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孝感動天 舜, 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
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02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 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 曾參, 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痹鴧⒂谑墙右娍腿?,以禮相待。
曾參學(xué)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xué)而》)的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xué)》、《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04 百里負(fù)米 仲由, 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
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fù)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fù)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05 蘆衣順母 閔損, 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鬃釉潛P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
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
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06鹿乳奉親 郯子, 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
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07 戲彩娛親 老萊子, 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xué)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賣身葬父 董永, 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
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jié)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
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09刻木事親 丁蘭, 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10 行傭供母 江革, 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
戰(zhàn)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yǎng)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
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11 懷橘遺親 陸績, 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xué)家。
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shù),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shù)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
1.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
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2.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痹鴧⒂谑墙右娍腿?,以禮相待。
曾參學(xué)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xué)而》)的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xué)》、《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4. 百里負(fù)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
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fù)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fù)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5.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鬃釉潛P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
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
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6.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
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7. 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
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xué)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
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jié)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
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9.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傭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
戰(zhàn)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yǎng)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
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 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xué)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shù),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
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shù)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云英。
自小聰明好學(xué),跟父親學(xué)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zhàn)場上,當(dāng)時沈云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zhàn)。
希望全體軍民保衛(wèi)家鄉(xiāng)?!贝蠹疑钍芨袆?,發(fā)誓要奪回失地。
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云英找到父親的尸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
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并任命沈云英為游擊將軍,繼續(xù)守衛(wèi)道州府。后來人們?yōu)樗艘蛔倚㈦p全的紀(jì)念祠。
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xué),后來做了丞相。
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
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視,途中經(jīng)太行山。
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云,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云底下?!迸腔擦撕芫茫矝]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
有詩頌曰: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書救父 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yī)師楊慶為師,學(xué)得一手高超的醫(yī)術(shù),曾經(jīng)做過齊國的倉令。
他的老師去世以后,棄官行醫(y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y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quán)勢的人,導(dǎo)致后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并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yī)時施仁濟世,現(xiàn)在確實是遭人誣害。
愿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并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
有詩頌曰: 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 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后人。 二十四孝_彩衣養(yǎng)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yǎng)其父母。
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
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饑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
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yǎng)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p>
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后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
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xué)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fēng)不斷吹 二十四孝_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里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
長大后,母親年紀(jì)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設(shè)法滿足她。
