紋的地方。
6.整個搓揉的過程,至少要有二十秒或以上。
7.再次打開水龍頭,讓水從手腕到指尖,從上到下地沖洗,以免臟水再次污染雙手。
8.用水沖洗水龍頭開關,再關掉水龍頭。
9.用干凈的毛巾或紙巾擦干雙手??梢缘脑?,也可用風干機風干。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感冒病。 流感潛伏期1~3日,最短數(shù)小時。
流感與普通感有著區(qū)別。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xiàn)為:高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亡。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流感的預防措施有:
①注意體育鍛煉,保證休息,增強體質(zhì)。②流感流行期間暫停集會,暫不探親訪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出門戴口罩。公共場所加強通風,噴灑漂白粉液消毒。
③時要保持營養(yǎng)均衡和避免過度勞累,這是預防流感的基礎措施。
④預防流感的最好辦法是接種疫苗.
小學生預防疾病小常識小學生不傳染的常見病有哪些呢?近視眼、齲齒、單純性肥胖、營養(yǎng)不良、貧血、蛔蟲感染、脊柱彎曲異常。
下面我們就分別來談談它們防治方法。1.近視1)近視是青少年的一種常見病,是指看遠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異常。
青少年近視多數(shù)是假性近視。其主要原因是平時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使睫狀體過度緊張而逐漸形成近視眼。
如果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真性近視。它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與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有關。
(2)防治方法:a.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衛(wèi)生習慣,自覺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是:光線要充足,姿式要端正(一拳一尺一寸),勞逸要結合,字跡要清楚,要認真做眼保健操。
五不要是:不要在光線太強、太弱和陽光照射下看書、寫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車時看書、寫字;不要躺著或歪著看書;不要連續(xù)長時期看書、寫字;不要近距離看書、寫字。b.藥物治療和配戴眼鏡。
2.齲齒(1)齲病及牙周疾病是影響兒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長發(fā)育最常見的口腔疾病。我國學生的齲齒患病情況嚴重,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學生牙周病患病尤為突出。
因此,我們要從學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學生口腔健康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齲齒是口腔中的食物殘渣附著在牙齒上經(jīng)過發(fā)酵產(chǎn)生酸形成牙菌斑。
可將齲齒分為三度即淺齲、中齲和深齲。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2)那么如何預防齲齒呢?a.注意口腔衛(wèi)生,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b.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既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來回刷。
c.推廣使用保健牙刷及含氟牙膏。d.少吃甜食,加強鍛煉合理營養(yǎng)。
e.定期檢查。3.營養(yǎng)不良和單純性肥胖(1)學生營養(yǎng)不良和肥胖評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標準體重值為100%,體重在標準體重91-110%范圍內(nèi)為營養(yǎng)狀況良好,低于90%為營養(yǎng)不良,學習體重在標準體重的111-120%為超重,高于120%為肥胖。
目前中學生中營養(yǎng)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過10%營養(yǎng)不良將導致學生生長發(fā)育障礙,而肥胖是高血壓、高血脂癥、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的誘發(fā)因素之一。這兩種疾病均與日常飲食關系密切。
(2)防治方法:a.對孩子進行營養(yǎng)知識教育,使孩子了解合理營養(yǎng)的重要性。b.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糾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習慣,尤其c.要糾正孩子不吃早餐的習慣。
d.教育孩子加強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課和課外活動。4.貧血(1)貧血是青少年最常見疾病之一,它不僅影響青少年正常的生長發(fā)育,而且對學生的智力行為及免疫功能等有很大的危害,是學生常見病中重點防治疾病之一,青少年貧血主要是缺鐵性貧血,屬營養(yǎng)性貧血,因此防治工作的重點是飲食調(diào)整膳食結構和合理營養(yǎng)。
