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學生今后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基礎。
那么,作為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師,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呢?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的:一、激發(fā)學習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有趣的游計算能力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培養(yǎng)戲、生動的故事、都會使相對單一、枯燥的計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會讓學生學得興味盎然,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戲激趣。
例如:教學數(shù)的分與合,可以采用“拍手”的數(shù)學游戲,以10的分與合為示范。教師邊拍手邊發(fā)問:廖小荷,我問你,我的4拍幾?學生邊拍手邊回答:鄧老師,告訴你,你的4拍6.這一游戲可根據(jù)學習內容的變化隨時調整互拍的結果,根據(jù)學生的熟練程度隨時調整節(jié)奏的舒緩;可隨時改變形式,如集體回答,小組回答,個別學生單獨回答、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問學生答等多種形式交叉進行。
故事激趣。以中外數(shù)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小故事激發(fā)興趣。
教學中,適時地列舉中外數(shù)學家的典型事例,比如,我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陳景潤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不斷演算,草稿紙就演算了幾麻袋。通過這樣生動典型的事例能激發(fā)學生的意志,喚起他們對計算的興趣;或者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來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中,有意出現(xiàn)“小馬虎”做題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讓學生先指出錯誤,再看看自己所犯的錯誤,既引起學生的重視,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集中精力進行計算,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二、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是邁向成功的催化劑,使人終身受益。學生計算習慣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書寫習慣、驗算習慣。審題習慣。
良好的審題習慣是提升計算能力的關鍵因素,而運算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審題的正確與否。審題是計算過程中關鍵的第一步。
審題可以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消除強信息集中產(chǎn)生的思維干擾。例如,計算18-7+3時,受“湊整”這一強信息的干擾,有好多學生算成18-7+3=18。
學生一看到題目就做,沒有認真審題,沒有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果這樣簡單的一道計算題就算錯了,因此,加強良好的審題習慣的培養(yǎng)已迫在眉睫。
書寫習慣。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書寫不規(guī)范也是計算出現(xiàn)錯誤的一個常見原因。學生在計算時,有時因為字跡潦草分辨不清而誤看,如:6和0、3和8;有的擦擦寫寫,寫寫擦擦,模糊不清;有的豎式書寫不規(guī)范,數(shù)位不對齊等等,都可能使計算出現(xiàn)錯誤。
因此,在教學中,要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格式規(guī)范,要督促學生把數(shù)字寫端正,寫清楚。檢查驗算的習慣。
檢查和驗算不僅是保障計算正確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種促進學生理解計算過程和計算技能的手段,學生可以通過驗算進一步理解加和減之間的逆運算關系。但小學生由于意志力薄弱,往往不能自覺地檢查和驗算。
因此,在計算教學中注意教會學生驗算的方法,如:要求學生計算要做到“四查”:一查數(shù)字是否抄對了;二查符號是否準確;三查運算順序是否正確;四查結果是否算對和寫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地付諸努力。
這是有益學生終身的好事情,我們必須切實抓好。三、在動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優(yōu)化算法。
算理是運算正確的前提和依據(jù)。學生頭腦中算例理清楚,計算起來就有條不紊。
探究20以內進位加法的算理是一個難點。在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時,可以讓學生動手擺一擺,體會“湊十”的過程,領悟“湊十”的方法。
如:。上課的開始學生通過情境、問題,列出相應的算式:8+5。
有學生馬上匯報出了答案:老師,8+5=13。我說:你真聰明!還有多少小朋友也知道結果?知道的小朋友想辦法驗證一下你的結果是否正確;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學具幫助我們進行計算。
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用學具分別表示8和5,按照各自不同的思路進行操作,在操作活動過程中感悟加法進位的算理。匯報時我盡量讓學生敘述 、補充,收集各種信息,展示多種算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算法相通的地方,都是通過湊10來達到口算的目的,使學生懂得這種題目通過“看大數(shù),拆小數(shù),先湊十,再加幾”的方法口算,及時對“多樣化”進行“優(yōu)化”,尋求簡潔、快速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四、在計算教學中重視口算訓練。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具有較高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口算,加強口算訓練。
因為口算是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筆算、珠算、估算的基礎,它在日常生活及學習中有著較廣泛的應用,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很重視對學生加強口算訓練,在每節(jié)數(shù)學課前,我都會利用3至5分鐘時間對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口算訓練。如:(1)口算比賽,讓學生在書上口算練習題的后面直接寫得數(shù),比賽后組織校對、評價。