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fēng)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蘖税胩?,只覺得全身發(fā)熱,風(fēng)吹過來也是熱的。
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zhuǎn)青了,再仔細(xì)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
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有詩頌曰: 淚滴朔風(fēng)寒,蕭蕭竹數(shù)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二十四孝_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jīng)常跟著父親去田里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
當(dāng)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于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于松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fēng); 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二十四孝_鹿乳奉親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
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一個辦法。
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fā)現(xiàn)。 正當(dāng)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p>
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并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有詩贊曰: 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二十四孝_籠負(fù)母歸 鮑出,字文芳,是后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強盜把他母親劫走。
鮑出聞訊后,怒發(fā)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于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
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后來戰(zhàn)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xì)w故鄉(xiāng)。
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
大白香象在久遠的過去,有兩個國王,一是迦尸國王,一是比提醯國王.比提醯王因為擁有一只力大無窮的香象,總是輕而易舉地就把迦尸王的軍隊打敗,迦尸國王為了一雪前恥,便對全國下達命令:「若有人能為國王抓來強壯的香象,必定重賞.」當(dāng)時,在山里住了一只大白香象,被人發(fā)現(xiàn)了,國王立刻派軍隊上山圍捕.這只強壯的大象竟然絲毫沒有逃跑的意思,溫馴的被帶回了宮中.國王得到這頭珍貴的白香象非常歡喜,為它蓋了一個漂亮的屋子,里面鋪了非常柔軟的毯子,又給它上好的飲食,還請人彈琴給他聽,可是香象卻始終不愿意進食.迦尸國王非常著急,親自來看這頭香象,問道:「你為什麼不吃東西呢」香象回答:「我的父母住在山里,年紀(jì)又老,眼睛也瞎了,無法自己去找水草來吃,一定餓壞了,只要想到這里,我就難過的吃不下東西……大王,您能不能放我回去孝養(yǎng)父母,等將來父母老死了,我會主動回來為陛下效命.」迦尸國王聽了深受感動,便放這頭香象回到山中,同時頒令,全國皆要孝養(yǎng),恭敬父母,若不孝者,將處以重罪.過了幾年,老象往生了,大香象依約回到王宮,迦尸王高興極了,立刻派它進攻比提醯國.但是,香象卻反倒勸國王化干戈為玉帛,并愿意前往比提醯國,作和平的使者,果然,香象真的化解了怨結(jié),使兩國人民都能安居樂業(yè).★瀑布成美酒從前在日本美濃國〈現(xiàn)在的日本歧埠縣〉有一位非常孝順的年輕人,他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便過世了,長久以來與父親倆人相依為命.他們的生活窮得連買米的錢都沒有.父親很愛喝酒,可是連買米的錢都沒有,哪來的錢買酒喝呢年輕人知道父親一直想喝酒,每天出門的時候總會對父親說:「爸爸,我一定會努力工作,給您買些酒回來,請您多忍耐!」,可是,砍了一整天的木柴所賣的錢也只能買一頓飯菜回來,一想到父親有酒喝時高興的樣子,年輕人忍不住難過起來,一步一步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做父親的實在也不忍心看著兒子每天從早到晚工作卻吃不飽一頓飯還要顧慮他有沒有酒喝,看兒子滿臉憂戚的樣子,他趕緊安慰兒子:「別煩惱了,我的好兒子啊,我覺得現(xiàn)在的生活已經(jīng)很好了,酒不喝沒什麼關(guān)系的.」,聽到父親反過來安慰他,年輕人更難過,心想:「明天,明天我一定要買酒回來給父親喝.」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年輕人便出門往山里頭去,從清早到黃昏,年輕人拼命砍柴,得到的數(shù)量也比平常多,「這樣應(yīng)該夠買一壺酒了.」年輕人很滿意地看著今天努力的成績,然后背起捆好的木柴準(zhǔn)備下山去賣,不過,天色已晚,年輕人又太慌忙,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掉進山谷里去了!當(dāng)他朦朦朧朧醒來時,聽到附近有流水聲,口渴的年輕人撐起摔疼的身體往流水聲的方向走去,發(fā)現(xiàn)就在附近的懸崖上有一條小瀑布,而且水質(zhì)非常清澈.他彎下腰來掬起水嘗了一口,「哇!真好喝!」。
「咦,這水好像有酒味」年輕人覺得不可思議便再喝一口,「這是真的酒吧嗯,是酒沒錯.還是上等美味的酒呢!」,年輕人試了好幾次,最后他肯定這條小瀑布的水就是酒,便將系在腰間的空葫蘆取下來用來裝瀑布的酒水,想要帶回家去給父親喝.年輕人連跑帶跳地回家,向等候已久的父親致歉:「爸爸對不起我今天回來晚了,因為不小心掉進山谷的緣故,讓您擔(dān)心了,請您原諒!」,父親看到兒子滿身污泥又全身是傷,心疼地?fù)崦鹤拥念^發(fā)說:「平安回來就好,哪里摔著了趕緊擦擦藥吧!」「爸爸,我沒關(guān)系.有件奇怪的事情要告訴您.我在掉進山谷后發(fā)現(xiàn)一條小瀑布,瀑布的水簡直是世上罕見!那水是上等的酒??!您一定要喝喝看.這是做兒子的我送給您的禮物」,年輕人急忙拿下葫蘆并倒出酒來給父親享用.「真的嗎我來喝喝看.」父親驚訝地看著兒子倒出葫蘆里的水,半信半疑地試喝了一口,「啊,真的是酒,而且還是上等的好酒.」父親感動得都掉下淚來.「我的好兒子, 這一定是你的孝心感動上天,才會賜給我們這麼寶貴的禮物.」父親擁抱著兒子淚流滿面.父親不僅有酒可以喝,因為兒子每天都去瀑布取回酒水而天天飲用,長年的駝背竟然變直了!這件事情傳開來后,美濃國的君主也知道了年輕人的孝行,他傳來年輕人當(dāng)面獎賞他:「你真是一位孝順的好孩子,為父親所做的一切實在令人欽佩,正符合武士精神,特此封你為美濃國的武士,你要努力?。 箯拇艘院?,人們把那條流著酒水的小瀑布稱為「養(yǎng)老瀑布」.孝經(jīng)故事★孝感動天三皇五帝的虞朝(音如,遠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帝王舜(音信)本是個普通平民,父親瞽叟(瞽:音鼓,盲眼.叟:音手,老者.)是個瞎子,且品性固執(zhí),不懂禮儀.舜母早逝,瞽叟再娶,后母刁頑,常作惡言,并唆使舜父欲殺舜.后母生子名象,為人傲慢,亦對舜仇視.但是舜仍然對父母很孝順,對弟弟很友愛,設(shè)法避免禍害,但卻毫不怨恨,并承擔(dān)全家的勞動工作,常在歷山耕種.因為舜的孝行這麼難得,感動了上天,致使他耕種的時候,有象出來協(xié)助,有鳥幫他鋤草.舜二十歲的時候,他的事跡已傳播很遠,到他三十歲的時候,當(dāng)時的領(lǐng)袖帝堯為找尋替任的接班人而問計於四岳(四時之官),四岳一齊推薦了舜.於是帝堯決定深入對舜進行考察,便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
你等著我孝感動天 傳說中的遠古帝王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并讓繼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后,對其父仍畢恭畢敬,封其弟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03 嚙指痛心 曾參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
一日家中來客,母親不見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急忙背著柴返回家中,跪問緣由。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痹俞屓?。
04 百里負(fù)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fù)米回家侍奉雙親。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仍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fù)米,卻也不可復(fù)得?!?/p>
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孔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 閔損,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鬃釉潛P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
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备赣H十分感動,就依了他。
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 郯子是春秋時期的人。
郯子父母年老時患眼疾,需要飲用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
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編輯于 2017-03-19查看全部4個回答巧玩兒童早教故事大全早教玩具,與寶寶們共享61的樂趣?嗨購618,給寶寶們買上他們喜歡的玩具,與他們一起學(xué)習(xí)早教帶來的便利。可以提前進幼兒園打好基礎(chǔ),在早教期間,事先適應(yīng)與其他伙伴相處的模式。
北京京東世紀(jì)信息技..廣告 「天貓6.18理想生活狂歡季」兒童故事機大牌放"價"兒童故事機-「天貓6.18理想生活狂歡季」匯聚全球精選好物,大牌低價,機不可失!杭州阿里媽媽軟件服..廣告 相關(guān)問題全部關(guān)于中國古代十大孝的故事!中國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大孝感天、聞雷泣墓、親嘗湯藥、丁蘭刻木、鹿乳奉親、江革背母、百里負(fù)米、賣身葬父、臥冰求鯉、以身喂蚊。 1、大孝感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稱虞舜。
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2、聞雷泣墓 王裒是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xué)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yè),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
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當(dāng)風(fēng)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p>
他教書時,每當(dāng)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3、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四子,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漢文帝劉恒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4、丁蘭刻木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一帶)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5、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