(2)防治方法:a.改變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和錯誤的營養(yǎng)觀點。b.積極提倡吃早餐,推廣早餐雞蛋加牛奶,提高早餐質(zhì)量,使早餐熱量達到全天的30%,質(zhì)量也達到全天的1/3。
c.家長要善于引導孩子多食用動物性食品,如瘦肉內(nèi)臟等;增加肉魚禽類食品,以利于非鐵血紅素的吸收,同時增加維生素C和A,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d.對于小學高年級已經(jīng)來月經(jīng)的孩子更要注意多食含鐵及蛋白質(zhì)豐富的食物。
5.蛔蟲感染(1)蛔蟲感染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疾患之一,對兒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長發(fā)育有長期的不良影響。(2)防治方法:a.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凈削皮。
b.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c.及時治療。
6.脊柱彎曲異常(1)脊柱彎曲異常是學生中容易發(fā)生的姿勢缺陷,主要原因是因年齡小正在長身體的時候經(jīng)常坐姿不正確、缺乏體育活動,營養(yǎng)不良和疾病導致的。(2)防治方法:鼓勵孩子使用雙肩背包,要消除生活中導致單側股肉緊張的一些因素。
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逞能背負過重的物品。堅持體育鍛煉,堅持正確的讀寫站立姿勢。
三、小學生常見傳染性疾病的種類及預防方法。沙眼、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腦、麻疹等。
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腦、麻疹等傳染性疾病,主要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經(jīng)呼吸道傳播。1.沙眼(1)沙眼是常見的慢性傳染病,是由沙眼衣原體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
人對沙眼衣原體的免疫力很弱,可以重復感染,常因并發(fā)癥而使視力受到障礙,沙眼的發(fā)病率與衛(wèi)生狀況及環(huán)境因素有明顯關系,但是沙眼是可防性的眼病,因此要讓孩子掌握防治沙眼的衛(wèi)生常識。(2)防治方法:a.改變家庭中公用洗浴用品的習慣,養(yǎng)成“一人一盆一巾”的良好習慣能有效控制重復感染。
b.教育孩子養(yǎng)成勤洗手,勤剪指甲,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c.對已患沙眼的孩子可根據(jù)病情采取藥物治療。
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腦、麻疹等是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此類疾病的主要特點有: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急性起病,以發(fā)熱為首發(fā)癥狀,可伴有頭痛、全身關節(jié)酸痛、結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癥狀。
有些家長對這類傳染性疾病認識不夠,自家的孩子患病后怕影響孩子的學習而沒有進行隔離治療,結果導致所在班級大面積傳染?,F(xiàn)就著。
1、健康檢測需要共同了解、共同完成、共同努力的事,應盡量不跨省域長途旅行,如離開居住地的,嚴格履行請假報告制度。
需報告外出的時間和行程,如需出省,請自覺居家隔離14天,做好自我防護措施,在公共場所不觸碰公共物品,與他人保持距離。2、外出須知就近選擇附近的超市或者在營業(yè)的便利店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前確定好采購物品,合理分配采購人員(盡量選擇年輕人出門,避免老人和孩子等),減少外出人員和時間。
同時在途中要遠離人群密集處,保障他們的安全。面對電梯按鈕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區(qū)域,應該使用面巾紙、消毒紙等隔開,避免直接用手觸碰。
一旦觸碰以后,及時洗手、消毒。3、回家清潔須知外出歸來,清潔到位,防止將病毒攜帶至家中。
需要記住,盡量不出門,回家四件事,口罩正確棄,手機要消毒,善用清潔臺,咳嗽不恐懼。在回家后,一定不能忘記洗手!并且用抗菌洗手液、香皂在流動清水下進行,每兩個步驟最少實施五次,每次洗手時需要十至十五秒。
4、室內(nèi)通風有講究開窗通風能夠有效降低空間內(nèi)的致病因子濃度,太陽光直接照入室內(nèi),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進行消毒、殺菌,通風時長要達到30分鐘。5、健康鍛煉不能少早晨起床后,要及時開窗透氣。
最好在早中晚各開窗通風三次,每次15分鐘為宜。這樣既可以保持室內(nèi)空氣清新,又抑制了細菌滋生。
擴展資料:戰(zhàn)勝新冠肺炎疫情,不僅需要“科學家的科學”,以科技攻關提升防控水平和治療能力,也應提倡和鼓勵“公眾的科學”,以科學防護守衛(wèi)自身安全,以科學素養(yǎng)培育健康文明習慣。面對突發(fā)的疫情,迅速拉起防線十分必要,拉起合格防線卻并不容易。
