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知識點歸納 Ⅰ、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一、阿伏加德羅定律1.內(nèi)容: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
即“三同”定“一同”。2.推論 (1)同溫同壓下,V1/V2=n1/n2 (2)同溫同體積時,p1/p2=n1/n2=N1/N2 (3)同溫同壓等質量時,V1/V2=M2/M1 (4)同溫同壓同體積時,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羅定律也適用于不反應的混合氣體。
②使用氣態(tài)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論。3、阿伏加德羅常這類題的解法:①狀況條件:考查氣體時經(jīng)常給非標準狀況如常溫常壓下,1.01*105Pa、25℃時等。
②物質狀態(tài):考查氣體摩爾體積時,常用在標準狀況下非氣態(tài)的物質來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③物質結構和晶體結構:考查一定物質的量的物質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時常涉及希有氣體He、Ne等為單原子組成和膠體粒子,Cl2、N2、O2、H2為雙原子分子等。
晶體結構:P4、金剛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結構。二、離子共存1.由于發(fā)生復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氣體產(chǎn)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揮發(fā)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共存;Pb2+與Cl-,Fe2+與S2-、Ca2+與PO43-、Ag+與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電解質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與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與OH-大量共存;NH4+與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發(fā)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堿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這兩類離子不能同時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離子間能發(fā)生“雙水解”反應。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1)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2)在酸性或堿性的介質中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與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堿性條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由于發(fā)生2S2-+SO32-+6H+=3S↓+3H2O反應不能共在。H+與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陽離子跟能水解的陰離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雙水解)。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與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發(fā)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2+、Fe3+與SCN-不能大量共存;Fe3+與 不能大量共存。
5、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酸性溶液(H+)、堿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后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離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題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6、審題時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注意溶液的酸性對離子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
如:Fe2+與NO3-能共存,但在強酸性條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與Cl-在強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共存;S2-與SO32-在鈉、鉀鹽時可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不能共存。(2)酸式鹽的含氫弱酸根離子不能與強堿(OH-)、強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堿時進一步電離);HCO3-+H+=CO2↑+H2O 三、離子方程式書寫的基本規(guī)律要求 (1)合事實:離子反應要符合客觀事實,不可臆造產(chǎn)物及反應。 (2)式正確:化學式與離子符號使用正確合理。
(3)號實際:“=”“ ”“→”“↑”“↓”等符號符合實際。 (4)兩守恒:兩邊原子數(shù)、電荷數(shù)必須守恒(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shù)與還原劑失電子總數(shù)要相等)。
(5)明類型:分清類型,注意少量、過量等。(6)檢查細:結合書寫離子方程式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錯誤,細心檢查。
四、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 (1)根據(jù)元素的化合價 物質中元素具有最高價,該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質中元素具有最低價,該元素只有還原性;物質中元素具有中間價,該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對于同一種元素,價態(tài)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強;價態(tài)越低,其還原性就越強。
(2)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chǎn)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 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則其對應的還原產(chǎn)物的還原性就越弱;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則其對應的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就越弱。(3)根據(jù)反應的難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還原性的強弱只與該原子得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而與得失電子數(shù)目的多少無關。
