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間盡量不要喝洛神花茶,因為茶中含有一定的堿成分,會(huì )對產(chǎn)婦自身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容易降低母乳的質(zhì)量,對胎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洛神花茶有一定的消食的作用,產(chǎn)婦可以適當的喝,但是一定不要喝得太濃,能夠很好的改善產(chǎn)婦出現便秘的情況,哺乳期也要多注意休息濕氣重可以喝洛神花茶嗎。
喝一碗祛濕湯這是人們最熟悉的祛濕方法,多數家庭喜歡煲一鍋湯來(lái)對付“濕”。廣州市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余幼鳴提醒,有的人脾胃功能差,有的人體內有熱毒,有的人痰多……同喝一鍋湯未必人人都能祛濕,當心加重濕氣,應該根據體質(zhì)來(lái)煲湯。赤小豆、薏米、木棉花、扁豆、茯苓都是常用的祛濕湯料。
1、赤小豆薏米
赤小豆和薏米都是性微寒,并不適合體寒的人群,亂用當心越喝濕氣越重。
由于赤小豆的健脾作用較弱,單獨使用赤小豆薏米煲湯祛濕效果不明顯。要想較好祛濕,中山六院中醫科邱超平建議搭配其他溫中理氣健脾的藥材,比如生姜、胡椒粉、白扁豆、天麻等。
“赤小豆薏米的作用是淡滲利濕,而春天祛濕還必須固護脾胃”,廣東藥學(xué)院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葉青建議加入健脾的淮山,或搭配白術(shù)、陳皮、紫蘇葉等芳香化濕的藥材。
2、木棉花干煲湯
木棉花曬干后可以直接煮水,或者與豬骨頭煲湯,來(lái)去除體內濕氣。應注意的是,木棉花的功效重在清熱祛濕,適用于濕夾熱的人群,不宜用于氣虛、脾虛體質(zhì)。
3、扁豆健脾祛濕
白扁豆與豬骨頭、生姜煮湯,可以健脾祛濕,適用于脾虛有濕的人群。白扁豆微炒之后,健脾功效更好。
4、茯苓煮茶或煲湯
茯苓祛濕,可將茯苓與陳皮煮水,當茶飲用,或將茯苓搭配豬肉、生姜煮湯。前者具有健脾利濕化痰,后者則健脾益胃,利水消腫。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0.3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