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防性侵更不能例外。而幼兒性別意識模糊,教育的關鍵不在于告訴他們多么深奧的性知識,而是培養(yǎng)他們的性安全意識。
一、“不要隨便摸我”
幼兒對性別沒有明確的認知,因此我們將本次安全教育的側重點放在“好好保護自己身體”上。
二、什么樣的人進行性傷害?
“如果陌生人要摸你,你愿意嗎?”
“不愿意。。”
“那如果是你認識的人呢?”
“愿意。。”;“不愿意。。”
防性侵小貼士
孩子:
1、拒絕爸爸媽媽以外的人觸碰自己的隱私部位,如果他人強行觸碰,要大聲呼救,告訴爸爸媽媽并報警。
2、沒有征得爸媽的同意,不可以獨自跟其他人出門玩耍,尤其是異性,不論是熟人、鄰居還是親戚。
3、遭遇猥褻或性侵害時,要及時跟爸爸媽媽說,讓他們來解決問題。
家長:
1、不要將孩子單獨交給異性成年人看管,尤其是將孩子寄宿時,更需提高警惕性。
2、給孩子普及基本的防性侵教育,告知他們男女有別,既不能讓爸媽以外的人觸碰自己身體,也不能主動去觸摸別人的隱私部位。
3、時刻與孩子保持交流溝通,及時發(fā)現孩子的異常,一旦發(fā)現孩子遭受侵害,要第一時間報警,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
我看了《防性侵安全教育》后,認識到:我們在校內或上學、回家路上要結伴而行,最好不要單獨行走。不要到四周沒人的地方去,千萬不要為了圖方便走近路。不要輕易接受陌生人或他人的飲料和食品。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觸,都要斷然拒絕。對于不當或不舒服的身體接觸,要勇敢地說“不”。未得到家長的同意不隨便在外借宿。陌生人或熟人都可能是性侵害的加害人。
要提高防范意識,學會應對性侵害等突發(fā)事件的基本技能。學習健康的異性交往方式,學會用恰當的方法保護自己,懂得什么是性侵害,預防性侵害,懂得哪些部位不可隨便讓別人觸摸,與異性須保持一定距離。女生平時要注意行為檢點,衣著不要太暴露。還要學習如何自衛(wèi),如可以用手指戳刺對方眼睛,用肘部猛擊對方胸部,用膝蓋頂撞對方襠部等方式。不要輕易跟隨異性到不認識、沒去過的出租屋、辦公室、課室等地方;不要單獨和曾有不良行為的人長時間呆在一起;不要單獨出入酒吧、卡拉OK廳等。有條件的可學習柔道、散打等技藝,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防身。
當遭到性騷擾時,要用法律保護自己。當性侵害事件發(fā)生后,要保存好受害證據,告訴家人,及時報警。
總之,我們要提高防范意識,學習健康的異性交往方式,學會用恰當的方法保護自己,預防性侵害。
通過學習體會到:少年兒童防性侵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教育、管理、應對處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犯工作具有重大意義。《通知》主要從加強預防性侵犯教育、加強常規(guī)管理、密切家校聯系、積極應對性侵犯事件、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輿論氛圍等方面對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工作提出了要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分工明確又協同配合。《通知》對各地教育、公安、團組織、婦聯組織在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工作中各自的職責分別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同時又強調了四部門的協調配合,努力構建教育、公安、共青團、婦聯、家庭、社會六位一體的保護中小學生工作機制,做到安全監(jiān)管全覆蓋,共同為中小學生構建一張安全保護網。
教育與管理的有機統一。《通知》首先強調要通過加強教育,提高師生、家長對性侵犯犯罪的認識;通過加強教育,特別是要加強對女學生的教育,使其了解預防性侵犯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加強常規(guī)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定期開展隱患摸底排查,全面落實日常管理制度,從嚴管理女生宿舍,切實加強教職員工管理。教育與管理的有機統一,可以更好的內外結合,保護少年兒童免受侵犯。
強調了監(jiān)護人的責任。相對于教師,家長或其他監(jiān)護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容易發(fā)現孩子的一些異常表現。
《通知》特別指出,要加強家校聯系,提醒家長多和孩子相處交流,要讓家長了解必要的性知識和預防性侵犯知識,并通過適當方式向孩子進行講解,切實履行對孩子的監(jiān)護責任。
一、發(fā)生在校園中的性侵害形式有哪些?(一)暴力式侵害主要是指侵害主體采取暴力手段、語言恫嚇或利用兇器,進行威脅,對女同學實施性侵害的行為。
暴力侵害的主體比較復雜,以社會上的犯罪分子混入校園進行強奸為目的,混入女生宿舍或校園內偏僻處伺機作案;也有的是以搶劫、盜竊為目的,見有機可乘或因受害人處置不當而發(fā)展為強奸犯罪;還有的是因戀愛破裂或單相思,走向極端,發(fā)展成為暴力強奸。這種方式對被侵害對象造成很大傷害,甚至死亡。
(二)流氓滋擾式侵害主要是指社會上的流氓結伙闖入校園,尋釁滋事,或是某些品行不端正人員在變態(tài)心理的驅使下,對女同學進行的各種性騷擾。這些人對女同學的侵害方式,多為用下流語言調戲,以推拉撞摸占便宜,往身上扔煙頭,作下流動作等。
如在夜間,女同學孤立無援,或處置不當等情況下,也可能發(fā)展為暴力強奸或輪奸。(三)脅迫式侵害主要是指某些心術不正者,或是利用受害人有求于已的處境,或是抓住受害人的個人隱私、某些錯誤等把柄,進行要挾、脅迫,使其就范。
(四)社交性強奸這種犯罪行為的主體多是受害人的相識者。因同事、同學、師生、老鄉(xiāng)、鄰居等關系與受害者本有社會交往,卻利用機會或創(chuàng)造機會把正常的社交引向性犯罪。