避免形式主義設防和過度防護。確保醫(yī)療防護資源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是保護醫(yī)護人員、確保戰(zhàn)勝疫情的重要前提。
為此,有必要提倡公眾合理使用防護物資,確保防控一線的需要。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新冠疫情。
試讀結束,如需閱讀或下載,請點擊購買>
原發(fā)布者:覃曉芳
***小學傳染病預防預案為保護全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學校發(fā)展,維護學校穩(wěn)定,根據(jù)省、市有關加強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將常見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依法納入科學、規(guī)范、有序的管理軌道,形成工作常規(guī)。特制定此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一、傳染病防控安全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各班班主任職責:負責領導、協(xié)調(diào)、組織全校常見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二、預防與控制傳染病的防預措施 1、做好常見傳染病防治宣傳工作,增強師生衛(wèi)生防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責任部門:校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2、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預防傳染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出好宣傳??#ㄘ熑尾块T:校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3、利用健康教育課、班會課,開展好以預防常見傳染病如:流感、流腦、肝炎禽流感、水痘等為重點的健康知識教育。(責任部門:大隊部、各班主任)4、根據(jù)上級指示開展衛(wèi)生運動,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在衛(wèi)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環(huán)境消毒工作。(責任部門:校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5、加強飲食、飲水衛(wèi)生管理,嚴防食物中毒和傳染病發(fā)生。(責任部門:校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6、按規(guī)定有計劃地協(xié)作醫(yī)療部門做好師生健康體檢和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責任部門:大隊部)7、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不與傳染病人接觸,生病及時就醫(yī);教育學生堅持鍛煉,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責任部門:各班主任)8、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
今天,班主任張老師讓我們10月19號7點50分收看了江蘇教育頻道播出的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節(jié)目。
我看了之后懂了很多知識。我知道了在地震時的安全措施。
1、地震時要保持冷靜清新的頭腦,要迅速的做出選擇,關閉火和煤氣管道,以免發(fā)生煤氣泄漏和火災等災難。2、如果時在平房里,首先要迅速躲到易于形成安全三角區(qū)的地方如床下桌下。
3、如果是在樓房的高層千萬不要試圖往外跑,千萬不要去陽臺,窗外躲避。4、如果在上課一定不要驚慌失措,要迅速躲避在桌椅下或桌椅旁,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5、逃生是不要走電梯或跳樓8、在公共場所發(fā)生地震,可以隨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9。
逃生時不要直立行走,最好是低頭彎腰,必要時爬行。10、如果已經(jīng)離開了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以免余震。
我還懂得了怎樣預防傳染病,1、要按時接種疫苗。2、教室內(nèi)和居住場所要長開窗通風,保持空氣通風。
3、邀請曬被褥,每天用是不擦桌子和地面。并根據(jù)天氣變化而增減變化衣服。
4、要堅持教室內(nèi)外干凈衛(wèi)生。5、要講究飲食衛(wèi)生,個人衛(wèi)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6??人曰虼驀娞鐣r用紙巾遮住口鼻,不要用臟手去觸摸嘴巴,鼻子,眼睛。
7、經(jīng)常要開展戶外活動,加強體育鍛煉。8、要避免接觸傳染病患者。
9、在全染病流行期間,盡量不要去去擁擠的公告場所。10、要配合學校做好晨檢和午檢。
今天知道了這么多知識,我一定要把他們都在現(xiàn)實中運用起來。