并讓算得又對又快的學生說說自已的訣竅。(2)看口算卡片直接寫得數(shù),可以將書上的口算題或一些重點口算式題寫在卡片上,學生依次寫出得數(shù),最后出示口。
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與否,直接關系到他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效果,因此,使學生學好計算,并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至關重要。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計算教學中,我們要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要讓他們愛上計算,樂于去計算。只有這樣,我們的計算教學才是成功的。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的內容,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寓教于樂,使枯燥的計算教學富有生機。如:可以借用多媒體、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學具、教具等,對學生進行視算、聽算、搶算、游戲中計算、計算競賽、自編計算等方式訓練。逐漸形成一種持久的計算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在做計算題時,往往有的學生有輕視的態(tài)度,一些計算題并不是不會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等不好的習慣造成錯誤。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也很重要。教學中,要想方設法使學生養(yǎng)成計算時精力集中,認真演算,仔細抄寫,自覺檢查、自覺估算和驗算的習慣。另外,教師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guī)范的書寫格式可以幫助學生防止錯寫、漏寫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減少出錯的機會,能很好的提高計算準確性。
三、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的計算基礎知識,這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前提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夠急于求成,我們要幫助學生找出原因(如算理不明白、法則不懂、性質不清、定律不熟、公式?jīng)]掌握等等),查漏補缺,掃清障礙,為進一步學好計算做好基礎工作。
總之,計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事情,而是日積月累一步步訓練成的,不要覺得計算簡單、無趣,養(yǎng)成喜歡計算、善于計算、驗算計算的良好習慣。
你好: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而在做計算題時,往往有的學生有輕視的態(tài)度,一些計算題并不是不會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等不好的習慣造成錯誤。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也很重要。
教學中,要想方設法使學生養(yǎng)成計算時精力集中,認真演算,仔細抄寫,自覺檢查、自覺估算和驗算的習慣。另外,教師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
規(guī)范的書寫格式可以幫助學生防止錯寫、漏寫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減少出錯的機會,能很好的提高計算準確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采納。
一是依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制定各年級學生計算能力培養(yǎng)目標體系,探索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通過人教版的實驗教材背景下數(shù)學課堂計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徑的培養(yǎng)研究,切實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提升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和計算的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需要。 二是依據(jù)同類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和本課題的基本內容、研究重點和難點。通過構建實施數(shù)學課堂計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培養(yǎng)模式,為擴大一線實驗教師如何通過教材培養(yǎng)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徑提供范式。我試圖通過對本課題的深入研究,進行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并以此為切入口,探索出更多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方法,從而在我的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選擇和學生能力提高上都能有所突破。結合學生的實踐,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提高計算教學的效率,充分發(fā)揮計算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功能,以達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如何讓學生把計算常見的錯誤的原因,通過實施新的方法、策略,讓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的四則運算。要求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做到正確熟練,計算方法合理、靈活、有創(chuàng)新。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靈活計算的技能和習慣,是我選擇本課題研究的最終出發(fā)點。
由于計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社會生活對計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小學教材對計算能力要求也有所調低了。