得電子能力越強,其氧化性就越強;。
實驗中導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許多化學實驗中都要用到導管和漏斗,因此,它們在實驗裝置中的位置正確與否均直接影響到實驗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實驗中具體要求也不盡相同。下面擬結合實驗和化學課本中的實驗圖,作一簡要的分析和歸納。
1.氣體發(fā)生裝置中的導管;在容器內(nèi)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許或與其平行,不然將不利于排氣。
2.用排空氣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氣體時,導管都必領伸到集氣瓶或試管的底部附近。這樣利于排盡集氣瓶或試管內(nèi)的空氣,而收集到較純凈的氣體。
3.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導管只需要伸到集氣瓶或試管的口部。原因是"導管伸入集氣瓶和試管的多少都不影響氣體的收集",但兩者比較,前者操作方便。
4.進行氣體與溶液反應的實驗時,導管應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這樣利于兩者接觸,充分發(fā)生反應。
5.點燃H2、CH4等并證明有水生成時,不僅要用大而冷的燒杯,而且導管以伸入燒杯的1/3為宜。若導管伸入燒杯過多,產(chǎn)生的霧滴則會很快氣化,結果觀察不到水滴。
6.進行一種氣體在另一種氣體中燃燒的實驗時,被點燃的氣體的導管應放在盛有另一種氣體的集氣瓶的中央。不然,若與瓶壁相碰或離得太近,燃燒產(chǎn)生的高溫會使集氣瓶炸裂。
7.用加熱方法制得的物質蒸氣,在試管中冷凝并收集時,導管口都必須與試管中液體的液面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止液體經(jīng)導管倒吸到反應器中。
8.若需將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氣體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須在導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邊沿稍許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應器而導致實驗失敗。
9.洗氣瓶中供進氣的導管務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雜質氣體與溶液充分反應而除盡。供出氣的導管則又務必與塞子齊平或稍長一點,以利排氣。
11.制H2、CO2、H2S和C2H2等氣體時,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裝一長頸漏斗,且務必使漏斗頸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氣。
12.制Cl2、HCl、C2H4氣體時,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應器的塞子上裝一漏斗。但由于這些反應都需要加熱,所以漏斗頸都必須置于反應液之上,因而都選用分液漏斗。
化學會考前學校會發(fā)那本?會考指南?的
會考要求在里面會寫得很清楚
而且會考的東西不是很深,可以說都是基礎,都是高中課本上面的東西
所以復習時回歸課本挺重要
認真做完那本?會考指南?里面的題,還有把課本里的概念弄清楚、背清楚
然后在會考考試的時候認真寫,不要急,題目一個字一個字讀清楚來
時間是肯定夠的,絕對能夠在半個小時寫完試卷
但是要細心,寫完了最好不要睡覺,盡量再檢查一遍
會考很容易的,只要認真記知識點,認真對待考試,拿A不是問題
高中化學必備知識點 1、化合價(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堿金屬元素、Ag、H:+1 F:—1 Ca、Mg、Ba、Zn:+2 Cl:—1,+1,+5,+7 Cu:+1,+2 O:—2 Fe:+2,+3 S:—2,+4,+6 Al:+3 P:—3,+3,+5 Mn:+2,+4,+6,+7 N:—3,+2,+4,+5 2、氧化還原反應 定義:有電子轉移(或者化合價升降)的反應 本質:電子轉移(包括電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價的升降 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得電子——化合價下降——被還原——還原產(chǎn)物 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失電子——化合價上升——被氧化——氧化產(chǎn)物 口訣:得——降——(被)還原——氧化劑 失——升——(被)氧化——還原劑 3、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還 原 性 逐 漸 減 弱 4、離子反應 定義:有離子參加的反應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第一步:寫。
寫出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成離子形式;難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難電離(H2CO3、H2S、CH3COOH、HClO、H2SO3、NH3?H2O、H2O等),氣體(CO2、SO2、NH3、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 第三步:刪。
刪去前后都有的離子 第四步:查。檢查前后原子個數(shù),電荷是否守恒 離子共存問題判斷: ①是否產(chǎn)生沉淀(如:Ba2+和SO42-,Fe2+和OH-); ②是否生成弱電解質(如:NH4+和OH-,H+和CH3COO-) ③是否生成氣體(如:H+和CO32-,H+和SO32-) ④是否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NO3-和Fe2+/I-,Fe3+和I-) 5、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化學反應一定伴隨著能量變化。
放熱反應: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燃燒,酸堿中和,活潑金屬與酸發(fā)生的置換反應 吸熱反應: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Ba(OH)2?8H2O和NH4Cl的反應,灼熱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C、CO、H2還原CuO 6、各物理量之間的轉化公式和推論 ⑴微粒數(shù)目和物質的量:n==N / NA,N==nNA NA——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規(guī)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數(shù)目為一摩爾,約為6.02*1023個,該數(shù)目稱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⑵物質的量和質量:n==m / M,m==nM ⑶對于氣體,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氣體摩爾體積和物質的量:n==V / Vm,V==nVm 標準狀況下:Vm=22.4L/mol b、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V(A) / V(B) == n(A) / n(B) == N(A) / N(B) c、氣體密度公式:ρ==M / Vm,ρ1/ρ2==M1 / M2 ⑷物質的量濃度與物質的量關系 (對于溶液)a、物質的量濃度與物質的量 C==n / V,n==CV b、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shù) C==(1000ρω) / M 7、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①計算:固體的質量或稀溶液的體積 ②稱量:天平稱量固體,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體(準確量?。?