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路徑
用戶從好友分享端獲取5元優(yōu)惠券后,付費7元購買原價12元的12天理財入門課程。
購買后可進行一級分銷,每邀請一個用戶賺取5元收益,實時微信到賬。
長線目的為:價值千元深度理財學習課程的有效轉化。
1.課程包裝
(1)優(yōu)質講師:高學歷的年輕農二代實現(xiàn)從0實現(xiàn)財務自由,身價過億。
(2)課程價值:解決資產分配、存錢、賺取非工資收入等問題,12天掌握理財入門必備技能。
(3)課程門檻:針對理財白/工資族/投資虧/月光族/時間少/焦慮組,精準涵蓋目標用戶群體。
(4)限時優(yōu)惠:原價199元限時推廣12元,5元紅包、送電子書、手把手輔導、3天不滿意退款。
2.參與引導:
(1)購課引導
a.購課頁頂部設立邀請人的頭像及推薦語固定位,形成口碑式推薦場景,有利于提升購課轉化。
b.課程主題表述方式為:”想增加工資以外的收入,又不懂理財怎么辦?“的生活化疑問句,容易引起共鳴。
c.課程介紹首屏,標注3天內不滿意可退錢,對于由于用戶是一劑強心針。
d.限時優(yōu)惠政策旁帶有購買用戶跑馬燈,間接刺激用戶從眾心理。
e.購課頁底部的浮動報名條幅,帶有每次進入頁面進行9min倒計時的顯著展示,營造稀缺性和緊迫感。
(2)分銷引導
a.分銷主題表述方式為:“幫助好友提高財商思維”,不局限于賺錢,讓分銷邏輯不會過于物質化。
b.分銷頁內設立大眾用戶分享收益跑馬燈,強化收益真實性及參與普及度。
c.分銷按鈕主打免費發(fā)紅包邏輯,產生理解偏差和疑惑,進而吸引用戶希望打消不花錢可發(fā)紅包的疑惑,進行按鈕點擊。
d.分享頁內可自動點擊生成鏈接/海報,提高用戶傳播有效性。
e.課程學習過程中,微信群內布置作業(yè)需進行端外分享,分享海報帶有報名二維碼,形成二次傳播。
(3)高付費引導
a.課程過半時,班主任開始結合已學課程,逐步滲透進階課程的售賣信息,包括課程價值、已參與用戶實際理財收益案例及評價感悟。
b.兩種不同水平的進階課程,將名稱定為年收益率15%課程,25%課程,雖有風險,可能進群后也會解釋非必保,但數(shù)字化轉述后更易理解,也更具吸引力。
c.針對進階課程設立限時優(yōu)惠名額,名額約等于群人數(shù)的20%-25%,提供性價比政策的同時,形成稀缺氛圍。
3.推廣入口:
(1)用戶自傳播/分銷。
(2)知乎等內容平臺的軟廣宣傳。
1.活動策劃
(1)課程購買優(yōu)先導流至班主任個人號,其次拉入微信群,有助于長期保留此部分精準用戶人脈。
(2)分銷邏輯設計獨立頁面,進行詳細介紹,提高用戶理解吸收速度。
(3)課程微信群中,涉及的各個學習頁面均含右下角紅包浮層,引導過程中的二次分銷傳播。
(4)學習期間,每日課后小作業(yè)提交后自動生成海報,含堅持天數(shù)、打敗人數(shù)等,要求分享朋友圈,實現(xiàn)課程的二次傳播。
(5)課程結束后,主辦方統(tǒng)一頒發(fā)精裝版結業(yè)證書,不強制轉發(fā),但用戶自身作為成就感的表現(xiàn),選擇分享的可能性較大,再次實現(xiàn)傳播擴大。
(6)課程無硬性時間門檻限制,可做無限異步循環(huán),任何時間均可報名參與不同期數(shù)進行學習,單次進行課程設計投入后,后續(xù)投入力度較小,間接提高投入產出比。
2.課程細節(jié)
(1)課程開營前,進行個人財務等問題的問卷調查,用于指導班級劃分,提高課程教授的難度把控。
(2)班主任為個人真號,從破冰介紹到課程學習微信群或者是私聊對話中,不論是講課還是答疑,互動氛圍均較強。(當然,群內有用戶托的可能性較大)
(3)微信群入群后,包括每日開課前,均有系統(tǒng)學習計劃和完成進度提示,課程安排合理,用戶對整體流程把控空間更大。
(4)微信群內學習,分為每日的晨讀、午后加餐防騙,晚正式上課及課后作業(yè)四個部門,設立回看關鍵詞收納盒,保證復盤/重看課程可進行快速定位。