這個問題很好,中國的小學生缺少的就是憂患意識,自我防范意識,安全意識,必要的生存技能,國家應該有步驟地教育寶寶們的各項必要的技能,其中預防傳染病就是重要之重。
對于小學生傳染病的預防,除了學校家長有計劃,有意識的預防外,還應該按照孩子們的年齡,逐步教育他們自己預防傳染病的能力。 首先要讓他們了解有哪些傳染病及其傳染源。
第一,人畜共患病人類:貓?,弓形蟲病,狂犬病,癬,外寄生蟲(虱子、跳蚤);犬?,狂犬病,外寄生蟲(跳蚤);羊?牛?,布氏桿菌??;老鼠?,鼠疫;豬?,感冒病毒。第二,人類自身傳染病類,1。
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結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主要是空氣傳播);2。消化道傳染?。簝?nèi)寄生蟲, 各種肝炎病,細菌性痢疾(主要是以食品,水等傳播);3。
皮膚類傳染病:狂犬病各種皮膚病,沙眼病,破傷風?。ń佑|傳播);4。性傳染?。喊z病,梅毒,淋病等等(性接觸)。
其次,了解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傳播方式):1??諝鈧鞑?,比如流感病毒;2。
水傳播(含食品):比如腸道傳染病,寄生蟲,人畜共患病等等;3。接觸傳播:比如狂犬病,人畜共患病,呼吸道傳染病,性病等等;4。
節(jié)肢動物傳播:也就是蟲傳播,比如蚊、蒼蠅,跳蚤、虱、蜱、螨等等;5。 土壤傳播:主要是寄生蟲,破傷風,炭疽桿菌等等;6。
垂直傳播:也就是母嬰傳播,常見的有麻疹、肝炎腮腺炎等等;7。醫(yī)源傳播:主要是器械、工具等消毒不清;供血帶毒;試驗、科研傳染病病毒外流等等。
最后就是教育小學生們學會預防傳染病的基本常識。 1。
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無故不進入傳染病區(qū)域;2。按照國家規(guī)定與當?shù)貍魅静×餍刑攸c,進行疫苗的預防接種;3。
不飼養(yǎng)小動物做寵物;4。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消滅蚊、蠅、鼠、蜱、螨等,對生活環(huán)境定期消毒;5。
加強身體鍛煉 提高抵抗力;6。不吃,特別是生吃野生動物;7。
特別是家長有傳染病的生活用品要分開使用,不能共用(衣服分開洗,碗筷不共用);8。教育小學生們認識哪些動物會帶有傳染病,以及如何預防傳染病。
小學生衛(wèi)生基本知識 1、飯前便后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發(fā)、勤換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讀寫衛(wèi)生: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5、隨時隨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衛(wèi)生:不要在強光下看書,不要在行走的車上看書,不要躺著看書,不用臟手揉眼睛; 7、不吃沒有衛(wèi)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沒有清洗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 8、早晚洗臉,用流水洗臉,不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等物品; 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 10、每天堅持適當?shù)捏w育鍛煉,以增強體質(zhì),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小學生用眼衛(wèi)生 注意用眼衛(wèi)生要做到"二要二不要" (1)二要: ①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離書本一尺,身體離桌沿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 ②連續(xù)看書寫字一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遠處眺望一會。 (2)二不要:①不要在光線太暗或直射陽光下看書、寫字; ②不要躺著、走路或乘車時看書。
看電視怎樣注意衛(wèi)生? ①每次看電視不要超過2小時,連續(xù)看電視1小時后,應起來活動5-10分鐘; ②觀看者應離電視屏幕2米以上; ③電視機安放高度應與觀看者坐時的眼睛高度相一致; ④室內(nèi)最好開一盞3-8瓦的小燈,以減輕屏幕與周圍黑暗的強烈對比,這對避免眼睛疲勞有好處。 怎樣預防近視? ①注意用眼衛(wèi)生; ②堅持做眼保健操; ③勞逸結合,睡眠充足; ④注意營養(yǎng),加強鍛煉,增強體質(zhì); ⑤定期檢查視力,發(fā)現(xiàn)減退及時矯正,防止近視加深。
怎樣保護牙齒? 1.保護牙齒最重要的是要正確刷牙和漱口。每天至少刷兩次,最好每頓飯后都要刷牙。
刷牙能去除依附在牙齒上的菌斑,因為菌斑中的細菌接觸到食物,會產(chǎn)生酸,導致蛀洞。沒條件刷業(yè)至少也要在吃飯后或者吃酸性物質(zhì)后立刻漱口。
2.吃東西也要注意。食物要多樣化,但是要少吃富含糖(特別是單糖)的食物。
因為這些食物會在口腔里產(chǎn)生酸,長期殘留在口腔里,會損害你的牙齒。兒童吃硬棒棒糖尤其有害。
吃糖類零食也會導致蛀牙,因為大多數(shù)人不會在吃完零食后刷牙。淀粉類零食,如薯片,會粘在牙齒上。
3.最好能夠每天用牙線一次。牙線能清除殘留在牙齒之間的食物和菌斑,如果菌斑一直殘留在牙齒之間,會形成牙石,就必須要牙醫(yī)來清除了。
