佾怎么讀 【佾】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簡體 佾 拼音 yì 筆畫數(shù) 8 筆畫順序 丿丨丿乀丨一一 【佾】字是什么意思、字義及解釋 一、舞之行列。周代舞人之列,一佾凡八人,八佾六十四人,六佾四十八人,四佾三十二人,二佾十六人。一說舞人行列成方形,行列人數(shù)相同,天子之舞人八佾,即六十四人;諸侯六佾,即三十六人;大夫四佾,即十六人;士二佾,即四人。清、紐玉樹《說文新附》:「佾,舞行列也。從人月聲?!?;三國魏、張揖《廣雅·釋詁》:「佾,列也。」;《左傳·隱公五年》:「始用六佾也。」;《論語·八佾》:「八佾舞于庭。」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左·隱五年》傳考仲子之公將萬焉,公問羽數(shù)于眾仲,眾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節(jié)八音而行八風也,故自八以下,公從之。《公羊》、《谷梁》傳并謂天子八佾、諸公六佾、諸侯四佾,魯侯國用六佾為僭。《谷梁》又引《尸子》說:『天子、諸侯皆八佾,魯用六佾為厲樂?!粎栒撸瑴p也。此禮家異說。服虔《左傳解誼》云:『天子八八,諸侯六八,大夫四八,士二八?!慌c馬此注同,八八為六十四人,六八為四十八人,四八為三十二人,二八為十六人?!栋谆⑼āざY樂》、高誘《淮南·齊俗訓注》并云:『六六為行列?!欢蓬A注《左傳》又謂:『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二佾四人?!弧端螘分尽份d傅隆議譏杜氏謂:『舞所以節(jié)八音,八音克諧,然后成樂。固必以八人為列,自天子至士,降殺以兩,兩者減其二列,預以為一列又減二人,至士止有四人,豈復成樂?!?。」;漢、蔡邕《獨斷·上》:「天子八佾,八八六十四人,八者象八風,所以風化天下也,公之樂六佾,象六律也,侯之樂四佾,象四時也?!梗弧短接[·樂部·舞》:「〈月令章句〉曰:『佾,列也,每佾八人?!??!?br> 二、古作得?!都崱罚骸纲?,古作得?!?br> 三、與逸通?!渡袝の遄又琛罚骸敢砸菰ヘ实??!贯屛模骸敢?,本又作佾?!?/p>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