(5)課程學習均為文字教學,相較于語音類課程,對用戶的時間、場景要求更低,更利于用戶跟上學習進度。
(6)微信課程中,**主辦方獲獎等介紹,突出主辦方品牌概念,形成長線價值IP影響,打造用戶潛在認知;高付費課程的滲透相對是逐步開展,循循善誘,相對來說更易于接受。
(7)課程結束后,班主任發(fā)布學習寄語、宣布結業(yè)并強調3天后微信群解散,有利于提高用戶對于內容稀缺性的感知,同時避免微信群演變?yōu)閺V告群。(課程無限異步循環(huán)增加,不適合修改群名稱,做長期利用,否則容易信息冗余)
1.活動策劃:
(1)參與邏輯
a.課程必須先付費,后分銷,在用戶付費前,對分銷可賺傭金的概念很弱化??赏ㄟ^浮窗等方式將購課+分銷并行宣傳(突出主次即可),提升覆蓋用戶基數(shù)。
b.付款后,頁面再次進入置頂永久提示添加班主任個人賬號,繼續(xù)點擊底部分享邀請賺現(xiàn)金按鈕,方可進入分銷詳情頁面。分銷入口路徑長、不明顯,付款成功頁面利用價值較低??蓛?yōu)化為:付款成功后,再次進入活動頁,直接在核心位置顯示邀請分銷邏輯。
c.分銷詳情頁內,分享“5元紅包鏈接”和“宣傳海報圖片”為并行的兩個按鈕,而實際希望用戶操作其中一個即已達到目的,頁面稍有冗余,建議僅保留海報項,并增加自動文案(如:贈送5元紅包等)供用戶粘貼,可能綜合效率更高。
(2)頁面設計
a.課程詳情頁可在首屏加入已報名人數(shù),在下方加入已結業(yè)用戶的資產收效,突出覆蓋之廣和課程價值之珍貴,更進一步發(fā)揮用戶從眾心理,提升用戶購課可能性。
b.分銷詳情頁內容僅占據首屏中上部分位置,利用率低且不夠美觀。可在下方加入分銷排行榜,豐富頁面的同時,增加可信度。
c.分銷詳情頁中的已邀請用戶板塊,僅可顯示數(shù)量,無法顯示具體用戶頭像/名稱??稍谘堄脩羧藬?shù)處,增加點擊后的二級頁面,進行邀請用戶的列表展示,讓分享者對分銷效果進行細節(jié)把控。
d.安卓和IOS的分享方式有所區(qū)分,前者無法進行海報的自動生成和分享(可能受技術或其他條件限制),較為影響傳播效率。這類重在傳播的活動,最好在分享方式上保持最大限度的支持,以保證效果。
2.課程細節(jié):
(1)學習過程中,加入了一節(jié)以“華泰證券”為案例的理財工具使用方式介紹課,并且針對作業(yè)按時提交的用戶(可后補)進行“華泰證券”理財手續(xù)費的優(yōu)惠。是福利沒錯,但“華泰證券”本身作為理財工具的用戶體驗和功能完備上還有提升空間,直觀感受來看廣告氛圍更濃,較為干擾用戶課程學習的體驗心態(tài)。
(2)從低價(或通過分銷不花錢甚至賺錢)的初級入門課,過渡到主辦方推薦的上千元理財課程,跨度稍有些大。如在投入成本可接受的情況下,可做付費課程的逐步迭代升級,如:19.9元課程,99.9元課程,慢慢試探用戶的心里價格安全區(qū),可能綜合收益會更高些。
對于注重口碑傳播的課程來說,無論是購課體驗還是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細節(jié),均需要盡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活動邏輯不要有硬傷,每一條路徑都需要反復思考,是否有無效曝光,是否可做精簡提效。
高付費類課程的長線轉化需要降低心理預期,循序漸進,不只是滲透上的逐步疊加,也可以是現(xiàn)金成本上的逐步疊加,急于求成可能適得其反。
用戶傳播/分銷海報的主色調也是門學問?;顒又匈徴n宣傳為黑色底,分享詳情頁為紅色底。前者突出財務相關信息的嚴肅嚴謹性,后者突出分銷賺錢的亢奮狀態(tài)。需要結合頁面的使用場景做選擇。
分銷流程圖
請到「后臺-用戶-個人資料」中填寫個人說明。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5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