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格檢查方法一般分為視診、觸診、叩診、聽診等四種。
(一)視診 視診是檢查者用眼睛觀察患者局部或全身體格征象的一種方法。局部視診可了解患者身體各部位的改變,如皮膚顏色、胸廓外形、呼吸節(jié)律、心尖搏動部位等;全身視診可了解患者一般狀況,如發(fā)育、營養(yǎng)、意識狀態(tài)、面部表情、體位步態(tài)等。
視診檢查方法簡便易行、適用廣泛,常能提供重要的診斷線索。(二)觸診 觸診是檢查者用手對被檢查部位觸摸,通過手的感覺進行判斷的一種方法。
由于手指指腹對觸覺較敏感,掌指關節(jié)部掌面皮膚對震動較敏感,常用這些部位進行觸診檢查,如體表溫度、濕度,肺部語音震顫,腹部包塊的位置、大小、硬度等。1.觸診檢查方法 (1)感覺觸診法:通過手掌感觸被檢查部位的體表震動,如語音震顫、胸膜摩擦感、心尖搏動、震顫等。
(2)淺觸診法:檢查者在被檢查部位通過手指柔和的滑動或輕輕地按壓進行觸摸和感知,適用于淺表組織和病變的檢查,如淋巴結檢查、淺表軟組織或血管、關節(jié)、腹部有無壓痛等。(3)深觸診法:檢查者用手由淺入深、逐漸加壓達到深部臟器觸診目的,主要用于檢查腹腔病變和臟器情況。
根據(jù)檢查目的和手法不同,深觸診法又分為:①滑動觸診法:主要用于檢查腸管和包塊。檢查者右手四指并攏,囑被檢查者呼氣時逐漸向深部按壓,觸及包塊或臟器后,用手帶動皮膚在其上滑動觸摸。
②沖擊觸診法(浮沉觸診法):在大量腹水時,觸診肝、脾、包塊等需要沖擊觸診。右手三指并攏,垂直放在檢查部位,用指腹迅速沖擊腹壁(指腹不離開腹壁)感知腹腔內的器官或包塊。
③深壓觸診法(插入觸診法):用于確定深部壓痛點。用示指和中指兩指并攏,垂直慢慢向深部施壓,確定局限性壓痛的部位。
④雙手觸診法:右手置于檢查部位,左手置于被檢查臟器的后面,向右手方向推壓。常用于肝、脾等腹腔臟器或腫物的觸診。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2.觸診檢查注意事項 (1)檢查前應向患者講解檢查目的,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使患者配合檢查。
(2)檢查者手應溫暖,手法輕柔,淺觸診檢查應在深觸診檢查前進行,檢查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變化。(3)根據(jù)檢查部位不同,囑患者采取不同體位。
(4)觸診檢查時應注意病變的部位、性質及其特點。(5)檢查時可邊和被檢查者交談邊檢查,以分散其注意力,減少腹肌緊張,必要時要指導被檢查者進行呼吸配合。
(三)叩診 叩診是用手指叩擊被檢查部位,使之震動而產生聲響,依據(jù)震動和聲響的特點判斷被檢查部位的臟器狀態(tài)的一種方法。用手或叩診錘直接叩擊被檢查部位,觀察反射情況和有無疼痛等也屬于叩診檢查。
1.叩診檢查方法根據(jù)叩診手法不同分為直接叩診和間接叩診。(1)直接叩診法:檢查者以右手示指、中指、無名指的掌面直接拍擊患者的被檢查部位,以了解被檢查部位的拍擊反響(聲音改變)和指下的震動感,判斷病變情況;適用于胸部和腹部的病變,如胸膜粘連或增厚、氣胸、大量胸腔積液或腹腔積液等的檢查。
(2)間接叩診法:檢查者左手中指第二指節(jié)為板指,平貼叩診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右手指自然彎曲,以中指指端叩擊左中指末端指關節(jié)處或第二指骨的遠端,叩擊方向與叩診部位的體表垂直(圖1-1);叩擊后右手中指應立即抬起,每次叩2~3次,叩擊力量應均勻,輕重適當。叩診時應以腕關節(jié)與掌指關節(jié)的活動為主,叩擊動作要靈活、短促、富有彈性。
適用于肺、心界和腹部等的檢查。2.叩診音是指叩診時被叩擊部位產生的反響。
根據(jù)被叩擊部位組織或器官的密度、彈性、含氣量以及與體表的距離不同,產生的叩診音不同。一般分為五種:(1)清音:一種音調較高、音響較強、振動時間較長的聲音。
為正常肺臟的叩診音,提示肺組織的彈性、含氣量、密度正常。(2)濁音:一種音調較高、音響較弱、振動時間較短的聲音。
叩擊時板指所感到的震動較弱。為心臟或肝臟被肺臟邊緣覆蓋部位的叩診音。
病理狀態(tài)時,由于肺組織含氣量減少(如肺炎),叩診檢查時也可產生濁音。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3)實音:一種音調較高、音響弱、振動時間短的聲音。為心臟和肝臟等部位的叩診音。
