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漁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2、《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3、《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4、《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5、《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 一作:秋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6、《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向日 一作:向月)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國防含義:
國防,就是國家的防務,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保衛(wèi)國家的主權、統(tǒng)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2、中國古代國防:
始于公元前21世紀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至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而終止,其間大約經歷了4000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國防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shù)次血與火的洗禮,培養(yǎng)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強不息、衛(wèi)國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終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國家。
3、基本特征:
(1)多種斗爭形式的角逐;
(2)戰(zhàn)爭潛力的轉化;
(3)綜合國力的抗衡;
(4)質量建設的道路;
(5)威懾作用的功能;
(6)以防御為主。
4、政策理論:
夏朝至前清,古代國防理論不斷發(fā)。1、國防含義:
國防,就是國家的防務,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保衛(wèi)國家的主權、統(tǒng)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2、中國古代國防:
始于公元前21世紀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至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而終止,其間大約經歷了4000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國防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shù)次血與火的洗禮,培養(yǎng)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強不息、衛(wèi)國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終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國家。
3、基本特征:
(1)多種斗爭形式的角逐;
(2)戰(zhàn)爭潛力的轉化;
(3)綜合國力的抗衡;
(4)質量建設的道路;
(5)威懾作用的功能;
(6)以防御為主。
4、政策理論:
夏朝至前清,古代國防理論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形成較為完整的古代國防理論體系。比如 “以民為本”、“居安思危”的國防思想指導;“富國強民”、“寓兵于農”的國防建設思想;“愛國教戰(zhàn)”、“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不戰(zhàn)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
5、發(fā)展階段:
(1)逐步上升階段:春秋至漢代
(2)鼎盛階段:唐朝
(3)逐步下落階段:宋代至明清晚期.
1、《漁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原文: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譯文: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未能像竇憲那樣戰(zhàn)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須發(fā)都變白了;戰(zhàn)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2、《使至塞上》唐代.王維
原文: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3、《涼州詞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zhàn)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zhàn)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4、《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齡
原文: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zhàn)萬里征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衛(wèi)青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5、《月夜憶舍弟》唐代.杜甫
原文: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 一作:秋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譯文: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jié)氣,月亮還是故鄉(xiāng)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zhàn)亂頻繁沒有停止。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唐】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 車師西門佇獻捷。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唐】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zhàn)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塞下曲六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zhàn),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白馬黃金塞,云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jié),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zhàn)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zhàn)凈妖氛。 呵呵 百科里好多啊 豪放派的詞也有很多涉及軍事戰(zhàn)爭的,尤其是辛棄疾,范仲淹也有吧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攴賦壯詞以寄之》) 漁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1、示兒宋代: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譯文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2、滿江紅·寫懷宋代:岳飛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壯志 一作:壯士;蘭山缺 一作:蘭山闕)譯文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zhàn)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