受害人身心受到傷害后,往往還出于各種顧慮不敢揭發(fā)。[典型案例1] 2003年4月28日,湖北某大學計算機系學生郭某、鐘某伙同桂林某高校學生王某、曾某四個大學生,在一個深夜以喝酒、兜風為由殘忍地將一名少女多次輪奸。
為此他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廣西桂林市七星區(qū)人民法院對他們做出一審判決,以強奸罪分別判處郭某、王某、曾某、鐘某有期徒刑13年、12年、12年、8年。[典型案例2] 1999年4月,吉林省某高校一名女大學生獨自去野外春游,被一男子以幫助其搬運物品為名,騙至偏僻處強奸。
該女生身心受到巨大傷害。[典型案例3] 某大學的一位女生,其男友給她的一封信被人偷去,此信中談到了她與男友發(fā)生性關系時的情景。
偷信人找到該女生要與其發(fā)生性關系,女生不允,此人則揚言:“如果你不同意,我就把信交給你的領導,那時你要受到開除的處分,永遠見不得人”。在這種要挾和恐嚇下,女生不敢反抗,多次受到奸污。
[典型案例4] 某大學一位女學生,在校內舞會上認識了一位本校的男同學,交往數次后,該男生給女生過生日,請她吃飯,并勸她喝酒,當女生有醉意之后,又將女生領到他的宿舍,在女生不同意但又無力反抗的情況下,將她強奸。[典型案例5] 某大學一位女學生,在校外餐館見到一個體商販,該人穿著入時,花錢闊綽,外貌不俗,幾句對話,便交上了朋友。
從此課余經常約會,逛商場,去歌廳,該商販為女生買過許多衣物、首飾等。一次外出郊游,該商販將女生領到僻靜處,在女生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使用暴力將其強奸。
[案例解析] 案例1、2是以暴力的方式進行性侵害犯罪分子利用年輕學生缺乏社交經驗、防范意識較差的條件,設計圈套進行誘騙,然后實施強奸。如果女大學生朋友在與陌生人交往過程中能夠保持高度警惕,及時發(fā)現其真正目的,完全可以避免類似情況的發(fā)生。
案例3是一起典型的脅迫式性侵害案件。不法分子利用女生的過失,要挾女生,進行性侵害。
俗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歪”,自己行為端正,壞人無機可乘,也就從根本上消除了脅迫式性侵害產生的條件。即使有過一定過錯,也不要怕違法犯罪分子的要挾與訛詐,在思想上應筑起一道防線,注意識別壞人的詭計。
相信和依靠組織,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案例4、5是典型的社交性性侵害,這是一種難以識別的犯罪。
犯罪分子利用相互熟識,青年學生涉世不深,缺少社會交際經驗,在被侵害人放松警惕的情況下,進行性侵害。社交性性侵害主體在實施侵害之前都是有計劃安排的,常常利用機會或創(chuàng)造機會把正常社交引向性犯罪。
如經常對被侵害的女性動手動腳;頻繁地以性為話題,進行挑逗勾引;想方設法把被侵害人帶到可以受他控制的環(huán)境(他的臥室、他的家中)或偏僻的角落,然后實施性侵害。二、容易遭受性騷擾性侵害的時間和場所1、夏天,是女大學生容易遭受性侵害的季節(jié)。
夏天天氣炎熱,女生夜生活時間延長,外出機會增多。夏天校園內綠樹成蔭,罪犯作案后容易藏身或逃脫。
同時,由于夏季氣溫比較高,女生衣著單薄,裸露部分較多,因而對異性的刺激增多。2、夜晚,是女大學生容易遭受性侵害的時間。
這是因為夜間光線暗,犯罪分子作案時不容易被人發(fā)現。所以,在夜間女大學生應盡量減少外出。
3、公共場所和僻靜處所,是女生容易遭受性侵害的地方。這是因為,公共場所如教室、禮堂、舞池、溜冰場、游泳池、車站、碼頭、影院、宿舍、實驗室等場所人多擁擠時,不法分子乘機襲擊女生;僻靜之處如公園假山、樹林深處、狹道小巷、樓頂曬臺、沒有路燈的街道樓邊,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建筑內,下班后的電梯內,無人居住的小屋、陋室、茅棚等。
若女生進入這些地方,由于人員稀少,極易遭受性侵害。三、哪些女大學生容易受性侵害?在性犯罪中,凡女性,無論老幼都有被侵害的可能,而以16~29歲的女。
加強校園周邊巡邏防控,防止發(fā)生社會人員性侵害在校學生案件。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與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共青團、婦聯、家庭、社會構建一體化的保護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工作機制,做到安全監(jiān)管全覆蓋。各地教育部門要與公安機關積極協作,加強校園周邊巡邏防控,防止發(fā)生社會人員性侵害在校學生案件。
各地教育部門要協調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學生保護工作的正面宣傳引導,防止媒體過度渲染報道性侵害學生案件。學校要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要通過開展家訪、召開家長會等方式,提醒家長切實履行對孩子的監(jiān)護責任,特別是做好學生離校后的監(jiān)管看護教育工作。家校雙方要及時掌握孩子情況,特別是發(fā)現孩子有異常表現時,雙方要及時溝通,采取應對措施。
擴展資料:
預防性侵害學生工作的相關要求規(guī)定:
1、各地教育督導部門要按照《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專項督導暫行辦法》要求,以預防性侵害工作為重點,開展學校安全工作專項督導,督促、指導中小學(幼兒園)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對發(fā)現的性侵害線索和苗頭要認真核實,及時依法處理。
2、加強對地方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學校落實安全工作職責的督導檢查,督促相關工作人員切實履行校園安全管理責任。
3、對學校安全事故頻發(fā)的地區(qū),要采取約談、通報、掛牌督辦等方式督促其限期整改。對于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學校管理人員失職瀆職造成性侵害學生案件發(fā)生的,或者發(fā)現性侵害學生案件瞞報、謊報的,要依法依規(guī)予以處分或者移送有關部門查處。
