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有一天下午,老爸的同事送給我們一大袋筍子,我自告奮勇地接下了剝筍子的任務(wù)。
剝筍子必須注意順序,要從下往上,由外到里。筍子最外面的皮比較大,也比較硬,剝起來十分容易,但是你越剝到上面和里面的時候,這皮就變得越小越軟,這時剝起來就要格外小心,稍不留神,就會損傷筍子的肉,損毀筍子的容。
于是我忽然想:我們的學(xué)習(xí)不是和剝筍子一樣的道理嗎?學(xué)習(xí)也是要一步一步來的,比如數(shù)學(xué),就必須先學(xué)加減乘除,再學(xué)公式,然后學(xué)分數(shù)、小數(shù),再學(xué)圖形的計算等等。學(xué)語文也是呀!要先認字,然后學(xué)詞語,學(xué)課文,學(xué)課文之前還應(yīng)該先預(yù)習(xí),除了學(xué)習(xí)閱讀,還要學(xué)習(xí)寫作。
就這樣剝著想著,我又想到了自己的學(xué)習(xí)成績,總是在中下游上不去,是不是也和不注意循序漸進,經(jīng)常急于求成有關(guān)呢?平時學(xué)習(xí)的時候,沒有一步一步地夯實基礎(chǔ);到了考試的時候,又總是想趕快考完了事,考完也不檢查,結(jié)果當(dāng)然就考不好啦!
正當(dāng)我想得入神的時候,突然聽到了老爸的喊聲:“你在干什么?20分鐘了,才剝了兩根,你的魂飛到哪里去啦?”啊呀,說老實話,我剛才真的已經(jīng)完全忘記自己在干嘛了!不過老爸呀,我今天剝筍還真剝出點收獲來了,不信你就等著瞧吧!
今天中午媽媽買了一斤的苦筍(就是春天的竹筍嘛),讓我?guī)退黄饎児S皮。我答應(yīng)了。媽媽還說了,春天里吃點春天的東西好,最好是苦的。
媽媽說:“竹筍是春天的新生,翠竹的過去。竹子是草本植物,并不是樹,不過它可以代替樹木造紙、蓋房,很好吧?竹筍還可以吃。它可是很利于人的植物哦!”
剝筍皮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新鮮的竹筍很好玩哦!它的皮一層一層的,左一層,右一層。告訴你哦,剝第一層的時候是很臟的、很長的,不過也是最過癮的!讓我最有印象的是在剝筍尖那一層的時候。
媽媽說,最上面的那一層,如果剝不干凈,會吃出病的!所以我萬分小心,剝一層就問媽媽一次:“這樣可以嗎?”媽媽總是回答:“不行。”直到我剝到最后一層,媽媽才說:“隨你便。”我很無語:“哦,我暈倒!”
筍尖的最后一層嫩嫩的,很薄,看起來很像普通的小草。而下面的枝干(好像也不能這么叫吧,不過竹筍大了就是竹子嘛)則是硬硬的,看起來好好吃哦。
我覺得這樣剝筍很好玩,于是我很“豪爽”地對媽媽說:“媽媽,這些筍就交給我吧!我保證完成任務(wù)!”媽媽答應(yīng)了。我看了看袋子,里面居然只剩三棵竹筍了,而且全是短的(因為我很喜歡剝那種長一點的竹筍皮)!爸爸插話道:“剝出來皮的比吃下去的還多。”
我開始剝皮啦!左一層,右一層。這是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枝干”底下的皮也是嫩嫩的!真可愛!
今天剝筍真好玩!讓我認識了春天的新生和植物的美妙!
竹筍是可以吃的植物。
它的頭尖尖的,身子圓圓的,好象一座小小的塔。
到了春天,你來到竹林里,這時如果你想挖筍,只要看到地面有裂縫的地方,找個挖筍的鋤頭往下挖去,就一定會有收獲。竹筍可以當(dāng)菜吃,還可以做成筍干,它的味道可鮮美了!
等竹筍稍微長大一點,就長成了竹子,這可是大熊貓最喜歡吃的美食了。
竹子的生長速度非常快,記得以前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人在竹林里把帽子掛在竹子上,然后坐在旁邊休息,等他醒來的時候就夠不到他的帽子了。
人們常說:竹子渾身都是寶。竹子一節(jié)一節(jié)的,有許多用處,比如做竹席、做竹籃、做竹筷、或是做成許多竹子工藝品,竹枝還可以做成掃把。
竹筍的生長過程真有趣!