病理狀態(tài)時,如大量胸腔積液或大葉性肺炎等,叩診檢查時可產生實音。(4)鼓音:一種音調適中、音響強、振動時間較長的和諧聲音,如同擊鼓聲。
為含大量氣體的空腔臟器的叩診音,如胃泡區(qū)和腹部等部位。病理狀態(tài)時,如肺內空洞、氣胸等檢查時可產生鼓音。
(5)過清音:一種音調較低、音響強的聲音,介于清音與鼓音之間,屬于病理叩擊音。肺氣腫患者由于肺組織含氣量增多、彈性減弱,叩診檢查時可產生過清音。
步驟:
第一步:檢查者兩手置于宮底部,手測宮底高度,根據(jù)其高度估胎兒大小與妊娠周期是否相符。后以兩手指腹相對交替輕推,若宮底部的胎兒部分胎頭則感覺硬而圓且有浮球感,若為胎臀則柔軟且形態(tài)不規(guī)則。
第二步:檢查者雙手掌置于腹部左右兩側,輕輕深按進行檢查。觸到平坦飽滿部分為胎背,并確定胎背向前、向側方或向后。觸到可變形的高低不平部分為胎兒肢體,有時可感到胎兒肢體在活動。
第三步:檢查者右手拇指與其他4指分開,置于恥骨聯(lián)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進一步查清是胎頭還是胎臀,左右推動以確定是否銜接。若可推動則未銜接。
第四步:檢查者左右手分別置于胎先露部的兩側,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進一步核實胎先露部的診斷是否正確,并確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先露部為胎頭時,一手可順利進入骨盆入口,另手則被胎頭隆起部阻擋,該隆起部稱胎頭隆突。枕先露時,胎頭隆突為額骨,與胎兒肢體同側;面先露時,胎頭隆突為枕骨,與胎背同側。
目的:檢查胎兒的狀況以及胎兒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的方法。 。
四步觸診
介紹:四步觸診法是通過觸診判定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先露是否銜接、子宮大小是否與孕周相符,并估計胎兒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的方法。
正常值:正常的胎產式,意思是寶貝的脊柱是順著母親的脊柱方向的。 正常的胎方位:頭先露:胎頭朝下,最先進入骨盆。 正常胎勢為胎頭俯屈、兩臂交叉于前胸、兩下肢盤曲于腹前,其體積及體表面積均明顯縮小,整個胎體成為頭端小,臀端大的橢圓形,以適應妊娠晚期橢圓形宮腔的形狀。 正常子宮大小是長5.5-7.5厘米,寬4.5-5.5厘米,厚3.0-4.0厘米,子宮頸長2.5-3.0厘米。子宮正常情況下,三個值相加大于12厘米。宮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約6厘米,上方兩角為“子宮角”,通向輸卵管。下端狹窄為“峽部”,長約1cm。峽部在妊娠期逐漸擴展,臨產時形成子宮下段。宮體與宮頸比例因年齡而異,嬰兒期為1:2,青春期為1:1,生育期為2:1。
臨床意義:異常結果: 胎產式:斜產式:寶貝脊柱方向與母親的脊柱方向有一定偏角。橫產式:寶貝脊柱方向與母親脊柱方向呈“T”型交叉。 胎方位:枕先露——枕左前(LOA)、枕左橫(LOT)、枕左后(LOP)、枕右前(ROA)、枕右橫(ROT)、枕右后(ROP)。面先露——頦左前(LMA)、頦左橫(LMT)、頦左后(LMP)、頦右前(RMA)、頦右橫(RMT)、頦右后(RMP)。臀先露——骶左前(LSA)、骶左橫(LST)、骶左后(LSP)、骶右前(RSA)、骶右橫(RST)、骶右后(RSP)。肩先露——肩左前(LScA)、肩左后(LScP)、肩右前(RScA)、肩右后(RScP)。 胎勢:胎位異常包括臀位,橫位,枕后位,顏面位等,以臀位和枕后位多見,橫位及顏面位較少,胎位異常同時伴有胎勢異常,矯正困難的,宜采用截胎術或剖腹產術 子宮大?。鹤訉m發(fā)育不良——子宮體的長、寬、厚分別低于5厘米、4厘米、2厘米 需要檢查的人群:妊娠期24周以后婦女。
注意事項:
1.不合宜人群:妊娠早期婦女。
2.檢查前:孕婦排尿后,仰臥于檢查床上,暴露腹部,雙腿略屈外展,腹肌放松。
3.檢查時:放松身體,積極配合醫(yī)生。
就是用手觸摸、按壓和感覺狗體的局部組織或器 官來進行診斷檢查的方法。