但計算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過程,計算能力的提高,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那么我們應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加強學生對算法和算理的理解要使學生會算就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加強法則和算理的掌握。
《課標》指:“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增進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币虼?,在教學時,應結合實際問題理解算理,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
算法多樣化是數(shù)學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是實踐的一個難點。算法多樣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思維多樣化,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決問題,追求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是以學生的發(fā)展和提高為基本目標的。
只有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逐步優(yōu)化算法。如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電影院》時讓學生分析題目列出式子26*21。
兩位數(shù)的乘法已經(jīng)學過,本題只是多了進位,為此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并在小組中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匯報情況: ①26*21=26*7*3=182*3=546 ②26*20=52026*1=26520+26=546 ③20*21=4606*21=126420+126=546 ④豎式計算 26 *21 ———— 26 52 ———— 546 接著對比算法、優(yōu)化算法,這些算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讓學生獨立思考這些問題后進行小組交流,最后歸納總結。
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經(jīng)歷比較、分析和選擇的過程,讓學生在與同伴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優(yōu)化的主體是學生,優(yōu)化的結果不是一種答案。 二、加強學生口算訓練 在四則運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筆算。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準確和熟練程度的制約。因此,要加強口算的教學和訓練,切實打牢計算基礎。
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為此,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
1、利用課前兩分鐘進行口算訓練。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課前輪流出12題口算題,出得好的評為“口算明星”。
由于學生的程度不一樣,出題的類型也各式各樣,又因為題目是學生自己出的,學生做題的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活躍。最后用開火車進行反饋。
2、利用“口算游戲”加強口算訓練。三個學生一組,一個學生出題、一個學生說出得數(shù)、還有一個學生當裁判并用自己喜歡的統(tǒng)計方法進行統(tǒng)計比賽的勝負情況。
這樣的游戲不僅使學生樂學、愛學,還把游戲帶到課外與同學一起做,帶到家里與爸爸、媽媽一起做。 三、重視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 估算是保證計算準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系統(tǒng)計算前進行估算,可估計出的數(shù)的大致取值范圍,為計算的準確性創(chuàng)造條件。如:教學《整理書包》先出示主題圖一個書架有12層,每層14本,150本書放得下嗎?先讓學生獨立估算,集體反饋。
①、14*10=140(本)②、15*10=150(本)當然估算只能發(fā)現(xiàn)計算中的明顯錯誤,并不能代替計算和驗算,只有把估算、計算、檢驗相結合,才能保證計算的正確、迅速、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和能力。所以接著讓學生求出這個書架能放多少本書?并與估算結果進行對比、驗證。
又如: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體育場》時,出示教學掛圖讓學生估計一下有多少觀眾?多數(shù)學生看到題目覺得十分困難,“老師,密密麻麻的人我們怎么估計呀?”學生顯得無從下手。為此,我在教學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充分發(fā)揮有升的帶動作用,讓他們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估算方法,估算的結果數(shù)據(jù),再由小組派代表反饋交流結果。
生1:從圖中看出每小塊看臺大約有50個座位,這個體育場可能有30個看臺,大約有1500個座位。 生2:體育場的每一排座位數(shù)大約是200人,估計這個體育場有20排,大約共4000個座位。
生3:把體育場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每個方位大約坐1000人,4個方為大約坐4000人?!?這些估算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所在教學適應予以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在這樣估算方法的學習探究眾位學生檢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及進一步學習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提供基礎,同時促進學生判斷、推理等多向性思維的發(fā)展。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辞暹\算符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水平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看清運算符號,看清數(shù)字,弄清運算順序。
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2、培養(yǎng)認真演算的習慣。
在四則運算中,要訓練學生沉著、冷靜的學習態(tài)度。碰到數(shù)字大、步驟多的計算試題時,要做到不急躁、冷靜思考、細心計算。
即便是簡單的計算題也要細心。不能草率行事。
