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規(guī)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應用及現(xiàn)象:
① 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 小孔成像。
5、光速:C=3*108m/s=3*105km/s。
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zhì)射向另一種介質(zhì)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zhì)的現(xiàn)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 平滑。
⑵ 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4、面鏡:
⑴平面鏡:成像特點: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④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三、顏色及看不見的光
1、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2、看不見的光:紅外線, 紫外線
《透鏡及其應用》
一、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現(xiàn)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cè)。
⑶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zhì)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屬于近法線折射。
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zhì)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屬于遠法線折射。
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zhì)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二、透鏡
1、名詞: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zhì):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三、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表:
物距 像的性質(zhì) 像距 應用
倒、正 放、縮 虛、實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f<v<2f 照相機
f<u<2f 倒立 放大 實像 v>2f 幻燈機
u<f 正立 放大 虛象 |v|>u 放大鏡
四、眼睛和眼鏡
近視及遠視的矯正:近視眼要戴凹透鏡,遠視眼要戴凸透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光學包括兩大部分內(nèi)容: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幾何光學(又稱光線光學)是以光的直線傳播性質(zhì)為基礎(chǔ),研究光在煤質(zhì)中的傳播規(guī)律及其應用的學科;物理光學是研究光的本性、光和物質(zhì)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的學科. 一、重要概念和規(guī)律(一)、幾何光學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1、基本規(guī)律光源發(fā)光的物體.分兩大類:點光源和擴展光源.點光源是一種理想模型,擴展光源可看成無數(shù)點光源的集合.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幾何線.光束通過一定面積的一束光線.它是溫過一定截面光線的集合.光速——光傳播的速度。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恒為C=3*108m/s。
丹麥天文學家羅默第一次利用天體間的大距離測出了光速。法國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轉(zhuǎn)齒輪法測出了光這。
實像——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光學器件后,由實際光線形成的.虛像——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光學器件后,由發(fā)實際光線的延長線形成的。本影——光直線傳播時,物體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區(qū).半影——光直線傳播時,物體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區(qū)域. 2.基本規(guī)律(1)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 先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線傳播的例證。(2)光的獨立傳播規(guī)律 光在傳播時雖屢屢相交,但互不擾亂,保持各自的規(guī)律繼續(xù)傳播。
(3)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線、人射線、法線共面;反射線與人射線分布于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線、人射線、法織共面,折射線和入射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對確定的兩種介質(zhì),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是一個常數(shù). 介質(zhì)的折射串 n=sini/sinr=c/v。
全反射條件①光從光密介質(zhì)射向光疏介質(zhì);②入射角大于臨界角A,sinA=1/n。(5)光路可逆原理 光線逆著反射線或折射線方向入射,將沿著原來的入射線方向反射或折射.3.常用光學器件及其光學特性(1)平面鏡點光源發(fā)出的同心發(fā)散光束,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得到的也是同心發(fā)散光束.能在鏡后形成等大的、正立的虛出,像與物對鏡面對稱。