一次取乳時,獵人看到了他以為是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
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
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
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p>
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1.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
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2.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痹鴧⒂谑墙右娍腿?,以禮相待。
曾參學(xué)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xué)而》)的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xué)》、《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4. 百里負(fù)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
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fù)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fù)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5.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鬃釉潛P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
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备赣H十分感動,就依了他。
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6.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
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7. 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
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xué)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
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jié)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
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9.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傭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
戰(zhàn)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yǎng)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
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 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xué)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shù),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
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shù)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
傳說中的24孝啊, 古人二十四孝 作者:zbdl 發(fā)表于:2003-06-30 20:02:50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云英。
自小聰明好學(xué),跟父親學(xué)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zhàn)場上,當(dāng)時沈云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zhàn)。
希望全體軍民保衛(wèi)家鄉(xiāng)?!贝蠹疑钍芨袆樱l(fā)誓要奪回失地。
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云英找到父親的尸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
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并任命沈云英為游擊將軍,繼續(xù)守衛(wèi)道州府。后來人們?yōu)樗艘蛔倚㈦p全的紀(jì)念祠。
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xué),后來做了丞相。
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
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視,途中經(jīng)太行山。
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云,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
有詩頌曰: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書救父 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yī)師楊慶為師,學(xué)得一手高超的醫(yī)術(shù),曾經(jīng)做過齊國的倉令。
他的老師去世以后,棄官行醫(y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y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quán)勢的人,導(dǎo)致后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并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yī)時施仁濟世,現(xiàn)在確實是遭人誣害。
愿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并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
有詩頌曰: 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 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后人。 二十四孝_彩衣養(yǎng)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yǎng)其父母。
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
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饑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
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yǎng)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p>
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后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
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xué)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fēng)不斷吹 二十四孝_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里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
長大后,母親年紀(jì)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設(shè)法滿足她。
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fēng)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蘖税胩欤挥X得全身發(fā)熱,風(fēng)吹過來也是熱的。
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zhuǎn)青了,再仔細(xì)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
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有詩頌曰: 淚滴朔風(fēng)寒,蕭蕭竹數(shù)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二十四孝_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jīng)常跟著父親去田里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
當(dāng)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于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于松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fēng); 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二十四孝_鹿乳奉親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
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一個辦法。
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fā)現(xiàn)。 正當(dāng)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p>
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并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有詩贊曰: 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二十四孝_籠負(fù)母歸 鮑出,字文芳,是后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強盜把他母親劫走。
鮑出聞訊后,怒發(fā)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于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
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后來戰(zhàn)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xì)w。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