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的主要是強筋弱筋小麥、泰國大米等,主要目的是為了調劑需求結構,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換句話說,中國米面自給自足沒有壓力。從國際上評估國家糧食自給程度的指標——糧食自給率上看,我國稻谷、小麥自給率過去五年遠在國際安全線以上。根據糧農組織的調查報告,全球206個國家與地區(qū)中,只有33個能做到糧食自給自足。只有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與新西蘭這6個國家,有對外援助能力。
中國大米需要進口,中國大規(guī)模進口稻谷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國外大米口感跟國內大米就是不一樣,進口好大米的需求一直都有,這是改善型需求,不是填飽肚子的剛需。泰國大米、巴基斯坦大米、印度大米,特別是口感松軟、粘牙的好米,這些年源源不斷進入中國。
二是因為糧食托市收購等原因,中國糧食價格更貴,周邊國家如越南大米,千里迢迢運進中國,成本上也許還有優(yōu)勢,所以國外大米在國內也有市場。
擴展資料:
中國的口糧完全能夠自給自足,而且中國主糧的庫存世界第一,小麥夠吃一年,稻谷可以吃9個月以上。美國農業(yè)部數(shù)據,2018/19市場年度,中國期末水稻庫存約1.15億噸,按照中國人2019年水稻消費1.43億噸來算,中國農民一年不種莊稼,不從國外進口一粒大米,全國人民可以吃9個月。
全世界上一市場年度水稻庫存是1.75億噸,中國的庫存占了一大半。而且,中國上一市場年度還有1.4億噸的小麥庫存,一年國內的消費量只有1.25億噸,小麥庫存夠中國消費者吃一年。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中國小麥庫存一年有余 大米超全球六成已實現(xiàn)凈出口
回答
中國是糧食進口國,需要進口糧食。中國糧食存在著明顯的缺口,根據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自2015年以來,我國每年糧食進口總量都在1億噸以上。水稻和小麥是我國大量種植的糧食作物,年進口量只有幾百萬噸,而大豆、玉米等其他糧食的生產量則較少,在中國進口的糧食中,目前進口量最多的是大豆。
一、中國糧食需要進口嗎
1、中國是糧食進口國,需要進口糧食。中國糧食存在著明顯的缺口,根據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2018年中國糧食進口1.15億噸,2019年進口1.06億噸,自2015年以來,我國每年糧食進口總量都在1億噸以上。社科院在8月份發(fā)布了一份新報告指出,到“十四五”期末,也就是2025年,我國糧食缺口將達到1.3億噸,需要通過進口來解決。
2、水稻和小麥是我國大量種植的糧食作物,年進口量只有幾百萬噸,大豆、玉米等其他糧食的生產量較少,在中國進口的糧食中,目前進口量最多的是大豆。美國由于人均耕地面積多,機械化程度高,大豆產量和效率更高,對應的價格就更低,使得我國的大豆目前主要從美國進口。我國對于大豆的進口量之所以需求那么高,主要是因為養(yǎng)殖飼料的需求上升,而大豆是飼料的主要原料。
二、中國主要從哪些國家進口糧食
1、中國主要糧食品種進口的突出特征是糧食進口品種和數(shù)量非常集中,小麥、大豆、大米和玉米這四種糧食產品的進口量占到糧食類產品進口總量的90%以上。我國的糧食主要從加拿大、美國、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進口,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小麥等糧食;主要從美國進口小麥、玉米等糧食;主要從加拿大進口大豆、小麥等糧食;主要從泰國進口大米(水稻)等糧食。
2、中國的養(yǎng)殖業(yè)、蛋奶業(yè)并不存在大量進口這一現(xiàn)象,美國牛肉在2020年才剛剛登陸中國市場,沒有任何競爭力,至于雞蛋等至今沒有允許進口。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大米需要進口 ,中國糧食充足為什么還要進口的全部內容,以及中國大米需要進口嗎 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