③溶解:在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 ④檢漏:檢驗容量瓶是否漏水(兩次) ⑤移液:冷卻到室溫,用玻璃棒將燒杯中的溶液轉移至選定容積的容量瓶中 ⑥洗滌:將燒杯、玻璃棒洗滌2—3次,將洗液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少量多次) ⑦定容:加水至葉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線1cm—2cm處時,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點剛好與刻度線相切 ⑧搖勻:反復上下顛倒,搖勻,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濃度均勻 ⑨裝瓶、貼標簽 必須儀器:天平(稱固體質量),量筒或滴定管(量液體體積),燒杯,玻璃棒,容量瓶(規(guī)格),膠頭滴管 14、鐵 ①物理性質:銀白色光澤,密度大,熔沸點高,延展性,導電導熱性較好,能被磁鐵吸引。
鐵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于氧、硅、鋁,排第四。 ②化學性質: a、與非金屬:Fe+S==FeS,3Fe+2O2===Fe3O4,2Fe+3Cl2===2FeCl3 b、與水:3Fe+4H2O(g)===Fe3O4+4H2 c、與酸(非氧化性酸):Fe+2H+==Fe2++H2↑ 與氧化性酸,如硝酸、濃硫酸,會被氧化成三價鐵 d、與鹽:如CuCl2、CuSO4等,F(xiàn)e+Cu2+==Fe2++Cu Fe2+和Fe3+離子的檢驗: ①溶液是淺綠色的Fe2+ ②與KSCN溶液作用不顯紅色,再滴氯水則變紅 ③加NaOH溶液現(xiàn)象:白色 灰綠色 紅褐色 ④與無色KSCN溶液作用顯紅色 Fe3+ ⑤溶液顯黃色或棕黃色 ⑥加入NaOH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15、硅及其化合物 Ⅰ、硅 硅是一種親氧元素,自然界中總是與氧結合,以熔點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鹽的形式存在。
硅有晶體和無定型兩種。晶體硅是帶有金屬光澤的灰黑色固體,熔點高、硬度大、有脆性,常溫下不活潑。
晶體硅的導電性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可制成光電池等能源。 Ⅱ、硅的化合物 ①二氧化硅 a、物理性質:二氧化硅具有晶體和無定形兩種。
熔點高,硬度大。 b、化學性質: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 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SiO2+4HF==SiF4↑+2H2O c、用途:是制造光導纖維德主要原料;石英制作石英玻璃、石英電子表、石英鐘等;水晶常用來制造電子工業(yè)的重要部件、光學儀器、工藝品等;石英砂常用作制玻璃和建筑材料。
②硅酸鈉:。
知識點
1.鹵素
(1)鹵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和原子結構;鹵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跟氫氣、水的反應及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2)氯氣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氯氣的化學性質(跟金屬、氫氣、水、堿的反應);氯氣的實驗室制法(以二氧化錳跟濃鹽酸的反應為例)。
(3)氯離子的檢驗方法。
2.硫 硫酸
(1)氧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和原子結構。
(2)同素異形體的概念。
(3)臭氧和過氧化氫的性質和用途。
(4)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跟氧氣、水的反應,漂白作用)。
(5)二氧化硫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6)濃硫酸的性質(吸水性、脫水性、氧化性)
(7)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
3.氮
(1)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和原子結構。
(2)氮氣的化學性質(跟氫氣、氧氣的反應)。
(3)氨的物理性質;
氨的用途;
氨的化學性質(跟水、氯化氫、氧氣的反應)和實驗室制法。
(4)銨鹽的組成和性質(受熱分解、跟堿反應)。
(5)銨離子的檢驗方法。
(6)硝酸的化學性質(酸性、不穩(wěn)定性、氧化性)。
(人教版)高中化學會考知識點總結必修一引言1、知道化學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和發(fā)展趨勢2、能列舉一些對化學科學發(fā)展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及其成就3、知道化學是在分子層面上認識物質和合成新物質的一門科學4、了解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和關系5、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第一章 從實驗學化學第一節(jié) 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1、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2、能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完成實驗報告3、認識實驗方案、條件控制、數(shù)據(jù)處理等方法4、學會運用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證研究方法5、學會分離、提純實驗方法;掌握過濾和蒸發(fā)、蒸餾和萃取等基本實驗操作;6、學會NH4+、Fe3+、Cl-、SO42-、CO32-等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第二節(jié)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1、物質是度量物質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并通過物質的量建起宏觀和微觀量的關系2、物質的量及其單位的含義,明確1摩爾的含義:3、能進行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shù)之間的換算4、知道、氣體摩爾體積以及物質的量濃度的含義5、能進行物質的量與物質質量、標準狀況下氣體體積、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換算 6、能利用物質的量及其相關關系定量上認識化學反應,并進行簡單計算;7、初步學會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了解容量瓶在配制中應用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變化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1、能運用元素的觀點學習和認識物質。