4.有條件每六個月看一次牙醫(yī)。定期檢查和專業(yè)清潔牙齒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的牙齒或口腔疼痛或牙齦腫出血,你也要去看牙醫(yī)。 5.平時還是要注意多加強鍛煉,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均衡合理的飲食,勞逸結合。
另外真有問題還是應該去醫(yī)院看醫(yī)生。 常用的刷牙方法 ①豎刷法:這種刷法對牙齦有良好的按摩作用,能有效地清潔牙齒間隙,是一種值得推薦的刷牙方法。
操作時把刷毛以45度角放在牙齦上,然后向牙冠轉動,每個部位重復8-10次動作。刷牙齒的咬頜面時,把刷牙平放在牙面上前后拉動刷去窩溝內(nèi)的殘渣。
②BASS刷牙法:刷牙齒的唇、舌面時,刷毛頭與牙面成45度指向牙齦方向,刷毛進入牙間隙,作短距離來回顫動,刷洗咬頜面時,刷毛平放在牙面上,作前后短距離顫動刷凈窩溝,這種刷牙方法清潔力較強,能有效地清除牙頸部和齦溝內(nèi)的菌斑。BASS刷牙法屬于短距離橫刷法,雖是橫刷,但由于距離短,幾乎是一種顫動,不是普通橫刷法大幅度拉動損傷牙頸部。
如把豎刷法與BASS刷法結合,效果更好。 ③ 生理刷牙法:牙刷毛頂端與牙面接觸,然后向牙齦方向輕微拂刷,此方法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進牙周組織健康,適合于牙周組織正常的兒童使用。
刷牙次數(shù)一般主張早晚各一次,再在每頓飯后輔以漱口,每次刷牙時間一般不少于2-3分鐘。 小學生飲食十二條原則 1、注意營養(yǎng)平衡。
在日常飲食中要吃各種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奶等,不要偏食 2、多吃豆制品。豆類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營養(yǎng)價值很高,既便宜,又容易消化。
3、講究食品加工方法。加工食品時掌握好火候和方法,盡量減少維生素的損失。
4、變換食品花色品種,增加孩子食欲。 5、愉快進食。
進餐時做到思想集中,精神愉快,愉快進食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6、細嚼慢咽。吃飯時不要太快,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更應該把食物嚼得細些,因為多嚼有益于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保護腸胃。
7、不過量飲食。吃得過多會傷胃,同時降低了消化率。
8、不亂吃加藥食品。如強化食品,保健食品等加藥食品要認真考慮是否真的需要。
否則等于無病吃藥,對身體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9、不吃補品。
傳統(tǒng)的補品雖然對老人和體虛者有益,但對學生卻利少弊多,以不吃為好。 10、少吃糖 。
因為每天的飯菜中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轉化為糖,因此對孩子零食中的汽水、巧克力、甜點心、奶糖等應加以適量控制,不可過多。
11、早餐要吃好。因為早餐所吸取的營養(yǎng)應占全天吸取營養(yǎng)的30%左右。
這樣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和消化需求,因此,早餐應有足夠的營養(yǎng),可在蛋、奶、肉松、咸蛋、芝麻醬、蜂蜜之類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食物中作些選擇。 12、定時定量。
這樣可使大腦皮層里的食物中樞形成功力定型,使消化吸收系統(tǒng)成為有規(guī)律的活動,促進消化吸收率的提高。 小學生運動健康小知識 小學生生長發(fā)育較快。
春季幼兒怎樣預防疾病
1、增加戶外活動時。調(diào)查結果表明,常堅持戶外活動的兒童患感冒的機會顯著少于戶外活動少的孩子。經(jīng)常帶孩子到公園、田野跑跑步、爬爬山多參加有氧活動,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
2、衣著要適當。衣服切勿驟增驟減。春夏季氣候變化無常,溫差大,要根據(jù)天氣情況增減衣服。要避免孩子任性挑揀穿,早晚適當多穿一件。
3、合理營養(yǎng),要吃早餐。要注意葷素搭配,保證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需求,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增強抵抗力,要吃好早餐,使體內(nèi)產(chǎn)生足夠的熱量可增加御寒能力。
4、飯前、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飯前、便后洗手。孩子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凈。大人給孩子食物吃,也不要赤手拿,嚴防經(jīng)食物傳播病。
5、勤開窗,多喝水。經(jīng)常開窗,讓室內(nèi)的空氣流動起來,驅散病毒,以減少患病的機會。喝足水份不僅有利除燥,還可減少病毒的數(shù)量。
6、盡量保持室內(nèi)外溫度相對恒定。室內(nèi)外溫度變化大可增加兒童患感冒的機會。
7、感冒多發(fā)或疾病流行時少外出。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也不要到別人家串門,以防傳染。
8、家人有感冒盡量隔離。家人有感冒,應不準與孩子直接接觸,特別不能面對面坐著,不可同床睡。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