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3、春望唐代: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zhàn)火已經延續(xù)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4、過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譯文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zhàn)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5、漁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譯文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
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 ,孤零零的城門緊閉。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未能像竇憲那樣戰(zhàn)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
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須發(fā)都變白了;戰(zhàn)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1、詞《滿江紅·漢水東流》宋代:辛棄疾漢水東流,都洗盡,髭胡膏血。
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
想王郎,結發(fā)賦從戎,傳遺業(yè)。腰間劍,聊彈鋏。
尊中酒,堪為別。況故人新?lián)恚瑵h壇旌節(jié)。
馬革裹尸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但從今,記取楚樓風,庾臺月。
釋義:漢水滔滔,向東流去;它沖凈了那些滿臉長著胡須的敵人嘴上沾著人民的膏血。人們都說:當年你家的飛將軍,英勇威列地打擊敵人。
攻破敵人堅固的城池的時候,迅速勇猛,像迅雷過耳那么快;在玉帳里談論兵法或者是研究戰(zhàn)術的時候,態(tài)度激昂興奮,語言慷慨激烈,兩頰都結了冰?;叵胪趵?,你才到結發(fā)的年令,就從事戎馬生活。
繼承著先人的事業(yè)。我腰里懸掛的寶劍沒有用了,只有在無聊的時候,把它當作樂器,彈著劍柄唱唱歌。
今天拿著酒杯,喝著酒為你送別。況且這是我的好朋友你,又是重新被任用,你簇擁旌節(jié)的儀仗,登上了拜將壇,封你為編率大軍的將軍。
你是大丈夫男兒漢,應當把馬革裹尸當作自己的誓言,為了消滅敵人,為國捐軀是最光榮的。有些人,貪圖安樂,迷戀女色,是自伐生命,應以為戒,再也不要說它了。
從今后,要牢牢記?。涸蹅冊诔恰⑴崤_吟風賞月的這段友誼。2、詞《六州歌頭·長淮望斷》宋代:張孝祥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
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
追想當年事,殆天數(shù),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氈鄉(xiāng),落日牛羊下,區(qū)脫縱橫。
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
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
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
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
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
有淚如傾。釋義:佇立漫長的淮河岸邊極目望遠,關塞上的野草叢茂是平闊的荒原。
北伐的征塵已暗淡,寒冷的秋風在勁吹,邊塞上的靜寂悄然。我凝神佇望,心情黯淡。
追想當年的中原滄陷,恐怕是天意運數(shù),并非人力可扭轉;在孔門弟子求學的洙水和泗水邊,在弦歌交秦的禮樂之邦,也已變成膻腥一片。隔河相望是敵軍的氈帳,黃昏落日進牛羊返回圈欄,縱橫布置了敵軍的前哨據點。
看金兵將令夜間出獵,騎兵手持火把照亮整片平川,胡笳鼓角發(fā)出悲壯的聲音,令人膽戰(zhàn)心寒。想我腰間弓箭,匣中寶劍,空自遭了 蟲塵埃的侵蝕和污染,滿懷壯志竟不得施展。
時機輕易流失,壯心徒自雄健,剛暮將殘。光復汴京的希望更加渺遠。
朝廷正推行禮樂以懷柔靖遠,邊境烽煙寧靜,敵我暫且休兵。冠服乘車的使者,紛紛地奔馳匆匆,實在讓人羞愧難以為情。
傳說留下中原的父老,常常盼望朝廷,盼望皇帝儀仗,翠蓋車隊彩旗蔽空,使得行人來到此地,一腔忠憤,怒氣填膺,熱淚傾灑前胸。3、詩《戰(zhàn)城南》唐代:李白去年戰(zhàn),桑干源,今年戰(zhàn),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萬里長征戰(zhàn),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秦家筑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zhàn)無已時。野戰(zhàn)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釋義:去年在桑干源打仗,今年轉戰(zhàn)蔥河河畔。
曾經在條支海中洗過兵器上的污穢,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過疲憊的戰(zhàn)馬。這些年不斷地萬里奔馳南征北戰(zhàn),使我三軍將士皆老于疆場。
要知道匈奴是以殺戮為職業(yè)的,就像我們種莊稼一樣。在他們領域中的曠野里,自古以來就只能見到白骨和黃沙。
秦朝的筑城備胡之處,漢朝依然有烽火在燃燒。從古至今,邊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戰(zhàn)沒完沒了。
戰(zhàn)土在野戰(zhàn)的格斗中而死,敗馬在疆場上向天低徊悲鳴。烏鴉叼著死人的腸子,飛到枯樹枝上啄食。
士卒的鮮血涂紅了野草,將軍們在戰(zhàn)爭中也是空無所獲。要知道兵者是兇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它的。
4、詩《從軍行·其二》唐代:李白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釋義:身經沙場百戰(zhàn)鐵甲早已支離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突進營壘,射殺敵軍大將,獨自率領殘兵殺開重圍千騎而歸。
5、詩《雁門太守行》唐代:李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釋義: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戰(zhàn)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
號角聲聲,響徹秋夜的長空,塞外天邊的云霞將夜空凝結成紫色。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操寶劍甘愿為國血戰(zhàn)到死。
1、《漁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翻譯: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須發(fā)都變白了;戰(zhàn)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2、《涼州詞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翻譯: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zhàn)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3、《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翻譯: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zhàn)萬里征人未回還。 4、《雁門太守行》唐代:李賀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翻譯: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5、《從軍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齡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翻譯:守邊將士,身經百戰(zhàn),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xiāng)。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