2、能從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3、知道膠體是一種重要的分散系,能列舉一些生活中的膠體。
4、了解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區(qū)別。5、能運用膠體的性質(丁達爾現(xiàn)象),解釋簡單的實驗現(xiàn)象和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驗問題。
第二節(jié) 離子反應1、寫強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2、識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從微粒觀(電離的觀點)的視角認識物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所發(fā)生的反應。
3、書寫易溶、易電離的酸、堿、鹽之間的復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4、利用離子反應檢驗常見離子,如CI-、SO42-、CO32-。
第三節(jié) 氧化還原反應1、知道可以依據(jù)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把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2、能利用化合價升降判斷一個反應是否氧化還原反應,找出氧化劑和還原劑。
3、能列舉中學階段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4、知道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得失或偏移。
5、能列舉說明氧化還原反應的廣泛存在及對生產(chǎn)、生活、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影響。6、以Fe、Fe2+,Fe3+間的轉化為例,初步學會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視角研究物質的性質。
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1、知道鈉的主要物質性質(顏色、狀態(tài)、硬度)2、認識鈉和水、氧氣等物質的化學反應,書寫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3、能利用鈉的化學性質分析一些簡單的實驗現(xiàn)象和實際問題。
4、了解鋁的還原性、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以及鋁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能書寫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5、能列舉鋁合金材料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6、從不銹鋼不易銹蝕原理,認識金屬性質與金屬材料間的密切關系。7、能列舉含鐵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
8、認識鐵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學性質(氧化性或還原性)9、能舉例說明Fe、Fe2+、Fe3+間的轉化,寫出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10、了解檢驗Fe3+的方法。
11、了解金、銀和銅的主要性質以及它們作為在工業(yè)生產(chǎn)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第四章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轉化,舉例說明含硫元素的物質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能運用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研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3、能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選擇合適的氧化劑或還原劑,實現(xiàn)不同價態(tài)硫元素之間的相互轉化。
4、通過不同價態(tài)硫元素之間的相互轉化與相應性質的關系,認識硫單質、二氧化硫,硫酸的物理性質和主要化學性質,能書寫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5、運用從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了解酸雨的危害和酸雨防治的方法。
6、了解碳、氮、硅等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質。認識其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7、能舉例說明硅在半導工業(yè)、二氧化硅在現(xiàn)代通訊業(yè)、傳統(tǒng)的硅酸鹽制品和一些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主要應用。必修二第一章 物質的結構 元素周期律第一節(jié) 元素周期表1、知道原子核的構成,質量數(shù)與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的關系,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的關系,ZAX的含義。
2、能舉例說明什么是元素、什么是核素、什么是同位素3、知道核素在醫(yī)療、新能源開發(fā)等方面的應用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結構5、能說出1~18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6、能列舉出各主族的常見元素7、掌握堿金屬的性質8、掌握鹵族元素的性質,認識氯、溴、碘單質的氧化性強弱次序及鹵素單質和化合物的重要用途。第二節(jié) 元素周期律1、初步了解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的周期性變化,元素周期律;掌握1~18號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2、能舉例說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與元素性質(原子的得失電子的能力、化合價)的關系;例如:鈉最外層一個電子,容易失去一個電子,變成Na+3、知道ⅡA族、ⅤA族和過渡金屬元素中某些元素的主要性質和用途4、能以第三周期元素為例,。