演算時,要求書寫整潔,格式規(guī)范,方法合理。 3、培養(yǎng)學生耐心檢驗的習慣。
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確是不太可能的。為此,在教學時還應教育學生養(yǎng)成計算后認真檢查演算的好習慣,把檢驗當做計算題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檢驗時要做到耐心細致,逐步檢查:一查數(shù)字及預算符號是否抄錯。二查計算過程、計。
小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口算、估算、簡便運算和四則混合運算等 。運算的正確率常受到學生的興趣、態(tài)度、意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從學生的試卷和平時的作業(yè)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在計算時,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造成各種各樣的錯誤。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運算能力呢?在教學中,我把提高小學生運算能力歸結為以下幾點。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突出嚴、細、實。
(1)嚴在規(guī)范。運算規(guī)范是正確運算的前提和保證,不僅要求學生做到運算格式規(guī)范,書寫工整,作業(yè)和試卷整潔。草稿也要執(zhí)行運算規(guī)范,因為許多錯誤都是因草稿潦草、雜亂所導致,草稿應與正題一一對應,書寫工整,字跡清晰。
(2)細在具體。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至關重要。首先老師應注重平時的點點滴滴,做好示范和表率,言傳身教。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一定先做到,并主動讓學生評議,找老師的“錯”。學生出現(xiàn)了運算錯誤,一定要求其訂正,但要用鼓勵性語言,稍有進步及時表揚,做到經(jīng)常激勵。通過自查激勵、用學生取得的成績激勵、利用家長的認同激勵等一系列方法,學生由此產(chǎn)生學習動力的激勵,會更自覺地執(zhí)行規(guī)范,為取得更好成績而努力。
(3)實在堅持。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是一項極艱巨的、長期的、細致的工作。學生在學習的著道路上往往會碰到“攔路虎”,老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幫助排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只要師生持之以恒,學生的運算能力會逐步提高,運算錯誤逐次減少。
2、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掌握正確的運算方法。
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獲得對運算意義的理解,掌握正確的運算方法,具備基本的筆算技能,這是準確運算的前提。要達到上述要求,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保證他們技能的掌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要按照教材的要求,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關注學生的差異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與輔導,學生的計算技能完全能達到《數(shù)學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
3、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
學生掌握正確的運算方法后,運算時不僅要求學生做對,而且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對,這就要加強口算練習。所以老師要在平時有意識地讓學生熟記一些特殊的式子,為運算作準備。比如:乘法口決,11*11、12*12、13*13┅┅,1/4=0.25、3/4=0.75、1/8=0.125┅┅,、3.14*2、3.14*3、3.14*4的平方┅┅。另外,口算時注意找規(guī)律看能不能簡便,比如:3.25+5.98+6.75,找出了規(guī)律就很容易口算出正確的結果,為復雜的運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4、科學組織練習。
(1)先慢后快。開始訓練時,側重在學生掌握方法,準確運算。不要求速度,訓練量不要過大,而且要因人而宜。當學生掌握方法后,運算速度再逐漸提高。
(2)先分散后集中。訓練必須與教學同步進行,開始堅持分散練習,練習方式要多樣化。訓練時要注意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逐步達到準確、熟練。當教學到一定階段時,再采取適當?shù)募杏柧?,使學生的運算有量化過程,從而達到質的飛躍,形成技能技巧,提高了運算能力。集中訓練時,可采取課上課下相結合,課上集中訓練6分鐘,出若干題,看誰做的又對又快,沒做完的課下補上。時間長了,就可以大幅度、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找出了學生運算錯誤的癥結所在,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相信學生的運算能力是可以迅速提高的。
一、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興趣。
單純的計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因此,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勝心強的這一心理特點,可以采用多種訓練形式代替以往單一練習的形式。例如:用游戲、比賽等方式訓練;開火車、搶答、闖關卡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多講解解題的原理,讓學生了解解題思路的來龍去脈,知道這樣解題的原因,加深了了解,必將提高興趣。
二、重視口算訓練。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不僅需要正確還需要速度。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訓練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訓練實現(xiàn)的。 在我看來, 課前 3
分鐘口算 ,效果非常不錯 。
每堂課前準備好十道口算題,讓學生搶答,或是讓學生寫在小本子上,在統(tǒng)一核對答案,每隔一段時間進行小結,對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同時也會注意正確率。當然,識記一些常用數(shù)值,如2π、3π、4π……,112
、122 、132 ……等,對于加快口算速度與正確率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三 、加強估算 訓練。
日常生活