參考資料來源: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預防性侵害學生工作的通知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溫柔的我我我講課時間:2016年5月4日下午第1節(jié)講課地點:六年級教室參加人員:六年級全體學生及班主任講課人:XXXX主題:小學生防性侵的安全知識內容:2016年春季學期六年級的小學生防性侵的安全知識教案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性侵害;了解性侵害的主要形式;知道防范和應對性侵害行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2、引導學生了解性侵害發(fā)生的時間和主要場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應變處置能力。3、使學生能正確地對待生活中的性侵害事件,培養(yǎng)學生珍惜生命、關愛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準備一些性侵害事件案例和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準備防范和應對性侵害行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學會自我防衛(wèi),構筑和諧天空》課件一份。
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形式: 師生互動,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1、談話(敘述校慶幸免性侵害而成功自救的故事):請你結合生活經驗談談故事中的小青有哪些不當的行為、馮叔叔有什么不良的企圖、加入小青沒有成功逃脫會是怎樣的結局、故事給了我們哪些警示。2、學生交流。
3、教師小結:小青在沒有通知家人的情況下就獨自在外逗留,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在遭受了性騷擾之后保持沉默,在一定程度上又縱容了犯罪分子;但其最后識別犯罪分子的企圖,使自己避免了傷害。這一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防止性侵害的問題。
2、學生交流匯報。、活。
學校安全工作牽動著千家萬戶,加強學校安全管理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任務,我們必須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
強化安全意識,嚴格管理,牢固樹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時刻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毫不松懈,切實地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確保學校財產及師生人身安全、維護社會穩(wěn)定,為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參加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安全管理遠程培訓,現結合我校安全工作,談一些個人看法: 一、要抓意識,始終繃緊校園安全這條弦校園安全事故往往具有不可預見性、突發(fā)性、群體性,你不知道它會在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出現,而且,一旦發(fā)生,就會產生傷害性的后果,給師生安全、給校園穩(wěn)定與教育和諧造成巨大影響。
雖然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中,由學校負直接安全責任的事件不多,但是涉及學校管理缺失,教育缺位的問題還是存在的。部分事件中的家長就是抓住這一點,提出高額索賠要求,處理過程被動,處理難度加大,有的甚至引發(fā)群體性沖擊校園、群體性上訪等惡性事件。
意識這一道“籬笆”如果一不扎緊,事故這匹“狼”就會乘虛而入。在任何時候,校長始終抓住“安全意識”這條弦,不僅要抓師生的安全意識,更要把自己擺進去,抓自己的安全意識,只有切實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才能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管理的第一位,才會在考慮學校管理的時候,在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時候,站在安全的角度多想一步。
為了進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我校成立安全工作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安全工作的領導,學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我校認真實施“一把手”工程,學校校長直接抓,分管副校長具體抓,學校政教處、保衛(wèi)科以及各部門、班主任具體分工負責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安全工作時時有人抓,處處有人管。
二、制度保證措施到位 (一)、建立安全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將安全工作列入各處室的目標考核內容,并進行嚴格考核,嚴格執(zhí)行責任追究制度,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及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校長、書記對學校安全工作負全責。學校政教處、保衛(wèi)科、教務處等職能部門的負責人都有自己的明確的安全工作責任。
我們教師的安全工作責任是:(1)、認真執(zhí)行安全生產和安全防火有關政策、法令及本校各項制度,對本班的各項安全管理和防火工作負責。(2)、結合學科、班級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增強學生安全意識。
