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縫合線是指在外科手術當中,或者是外傷處置當中,用于結扎止血和縫合止血以及組織縫合的特殊線。
分為可吸收線和不可吸收線。 手術縫針線:一般可分為可吸收線和不可吸收線兩大類: 可吸收線 可吸收縫合線根據(jù)材質(zhì)及吸收程度不同又分為:羊腸線、化學合成線(PGA)、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
1、羊腸線:取材于健康動物羊羊腸所制成,含有膠原成分,所以縫合以后不需要進行拆線。醫(yī)用腸線分:普通腸線和鉻制腸線兩種,均可吸收。
吸收所需時間的長短,依腸線的粗細及組織的情況而定,一般6~20天可吸收,但患者個體差異性影響吸收過程,甚至不吸收。 目前腸線均采用一次性無菌包裝,使用方便。
(1)普通腸線:用羊腸或牛腸粘膜下層組織制作的易吸收縫線。吸收快,但組織對腸線的反應稍大。
多用于愈合較快的組織或皮下組織結扎血管和縫合感染傷口等。一般常用于子宮、膀胱等粘膜層。
(2)鉻制腸線:此腸線系鉻酸處理制成,可減慢組織吸收速度,它造成的炎癥反應比普通腸線少。 一般多用于婦科及泌尿系統(tǒng)手術,是腎臟及輸尿管手術常常選用的縫線,因為絲線會促進形成結石。
使用時用鹽水浸泡,待軟化后拉直,以便于手術操作。 2、化學合成線(PGA、PGLA、PLA):采用現(xiàn)化化學技術制成的一種高分子線型材料,經(jīng)抽線、涂層等工藝制成,一般60-90天內(nèi)吸收,吸收穩(wěn)定。
如果是生產(chǎn)工藝的原因,有其他不可降解的化學成分,則吸收不完全。 3、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取材于特種動物獺貍肌腱部位,純天然膠原蛋白含量高,生產(chǎn)工藝不經(jīng)化學成分參與,具備了膠原蛋白應有的特性;為目前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縫合線。
具有吸收完全、抗拉強度高、生物相容性好、促進細胞生長等等。 根據(jù)線體粗細一般8-15天完全吸收,且吸收穩(wěn)定可靠,無明顯個體差異。
不可吸收線 即不能夠被組織吸收的縫合線,所以縫合后需要拆線。 具體拆線時間因縫合部位及傷口和患者的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當創(chuàng)口愈合良好無感染等異常情況時:面頸部4~5日拆線;下腹部、會陰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關節(jié)處可延長一些,減張縫線14日方可拆線。
對營養(yǎng)不良、切口張力較大等特殊情況可考慮適當延長拆線時間。青少年可縮短拆線時間,年老、糖尿病人、有慢性疾病者可延遲拆線時間。
傷口術后有紅、腫、熱、痛等明顯感染者,應提前拆線。遇有下列情況,應延遲拆線: 1。
嚴重貧血、消瘦,輕度惡病質(zhì)者。 2。
嚴重失水或水電解質(zhì)紊亂尚未糾正者。 3。
老年患者及嬰幼兒。 4。
咳嗽沒有控制時,胸、腹部切口應延遲拆線。 縫線直徑 選用縫線最基本的原則為:盡量使用細而拉力大、對組織反應最小的縫線。
各種縫線的粗細以號數(shù)與零數(shù)表明,號數(shù)越大表示縫線越粗;縫線的直徑單位是毫米,常以幾個0來表示。 縫線越細,0的個數(shù)越多。
例如,6個0的尼龍線要比4個0的尼龍線細。但在實際粗細取決于縫線的材料。
比如同樣5個0,腸線要比聚丙烯合成線(ProleneTM)粗。關于粗細方面選擇的原則是,在能夠承受傷口張力的條件下,選擇盡可能細的縫線。
好的,我給你看下圖片,你就明白了:
縫合(Suture)
縫合的目的是使創(chuàng)緣相對合,消滅死腔,促進早期愈合。皮膚縫合應避免創(chuàng)緣內(nèi)翻。縫合線可分為不吸收縫線和可吸收縫線兩大類,每一類又根據(jù)制線材料和線的粗細不同分為若干種不同的型號。縫合方法很多,但基本縫合方法是單純對合縫合,內(nèi)翻縫合和外翻縫合,其中每一類又有連續(xù)和間斷縫合二種形式。近年來,盡管器械吻合即不用縫線而使用吻合器吻合達到縫合的組織連接方法日益增多,但是縫合法仍然是外科必要的一種基本功。
這是縫針的:
拆線
只有皮膚縫線需要拆除,所以外科拆線尤指在縫合的皮膚切口愈合以后或手術切口發(fā)生某些并發(fā)癥時(如切口化膿性感染、皮下血腫壓迫重要器官等)拆除縫線的操作過程。拆線時,原則上是不得使原來顯露在皮膚外面的線段經(jīng)過皮下組織以免招致細菌污染。縫線的拆除時間應結合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應情況、病人的年齡及營養(yǎng)狀況、切口的大小與張力等因素綜合考慮來決定。一般來說,頭、面、頸部切口在術后4—5日拆線;下腹部、會陰部6—7日;胸、上腹、背、臀部7—9日;四肢10一12日(近關節(jié)處還可適當延長一些);減張縫合14日。有時可先采用間隔拆線;已化膿傷口應立即拆線;青少年病人可適當縮短拆線時間;年老、營養(yǎng)不良、糖尿病病人可延遲拆線時間。拆線具體方法是首先按換藥的方法常規(guī)消毒切口區(qū)域,左手持鑷子將線結輕輕提取,右手將微微張開的線剪叉入線結與皮膚之間的間隙,平貼針眼處的皮膚將線剪斷,然后,快速輕巧的將縫線朝剪斷側(cè)順縫針時的弧形方向拉出(圖6—9),這樣就可以避免拉開切口、病人不適和皮下污染。最后,蓋以無菌紗布并膠布固定。
這是拆線的:
以上是專業(yè)的表達,很具體、詳細了,還有什么不太明白的的,可以再問我。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8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