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哭,卻只能嘲笑人生的哲理
去隔壁辦公室協(xié)調(diào)事情,認識一下新來的90后女孩。
我進去的時候,她正躺在桌子上,聽著我叫她,慌慌張張地想起她之前答應(yīng)過我的事,在桌子上匆匆翻找,一邊說著“對不起我忘了,真的對不起”,一邊使勁垂著眼睛,不看我。
其實我推門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看到了她眼眶周圍晶瑩的淚珠。顯然,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影響了她,她無法安心工作。
我轉(zhuǎn)向她的背影,假裝欣賞她在窗臺上養(yǎng)的花,換了個話題:“沒事,慢慢來,別著急.哦,你是一棵好植物。”
小女孩小心翼翼地給我講解植物,在哪里買,如何細心呵護,然后很快找到文件遞給我。
我還是沒有看她。我接過文件,說了聲謝謝。然后我指著那株植物說:“養(yǎng)起來真好。第二天我再買一壺……”禮貌地出去了。
但是從我的眼角,我看到她對我燦爛地微笑。猜測是,剛才特別難過的心情已經(jīng)因為我和她工作同事的侵擾被壓了回去。
這樣的故事我并不陌生,“突然想哭,卻只有笑”的感覺似乎很熟悉。
從校園進入社會的前兩年,我經(jīng)常會遭遇意想不到的工作或感情突發(fā)事件。我覺得委屈想哭,但成長的代價是保持沉默。
有時候會忍不住臉紅,被別人抓住特別尷尬。
我想,不要去看她,不要問她有什么不妥關(guān)切,許是最好的回應(yīng)。
小時候,我非常渴望長大,我成為了一個自由的人,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買什么玩具就買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長大后,我特別羨慕孩子。那些我曾經(jīng)想過的玩具已經(jīng)不感興趣了,暴飲暴食的美味一直是健康的禁忌。
最可悲的是,我們以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成長。
以前我們嘲笑課本上避孕套里的男人,后來才意識到,當我們想成為社會上的好玩家時,自己戴上的避孕套越來越緊。
我從學(xué)校畢業(yè)的時候,老同學(xué)打了一個電話,大吵大鬧。他們太高興了,所以來了。后來在工作場所受傷后,他們在嘴巴上貼了層層膠帶,100字的語言經(jīng)過層層過濾后變成了“嗯”。
人越來越老,交流越來越少,歲月越來越靜越來越好。和多年老友的問候也變成了“最近好嗎?”“還不錯,挺好的,你呢?”
從來沒有人向自己傾訴過。看,我領(lǐng)導(dǎo)的頭發(fā)掉了。太下流了。隔壁隔間的女孩今天穿得很迷人。你想和我男朋友分手嗎?
所有的情緒都是在“我沒事”的幌子下隱藏的。
這個安靜的時間是我們想要的嗎?不完全是。
這樣平靜的歲月,是我們壓抑多少情感,咽下多少痛苦,放下多少無奈換來的。
一天深夜,我回家看電影,在社區(qū)廣場遇到一個熟人。我走來走去。我太年輕了,不能運動。
第二天見面聊天時,他笑著說:“最近壓力太大了,走就是了。”臉上還是有笑容的,對人也很隨和,隨便說有點壓力。
其實不知道壓力大不大。
當時《七月與安生》的男主,是七月的男朋友,和安生戀愛多年,解決不了。他還選擇在半夜無人看見的空曠操場上跑來跑去。
安生說:“你不用再跑了。”那個人選擇了繼續(xù)跑,也就是七月,但是淚水瞬間模糊了很多人的眼淚。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的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困難和成長,是我們自己內(nèi)心的掙扎和無奈,頂著頭皮往前走或者與我們的期望背道而馳。
同一天,我們點亮了燈,洗了澡,以一種明亮而美麗的方式出現(xiàn)在外人面前。
這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
所以,希望你能哭,離開“突然想哭,卻只能笑”的環(huán)境半天,找個出口冷靜釋放情緒,坐下來和自己好好聊聊。
寫完文章,我的心平靜多了,有人問我,如果一直這樣寫下去,能收獲什么。
收獲真的太多了。通過與自己交談,與讀者交流,通過寫作扔掉養(yǎng)育家庭最直接的反饋,我更看重的是自己能越來越與自己、與生活和解,接受一切看似無法接受的東西。
只有當你有機會說出你的話,流下你的眼淚,你才能笑得更燦爛。
為什么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碎片化的時間里多看文章,多看別人的人生見解,因為有時候別人寫的故事才是你情緒的出口。
別人的愛,你有回憶可以共鳴,別人的苦,你有現(xiàn)狀可以感恩,別人的哭,你也可以流一會兒淚。
任何可以講述的故事都不是障礙。每當你能哭的時候,事后一定要帶著更燦爛的笑容。
十二姐妹說:“愿所有假裝善良,心中有痛的人,都流淚改變。”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9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