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人來到外婆家過節(jié)。
我們到外婆家的時候,已經(jīng)晚上,四周格外寧靜,且伸手不見五指,這跟城里大不相同。
早晨起來,按照風(fēng)俗要去挖竹筍,我馬上興奮起來,也決定去挖竹筍。
主意已定,我拉上爸爸和兩個哥哥來到竹園。雖然天氣挺暖和了,但是竹園還是有雪,每片竹葉上都積得滿滿的,輕輕一搖,馬上就“霹靂啪啦”地下起了雪,
雖然我們知道,小竹筍早已頑皮地探出小腦袋,可它們的躲藏技術(shù)實在太ok了,我們怎么也找不到它們。
找呀找,我們像警察一樣,努力地搜捕“罪犯”,但就是找不到,不禁灰心了,提著空空如也的竹籃往回走。
我還不灰心,走的同時東摸摸,西瞧瞧,終于在一堆枯黃的葉子下,找到一叢特別的“小草”,不禁大叫“你們快看,我找到筍了!”
我這么一喊,他們立刻來到我身旁,開始挖掘工作,用鐵鍬挖起來。竹筍慢慢地顯出褐色的外衣,我們干地更起勁了。終于,一個大個筍被挖出來,我們小心翼翼地把筍放進竹籃,愉快地走了。
爸爸也不甘落后,不一會,他也發(fā)現(xiàn)一個,我們又開始挖掘工作,可是變成連環(huán)套。挖第一棵時遇到頑皮的一棵,挖第二棵又碰到害羞的一棵。一下子挖出三棵!它們像姐妹一樣,個頭也從大到小。
中午,外婆把筍做成菜肴,我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竹筍是可以吃的植物。
它的頭尖尖的,身子圓圓的,好象一座小小的塔。到了春天,你來到竹林里,這時如果你想挖筍,只要看到地面有裂縫的地方,找個挖筍的鋤頭往下挖去,就一定會有收獲。
竹筍可以當(dāng)菜吃,還可以做成筍干,它的味道可鮮美了!等竹筍稍微長大一點,就長成了竹子,這可是大熊貓最喜歡吃的美食了。竹子的生長速度非常快,記得以前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人在竹林里把帽子掛在竹子上,然后坐在旁邊休息,等他醒來的時候就夠不到他的帽子了。
人們常說:竹子渾身都是寶。竹子一節(jié)一節(jié)的,有許多用處,比如做竹席、做竹籃、做竹筷、或是做成許多竹子工藝品,竹枝還可以做成掃把。
竹筍的生長過程真有趣。
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人來到外婆家過節(jié)。
我們到外婆家的時候,已經(jīng)晚上,四周格外寧靜,且伸手不見五指,這跟城里大不相同。 早晨起來,按照風(fēng)俗要去挖竹筍,我馬上興奮起來,也決定去挖竹筍。
主意已定,我拉上爸爸和兩個哥哥來到竹園。雖然天氣挺暖和了,但是竹園還是有雪,每片竹葉上都積得滿滿的,輕輕一搖,馬上就“霹靂啪啦”地下起了雪, 雖然我們知道,小竹筍早已頑皮地探出小腦袋,可它們的躲藏技術(shù)實在太ok了,我們怎么也找不到它們。
找呀找,我們像警察一樣,努力地搜捕“罪犯”,但就是找不到,不禁灰心了,提著空空如也的竹籃往回走。 我還不灰心,走的同時東摸摸,西瞧瞧,終于在一堆枯黃的葉子下,找到一叢特別的“小草”,不禁大叫“你們快看,我找到筍了!” 我這么一喊,他們立刻來到我身旁,開始挖掘工作,用鐵鍬挖起來。
竹筍慢慢地顯出褐色的外衣,我們干地更起勁了。終于,一個大個筍被挖出來,我們小心翼翼地把筍放進竹籃,愉快地走了。
爸爸也不甘落后,不一會,他也發(fā)現(xiàn)一個,我們又開始挖掘工作,可是變成連環(huán)套。挖第一棵時遇到頑皮的一棵,挖第二棵又碰到害羞的一棵。
一下子挖出三棵!它們像姐妹一樣,個頭也從大到小。 中午,外婆把筍做成菜肴,我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爸爸帶著我去挖筍,我非常開心因為從來沒有去山上挖過筍,更沒有見過挖筍的過程,今天終于可以親眼見到了。