(3)、上課前清點學生人數,對無故不到者應及時通知班主任或家長,課堂上教師不得中途離開教室。(4)、課間要注意觀察學生行為動態(tài),發(fā)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
(5)、在計算機室、實作室及教室上課,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防止學生觸摸電器及易燃、易爆、有害物品。室外課要做好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
(二)、簽訂責任書。學校與處室和班主任、教師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
每年“五一”、“十一”等長假前后學校還與學生家長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了家長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將安全教育工作列為對教職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度。
貫徹“誰主管,誰負責” 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三)、不斷完善學校安全工作規(guī)章制度。
建立學校安全工作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并根據安全工作形勢的發(fā)展,不斷完善充實。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和日常防范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以及學生管理、領導值班、值周值勤、防火防災、食品衛(wèi)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體育器材檢查、健康體檢等規(guī)章制度。
嚴禁私自利用節(jié)假日辦班招生,嚴禁學生參加商業(yè)性慶典活動,嚴禁組織學生從事不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的危險性工作,在校外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要堅持就近、徒步、安全第一的原則。對涉及學校安全的各項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留盲點,不出漏洞。
(四)、建立學校安全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學校建立事故處置領導小組,制定了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
三、齊抓共管群防群治 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校積極與公安、綜合治理等部門通力合作,做好學校安全教育工作。
學校除開設安全、健康課程外,還定期開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如:青少年自救自護知識講座,傳染病的預防與治療櫥窗專刊,健康法制小報,主題班會等,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四、抓教育,人人學會安全防衛(wèi)技能普及安全知識,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能力,既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成長需求,也是消除安全隱患,防范安全故的現實需求。
從一些國內的火災新聞報到中可以發(fā)現,我們普通公民在突了事故中的自救逃生能力與國外比是相當欠缺的,911事件中,在有限時間內,大樓內就有上萬人被疏散,盡最大可能使傷亡人數降到了最低,這就是教育的因素。加強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是在技能演練方面要進一步加強,針對如何使用滅火器、如何實生緊急疏散、如何開展逃生自救等方面大力組織師生學習。
1、孩子出現的欺凌現象多數是由于孩子受到外界刺激的應對方式,并不是孩子內心想去這樣做。他們這個年齡的欺凌可以說是無意識的,而且即便相互吵鬧、動手完后,很快就可以合好,忘記所有。尤其在幼兒園里,孩子出現相互欺凌的本質是孩子想去成長或者實現心中的想法遇到阻礙時的反應,有時候比較清淡、有時候比較嚴重。
2、老師在這個調節(jié)的過程中,立場客觀,面對事情去分析,否則很容易再次引起孩子的誤解。其次,幼兒園制定相關的政策和規(guī)定,規(guī)范孩子的成長,出現事情后,處理的流程和措施明確。最后意識到出現孩子之間的相互欺凌屬于正常現象,可以將事情作為教育的題材,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成長理念。
3、作為父母的我們,多和孩子聊聊今天遇到的事情,避開吵鬧或者打架的現象,把如何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父母還可以多觀察孩子近期在家的狀況和反應,及時與老師溝通,讓老師幫助多觀察孩子在校的反應,及時遏制一些事情的發(fā)生。
4、孩子出現欺凌現象首先屬于正常,我們平時多去觀察和分析,盡可能避免;另一方面,讓孩子樹立正常的成長觀和人際交往的方式,告訴孩子一些欺凌的例子,若被欺凌應該馬上告訴老師或家長,同時,要教給孩子一些預防被欺凌的方法,如不單獨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外出,遇到危險要及時呼救,被欺凌了不要被嚇到,應該告訴家長和老師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9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