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要把各個激勵源單獨作用的結果相加起來就可以了。如下:
在應用疊加原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當令某一激勵源單獨作用時,其他激勵源應為零值,即獨立電壓源用短路代替,獨立電流源用開路代替,儲能元件的初始能設為零。
二、電路中的受控源不能單獨作用。因受控源的電壓或電流不是電路的輸入,因此在運用該定理時,受控源與無源元件一樣,應始終保留在電路 中。
三、疊加定理只適用于計算電流或電壓,不適用于計算功率。因為功率與電壓或電流之間的關系不是線性關系;應先用疊加定理計算出該元件上的總電壓和總電流,然后再由P=UI計算它的功率。
四、單個激勵時,響應和激勵擴大K倍,則響應也擴大K倍;多個激勵時,則必須是所有的激勵都擴大K倍,響應才擴大K倍。
疊加性是線性電路的根本屬性。
copy了一大堆 可能有些重復了 I=U/R=P/U=根號下P/R R=U/I=P/I方=U方/P U=IR=P/I=根號下PR P=UI=I方R=U方/R W=PT=UIT=I方RT=U方/R*T=U*Q(電荷量) 電阻一定時:P實際/P額定=(U實際/U額定)2 串聯電阻:R=R1+R2+R3+。
.+Rn I1=I2=I3=。=In P/W=P1/W1+P2/W2+P3/W3+..+Pn/Wn 并聯電阻:1/R=1/R1+1/R2+。
.+1/Rn兩電阻并聯:R=R1R2/(R1+R2) 混聯時按照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串聯處理 串聯電路電壓分配:U=U1+U2+U3+U4+。.+Un U1/U2=R1/R2=P1/P2=W1/W2 并聯電路電壓分配:U=U1=U2=U3=。
=Un I1/I2=R2/R1=P2/P1=W2/W1 下面是幾條有用的規(guī)律: 電阻一定時,電流越大,電壓越大,電功率也越大 額定功率一定時,額定電壓越大,電阻越大 額定電壓一定時,額定功率越大,電阻越小 燈泡的實際功率越大,燈泡越亮 燈泡的亮度只與實際功率有關,與其兩端電壓、通過電流都無關 電荷量 串聯:Q= Q1= Q2 并聯:Q= Q1+ Q2 針 對 同 一 導 體 (電阻R不變,通電時間一樣) 串聯電路電流相等,總電壓=各用電器兩端電壓合,總電阻等于各用電器電阻和 并聯電路總電流等于支路電流和,電壓相等,總電阻=電阻之積除以電阻之和 ⑴串聯電路 P(電功率)U(電壓)I(電流)W(電功)R(電阻)T(時間) 電流處處相等 I1=I2=I 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 U=U1+U2 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總電功等于各電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總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聯電路 總電流等于各處電流之和 I=I1+I2 各處電壓相等 U1=U2=U 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積除以各電阻之和 R=(R1R2)/(R1+R2) 總電功等于各電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總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電器的電功率 ①額定功率比實際功率等于額定電壓比實際電壓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2.有關電路的公式 ⑴電阻 R ①電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長度除以橫截面積) R=ρ*(L/S) ②電阻等于電壓除以電流 R=U/I ③電阻等于電壓平方除以電功率 R=U2/P ⑵電功 W 電功等于電流乘電壓乘時間 W=UIT(普式公式) 電功等于電功率乘以時間 W=PT 電功等于電荷乘電壓 W=QU 電功等于電流平方乘電阻乘時間 W=I2RT(純電阻電路) 電功等于電壓平方除以電阻再乘以時間 W=U2T/R(同上) ⑶電功率 P ①電功率等于電壓乘以電流 P=UI ②電功率等于電流平方乘以電阻 P=I2R(純電阻電路) ③電功率等于電壓平方除以電阻 P=U2/R(同上) ④電功率等于電功除以時間 P=W:T ⑷電熱 Q 電熱等于電流平方成電阻乘時間 Q=I2Rt(普式公式) 電熱等于電流乘以電壓乘時間 Q=UIT=W(純電阻電路) 一, 電路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電源:能提供持續(xù)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fā)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有持續(xù)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路有三種狀態(tài):(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有時也叫斷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流都會消失) 并聯: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叫并聯.(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電流強度]
1 電流強度: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簡稱電流。 電流計算公式:I=Q/t Q為電量單位庫,t 為時間單位秒。
2 1安培的規(guī)定:如果在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為1庫導體中的電流就 是1安培。 * 安培是法國的科學家。
3 1安培=1000毫安(mA) 1毫安=1000微安(μA)
4 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符號 A
5 使用電流表的注意事項: 1 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2 電流要從"+"接線柱入,"-"接線柱出。 3 被測電流不能超出電流表的量程。 4 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在電源兩極上。
6 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征: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電流的和
[電壓]
1 電壓的作用: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 電壓的單位:伏特,簡稱伏. 另外還有千伏、毫伏、微伏 1伏特=1000毫伏 1毫伏=1000 微伏
3 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
4 電壓表的使用注意事項:1 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 2 電流要從"+"接線柱入,"-"接線柱出。 3 被測電壓不能超出電壓表的量程。
5 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征: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的電壓和 并聯電路的電壓等于各支路中的電壓并且等于電源電壓。
[電阻]
1 電阻: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 (不同的物體電阻一般不同)
2 電阻的單位:歐姆(Ω) 千歐、兆歐 1兆歐=1000000歐姆
3 1歐姆的規(guī)定: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伏,通過的電流是1安則這段導體 的電阻就是1歐姆。
4 決定電阻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 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大多數電阻溫度升高,電阻增大。
5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 工作原理:改變電阻線的長度從而改變電阻,達到改變電流 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不能使電流強度超出它允許的最大電流 種類:滑動變阻器和旋盤式電阻箱。 電阻線的材料:用電阻率較大的合金絲制成
6 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體。 常見的有硅鍺砷化鎵
7 三種半導體元件的特點: 壓敏元件:受壓力后電阻發(fā)生較大變化 熱敏電阻:受熱后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減小的電阻。 光敏電阻:在光照下電阻大大減小的電阻。
8 超導現象:一些金屬或合金當溫度降低到某一溫度時,電阻變?yōu)榱愕默F象
9 超導體:具有超導現象的物體叫超導體。
10 超導轉變溫度(超導臨界溫度):物質電阻變?yōu)榱銜r的溫度。 Tc
[歐姆定律]
1 19世紀的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得出了歐姆定律: 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I=U/R
2 伏安法: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3 串聯電阻: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電阻之和。
4 并聯電阻:并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并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5 電路中串聯的電器越多,電流越小每個電器的電壓越小 串聯分壓限流 并聯的電器越多,總電流越大,各電器的電壓不變。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