馬上,吃完午飯后,我們就拿著挖竹筍的工具——鋤頭,向山上走去,邊走爸爸邊問我:“你知道鋤頭原先是用什么做的嗎?”我搖搖頭,爸爸接著說:“在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發(fā)明用石頭做鋤頭,后來因為用石頭做的石鋤頭比較不耐用,所以后人就把石頭做的石鋤頭改成用鐵做的鐵鋤頭。”我聽了這個鋤頭的來源感覺祖先好聰明啊! 說著說著我們已經(jīng)到了竹林,爸爸一直叮囑我要小心點,馬上我就看見爸爸在專心的找筍,不一會兒,爸爸就大喊:“我發(fā)現(xiàn)了一顆筍,”我聽著叫聲激動地跑向爸爸,一看果然有一顆筍,我高興的問爸爸:“爸爸,您是怎么知道這兒有一顆筍呀?”爸爸笑著說:“你看,這兒有一條裂縫,說明土里正有一顆竹筍在長著,”我有點不相信,只見爸爸拿起鋤頭向土里挖下去,三兩下的功夫就把筍給挖出來了,我大吃一驚,原來裂縫下真有筍啊!而且還很大。
過了一會兒,爸爸挖到了好多竹筍,爸爸一邊牽著我的小手一邊拿著鋤頭和挖到的竹筍,開開心心的下山回家了。 今天很開心,雖然我沒有挖到一顆筍,但是我學(xué)會了挖筍的過程,只要等我長大了,就能拿起鋤頭自己挖筍。
隨著陡峭的山路,我和馮欣奕一起去了臨安農(nóng)村,今天我們的項目是去挖毛筍,一到毛竹林,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找起毛筍來,可是一眼望去一根毛筍都沒有,就在我們又著急又失望的時候,外公告訴我們毛筍是躲在泥土底下的,要從毛竹根部的四周尋找,觀察泥土有沒有拱起來。哦!原來如此,還有竅門啊!于是我們認認真真地四處張望尋找泥土的裂紋,“我找到毛筍啦!”馮欣奕心高彩烈地叫到,我心里越加心急如焚,仔細再仔細,就在這時,我發(fā)現(xiàn)鞋底下有一個鼓鼓的東西,我連忙用小鋤頭把土刨開,果然,有一根筍露出了黃黃的嫩尖芽,我興奮地差點兒跳起來,懷著激動的心情我把毛筍鏟出來,它的外殼上沾滿了泥土,里面又白又嫩,筍殼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細毛,底部長著許多小紅點,像給筍穿上了一件紅色的小裙子,有的還長著根須,拿起毛筍聞了聞,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外公說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播放的品種“黃泥拱”。
微風(fēng)輕輕地吹動著竹葉,下午的挖筍活動結(jié)束了,提著一籃子毛筍和滿載而歸的喜悅,今天的收獲真大啊!特別是挖筍的過程,讓我難以忘懷!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轉(zhuǎn)眼就到了清明。一場場春雨過后,山上的竹筍也迫不及待地想鉆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了。于是,星期天,我和爺爺便去老家挖竹筍了。我們背著鋤頭,拎著袋子上山了。
一路上,風(fēng)和日麗。我們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一邊向山上仰望。啊,山上的竹子長得密密麻麻,十分茂盛。看到了這么美麗的景色,更增添了我挖筍的興趣。于是,我加快腳步,向竹林奔過去。來到竹林,我和爺爺分工合作,我負責(zé)找筍,爺爺負責(zé)挖筍。我看到許多可愛的筍寶寶從黑漆漆的地里探出頭來。我每找到一株,就在竹筍旁邊做好記號,以便爺爺挖的時候好找一些。“
嘿呵嘿呵!”,這就是爺爺挖筍時用力發(fā)出的聲音。聽著爺爺有節(jié)奏的喊聲,在一旁觀看的我也忍不住手癢癢了,也想自己挖一下。我把上面的土拋開,然后用鋤頭挖起來,越挖越深。漸漸地,筍寶寶的根部有一些松動了。而后,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氣,終于挖出了一株鮮嫩的筍。不一會兒,在我和爺爺齊心協(xié)力的挖掘下,已經(jīng)挖好了好幾十株筍了。今天真的是滿載而歸!在回家的路上,我喜滋滋地想:下個雙休日,我一定還要來挖筍。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