中的很多問題,實際上都不需要非常精確的結果,這時我們就可以運用估算來解決。這樣速度加快了,而且又不影響實際的操作,遇到這類問題盡量讓學生估算。另外,
即使在需要精確結果的計算中,估算也會起一定的監(jiān)控檢驗作用。 每做完一道題,我們都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來驗證其正確性。
四、注意速算與巧算。速算與巧算,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簡便運算,簡便方法的正確運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題速度,另一方面還能夠讓解題變得簡單,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梢詥为氝M行速算與巧算的訓練,教師先教一部分基本定律,讓學生解答問題,在例一些計算題,讓學生找到合適的簡便方法。這就需要學生對基本的運算定律掌握清楚,尤其主意其適用范圍。如乘法有分配律,但除法是沒有的。這就需要學生先將除以一個數(shù)變成乘以其倒數(shù),在運用分配律進行計算。
五 、養(yǎng)成良好習慣 。
我們知道,學生大多數(shù)時候不是不會計算,而是 在計算中,不是抄錯數(shù)字了,就是背錯乘法口訣了,要么是小數(shù)點點錯了, 這些
都是一些極小的錯誤,但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因此,平常練習 就 要嚴格要求,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書寫工整、格式規(guī)范
認真演算之后一定要強調驗算。驗算的方法有多種,如按步驟,逐步逐步的檢查;用加法驗算減法,乘法驗算除法;代入原題驗算看是否符合實際;也可以用前面提到的通過估算來驗算。定時的開展改錯訓練,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粗心的錯誤。將大家平時易犯的錯誤一一陳列,自己對照自己的實際,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下次就會少出現(xiàn)相同的錯誤了。
總之,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上各點雖不全面,但相信只要能認真落實以上各點,必將能為我們的計算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學生計算時出錯時的心理:一是忽視了對計算題的分析及計算后的檢查;學生認為計算題枯燥乏味,每當看到計算步驟多或者計算數(shù)字大時,就會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缺乏耐心和信心,因此計算就不準確。計算一部分中沒有復雜的概念性質等,學生只要理解的充分、掌握的牢固,就可以形成非常良好的計算技能。而由于口算等基本功不過關,計算法則的不明確,沒有形成基本的計算技能技巧,這是計算失誤的一個主要問題。
一、加強口算訓練,為其他計算打好基礎。
口算是一切計算的基礎,只有基本口算達到非常熟練的程度,才能使學生過好計算關,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為此,我總是利用早自習等小塊空余時間做一頁的口算題卡。家長也可以堅持讓孩子每天做口算題。口算的內容包括本冊的口算題和以前學過的基本口算內容,都讓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以求達到熟練的程度。
二 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必須通過連續(xù)的、大量的練習來達到目的,而讓學生反復做大量、單調的試題計算練習,學生容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必須設計形式多樣,靈活多變,既有針對性、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的練習,利用學生“好動”、“好勝”的心理,設計一些數(shù)學游戲的計算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
1 培養(yǎng)認真審題的習慣。審題時要做到:一看(看清題中的數(shù)字和符號)二劃(在試題上標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時候用口算,什么時候用筆算,是否可以用簡算)四算(認真動筆計算)。
2 培養(yǎng)認真演算的習慣。訓練學生作題要有耐性,不急躁,認真思考,即使做簡單的計算題也要謹慎。演算時要書寫工整,格式規(guī)范。就是在草稿紙上計算也要書寫清楚,方便檢查。3培養(yǎng)及時檢驗的習慣。檢查時要耐心細致,逐一檢查。一查數(shù)字符號,二查演算過程。概括為“一步一回頭”的計算習慣,在計算時做一步回頭檢查一步。檢查數(shù)字、符號抄寫是不是正確,得數(shù)是否準確等,并要求學生根據(jù)各種相應的計算法則耐心細致地計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4 培養(yǎng)巧妙估算的習慣。一是系統(tǒng)計算前進行估算,可估計出得數(shù)的范圍;二是系統(tǒng)計算后進行估算,可判斷出得數(shù)是否正確合理。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就要做到經(jīng)常化,有計劃、有步驟,在時間上要講求速度,在數(shù)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內容上要求靈活新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對于每個家庭而言,孩子是家庭最重要的組成部位,每個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夠成才。
而孩子今后成就與計算能力不能分割,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使學生樂于計算。在計算題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開展計算比賽活動,評選計算小能手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計算的興趣。
2注重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計算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小學生的思維屬于具體思維,需要靠具體的事物來支撐。3速算與巧算,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簡便運算,簡便方法的正確運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題速度,另一方面還能夠讓解題變得簡單,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4﹑加強練習,及時復習。 學生要熟練掌握計算的方法,快速正確地進行計算,必須進行長期反復的練習。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這個道理。當然啦,要是孩子不愿意學或許沒有興趣的話,也不能強迫孩子,需要一步步來。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