觸診時,應該根據(jù)檢查的目的不同而 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檢查范圍由大到小,用力先輕后重,順序 從淺到深,敏感部由周邊到中央??蓱糜跈z查狗的體表情況, 如皮膚的溫度、濕度、彈性,鼻鏡干濕度和溫度,全身淺在淋巴 結是否腫大等;檢查狗的某些器官、組織,感知其生理性或病理 性的情況,如在心區(qū)檢查心搏動,判定其強度、頻率、節(jié)律等, 用手指壓檢查腫脹物看狗有無疼痛反應、是否留有痕跡、發(fā)熱、波動感等,觸診膀胱,看是否充盈、尿道結石,便秘、腹瀉或無 糞時觸診胃區(qū)、各腸段,以檢查有無異物、結糞、腸套疊等腹腔 臟器的性狀。
讓我來教你,觸診,顧名思義,就是醫(yī)生通過手去觸摸受檢者身體的一些部位,進 而判斷其是否正常的一種診斷方法。
在臨床上,觸診的適用范圍較廣,尤以 腹部檢査最為常用。根據(jù)觸診部位、目的和手施加壓力大小的不同,觸診可以分為如下3種。
感覺觸診法。醫(yī)生將手掌置于受檢者某一部位,依靠手掌的感覺來判斷觸摸部位的 震動,進而得出一個診斷結果。
如檢查心臟震顫、肺部語音震顫、心臟搏動、神經(jīng)以及陰囊等。淺部觸診法。
醫(yī)生用一只手輕輕平放在受檢部位,利用掌指關節(jié)和腕關節(jié)的協(xié)同動 作,柔和地進行滑動觸摸。這種檢査方法多用于檢査體表淺在病變,如關節(jié)、軟組織,以及淺部的動脈、靜脈等。
深部觸診法。 醫(yī)生用一只手或雙手重疊,由淺入深,逐漸加壓以達深部。
此種檢查方法多用于腹部檢査,了解腹部是否有異常包塊和臟器大小情況。此外,根據(jù)檢查目的和手法的不同,深部觸診還可以分為:雙手觸診法、深部滑行觸 診法、沖擊觸診法。
通過觸診可以發(fā)現(xiàn)視診未發(fā)現(xiàn)的體征,同時也能證實視診所見,當然,它也能發(fā)現(xiàn)某些疾病的癥狀,如闌尾炎、膽囊炎、全腹膜炎等疾病的癥狀。
觸診是醫(yī)生用于對病人肌膚、四肢、胸腹等病變部位進行觸摸按壓,分辨其溫、涼、潤、燥、軟、硬、腫脹、包塊及病人對按壓的反應,如疼痛、喜按、柜按等,以推斷疾病的部位和性質。
1.皮膚觸診:辨別溫涼潤燥及腫脹等。 皮膚的溫涼,一般可以反映體溫的高低,但需注意熱邪內閉時胸腹灼熱而四肢額部不甚熱,甚至皮膚欠溫,皮膚的潤燥,可以反映有汗、無汁和津液是否耗傷,如皮膚濕潤,多屬津液未傷,皮膚干燥而皺縮,是傷津脫液,氣陰大傷,久病皮膚十分干燥,觸之刺手,稱為肌膚甲錯,為陰血不足瘀血內結。
皮膚按之凹陷成坑,不能即起的是水腫,皮膚臃腫,按之應手而起者,為氣腫,虛胖。 2.四肢觸診:四肢欠溫是陽虛的一種表現(xiàn),四肢厥冷,是亡陽或熱邪內閉,身發(fā)熱而指尖獨冷,可能是亡陽虛脫或熱閉痙厥的先兆,手足心熱是陰虛發(fā)熱的一種表現(xiàn),此外,四肢觸診還應注意檢查四肢的癱瘓或強直。
3.胸部觸診:診虛里,可辨疾病的輕重。虛里的跳動(即心尖搏動),在胸部左乳下第四、五肋間,內藏心臟,為諸脈之本。
凡按之應手,動而不緊,不緩不急,是宗氣積于胸中,為無病之征。其動微而不顯的,為宗氣內虛。
若動而應衣,為宗氣外泄之象。若動甚僅是一時性的,不久即復原,則多見于驚恐或大醉后。
正常情況下胖人跳動較弱,瘦人跳動較強,不表示病態(tài)。 按心下,即按胸骨以下的部分的軟硬壓痛與否,心下按之硬而痛的,是結胸,屬實;按之濡軟而不痛的,多是痞證,屬虛。
4.腹部觸診:辨病變的部位、腹痛及癥瘕積聚的性質。 病變在脘腹(中上腹)屬胃、在兩脅下(左右側腹)屬肝膽,在臍周圍屬胃或大小腸,在小腹屬肝、膀胱或腎。
按壓后疼痛減輕的(喜按),多屬虛痛,按壓后疼痛加劇的(拒按),多屬實痛、熱痛。 腹部有塊物,按之軟,甚至能散的,稱之為瘕或聚,多屬氣滯,部位固定,按之較堅,不能消失的稱為瘕積,多屬瘀血、痰、水等實邪結聚而成。
5.按俞穴:臟腑病變可以在相應的體表穴位出現(xiàn)反應,通過在經(jīng)絡俞穴上進行觸診,發(fā)現(xiàn)結節(jié)、條索狀物、痛點或反應過敏點,可以作為某些疾病的輔助診斷。如肝炎病人在期門和肝俞穴有壓痛;膽囊疾病的患者在膽俞穴有壓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在足三里穴有壓痛,急性闌尾炎的患者在闌尾穴(足三里下一寸)有明顯壓痛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