化學方程式 反應現(xiàn)象 應用 2Mg+O2點燃或Δ2MgO 劇烈燃燒.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放熱.產(chǎn)生大量白煙 白色信號彈 2Hg+O2點燃或Δ2HgO 銀白液體、生成紅色固體 拉瓦錫實驗 2Cu+O2點燃或Δ2CuO 紅色金屬變?yōu)楹谏腆w 4Al+3O2點燃或Δ2Al2O3 銀白金屬變?yōu)榘咨腆w 3Fe+2O2點燃Fe3O4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熱 4Fe + 3O2高溫2Fe2O3 C+O2 點燃CO2 劇烈燃燒、白光、放熱、使石灰水變渾濁 S+O2 點燃SO2 劇烈燃燒、放熱、刺激味氣體、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藍紫色火焰 2H2+O2 點燃2H2O 淡藍火焰、放熱、生成使無水CuSO4變藍的液體(水) 高能燃料 4P+5O2 點燃2P2O5 劇烈燃燒、大量白煙、放熱、生成白色固體 證明空氣中氧氣含量 CH4+2O2點燃2H2O+CO2 藍色火焰、放熱、生成使石灰水變渾濁氣體和使無水CuSO4變藍的液體(水) 甲烷和天然氣的燃燒 2C2H2+5O2點燃2H2O+4CO2 藍色火焰、放熱、黑煙、生成使石灰水變渾濁氣體和使無水CuSO4變藍的液體(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屬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 實驗室制備氧氣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變?yōu)楹谏?、生成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實驗室制備氧氣 2HgOΔ2Hg+O2↑ 紅色變?yōu)殂y白、生成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拉瓦錫實驗 2H2O通電2H2↑+O2↑ 水通電分解為氫氣和氧氣 電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綠色變黑色、試管壁有液體、使石灰水變渾濁氣體 銅綠加熱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體消失、管壁有液體、使石灰水變渾濁氣體 碳酸氫銨長期暴露空氣中會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鋅粒逐漸溶解 實驗室制備氫氣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金屬顆粒逐漸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金屬顆粒逐漸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金屬顆粒逐漸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紅色逐漸變?yōu)殂y白色、試管壁有液體 冶煉金屬、利用氫氣的還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漸變?yōu)殂y白色、試管壁有液體 冶煉金屬、利用氫氣的還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煉金屬鎢、利用氫氣的還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煉金屬鉬、利用氫氣的還原性 2Na+Cl2Δ或點燃2NaCl 劇烈燃燒、黃色火焰 離子化合物的形成、H2+Cl2 點燃或光照 2HCl 點燃蒼白色火焰、瓶口白霧 共價化合物的形成、制備鹽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藍色沉淀生成、上部為澄清溶液 質量守恒定律實驗 2C +O2點燃2CO 煤爐中常見反應、空氣污染物之一、煤氣中毒原因 2C O+O2點燃2CO2 藍色火焰 煤氣燃燒 C + CuO 高溫2Cu+ CO2↑ 黑色逐漸變?yōu)榧t色、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冶煉金屬 2Fe2O3+3C 高溫4Fe+ 3CO2↑ 冶煉金屬 Fe3O4+2C高溫3Fe + 2CO2↑ 冶煉金屬 C + CO2 高溫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變紅 證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紅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應用CO2檢驗和石灰漿粉刷墻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漸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頭的風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水垢形成.鐘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小蘇打蒸饅頭 CaCO3 高溫 CaO+ CO2↑ 工業(yè)制備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體逐漸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體逐漸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泡沫滅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體逐漸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泡沫滅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體逐漸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漸變紅色,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冶煉金屬 Fe2O3+3CO高溫 2Fe+3CO2 冶煉金屬原理 Fe3O4+4CO高溫 3Fe+4CO2 冶煉金屬原理 WO3+3CO高溫 W+3CO2 冶煉金屬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點燃2CO2+4H2O C2H5OH+3O2點燃2CO2+3H2O 藍色火焰、產(chǎn)生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放熱 酒精的燃燒 Fe+CuSO4=Cu+FeSO4 銀白色金屬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 濕法煉銅、鍍銅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淺綠色變?yōu)闊o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紅色金屬表面覆蓋一層銀白色物質 鍍銀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屬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 鍍銅 Fe2O3+6HCl=2FeCl3+3H2O 鐵銹溶解、溶液呈黃色 鐵器除銹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體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體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體溶解、溶液呈藍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體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體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體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體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藍色固體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