(2)球面鏡 凹面鏡有會聚光的作用,凸面鏡有發(fā)散光的作用.(3)棱鏡光密煤質(zhì)的棱鏡放在光疏煤質(zhì)的環(huán)境中,入射到棱鏡側(cè)面的光經(jīng)棱鏡后向底面偏折。隔著棱鏡看到物體的像向項角偏移。
棱鏡的色散作用復色光通過三棱鏡被分解成單色光的現(xiàn)象。(4)透鏡在光疏介質(zhì)的環(huán)境中放置有光密介質(zhì)的透鏡時,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透鏡成像作圖利用三條特殊光線。
成像規(guī)律1/u+1/v=1/f。線放大率m=像長/物長=|v|/u。
說明①成像公式的符號法則——凸透鏡焦距f取正,凹透鏡焦距f取負;實像像距v取正,虛像像距v取負。②線放大率與焦距和物距有關(guān).(5)平行透明板光線經(jīng)平行透明板時發(fā)生平行移動(側(cè)移).側(cè)移的大小與入射角、透明板厚度、折射率有關(guān)。
4.簡單光學儀器的成像原理和眼睛(1)放大鏡 是凸透鏡成像在。u(2)照相機 是凸透鏡成像在u>2f時的應用.得到的是倒立縮小施實像。
(3)幻燈機 是凸透鏡成像在 f(4)顯微鏡由短焦距的凸透鏡作物鏡,長焦距的透鏡作目鏡所組成。物體位于物鏡焦點外很靠近焦點處,經(jīng)物鏡成實像于目鏡焦點內(nèi)很靠近焦點處。
再經(jīng)物鏡在同側(cè)形成一放大虛像(通常位于明視距離處)。 (5)望遠鏡由長焦距的凸透鏡作物鏡,轅焦距的〕透鏡作目鏡所組成。
極遠處至物鏡的光可看成平行光,經(jīng)物鏡成中間像(倒立、縮小、實像)于物鏡焦點外很靠近焦點處,恰位于目鏡焦點內(nèi),再經(jīng)目鏡成虛像于極遠處(或明視距離處)。(6)眼睛等效于一變焦距照相機,正常人明視距約25厘米。
明視距離小子25厘米的近視眼患者需配戴凹透鏡做鏡片的眼鏡;明視距離大于25厘米的遠視25者需配戴凸透鏡做鏡片的眼鏡。 (二)物理光學——人類對光本性的認識發(fā)展過程(1)微粒說(牛頓) 基本觀點 認為光像一群彈性小球的微粒。
實驗基礎(chǔ)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現(xiàn)象。困難問題無法解釋兩種媒質(zhì)界面同時發(fā)生的反射、折射現(xiàn)象以及光的獨立傳播規(guī)律等。
(2)波動說(惠更斯) 基本觀點 認為光是某種振動激起的波(機械波)。實驗基礎(chǔ) 光的干涉和衍射現(xiàn)象。
①個的干涉現(xiàn)象——楊氏雙縫干涉實驗條件 兩束光頻率相同、相差恒定。裝置 (略)。
現(xiàn)象出現(xiàn)中央明條,兩邊等距分布的明暗相間條紋。解釋屏上某處到雙孔(雙縫)的路程差是波長的整數(shù)倍(半個波長的偶數(shù)倍)時,兩波同相疊加,振動加強,產(chǎn)生明條;兩波反相疊加,振動相消,產(chǎn)生暗條。
應用檢查平面、測量厚度、增強光學鏡頭透射光強度(增透膜).②光的衍射現(xiàn)象——單縫衍射(或圓孔衍射)條件 縫寬(或孔徑)可與波長相比擬。裝置 (略)。
現(xiàn)象 出現(xiàn)中央最亮最寬的明條,兩邊不等距發(fā)表的明暗條紋(或明暗鄉(xiāng)間的圓環(huán))。困難問題 難以解釋光的直進、尋找不到傳播介質(zhì)。
(3)電磁說(麥克斯韋) 基本觀點 認為光是一種電磁波。 實驗基礎(chǔ)赫茲實驗(證明電磁波具有跟光同樣的性質(zhì)和波速)。
各種電磁波的產(chǎn)生機理無線電波 自由電子的運動;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原子外層電子受激發(fā);x射線 原子內(nèi)層電子受激發(fā);γ射線原子核受激發(fā)。可見光的光譜發(fā)射光譜——連續(xù)光譜、明線光譜;吸收光譜(特征光譜。
困難問題 無法解釋光電。
光現(xiàn)象及透鏡應用 (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2、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fā)了了彎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于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可解釋許多光學現(xiàn)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zhì)射向另一種介質(zhì)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zhì)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fā)生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8、理解:(1) 由入射光線決定反射光線 (2) 發(fā)生反射的條件:兩種介質(zhì)的交界處;發(fā)生處:入射點;結(jié)果:返回原介質(zhì)中 (3) 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yōu)榱愣?、兩種反射現(xiàn)象 (1) 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jīng)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 (2) 漫反射:平行光經(jīng)界面反射后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鏡對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1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13、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二)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fā)生在兩種介質(zhì)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zhì)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zhì)中,由于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zhì)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zhì)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fā)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兩種介質(zhì)的交界處,既發(fā)生折射,同時也發(fā)生反射2、光的折射規(guī)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zhì)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規(guī)律分三點:(1)三線一面 (2)兩線分居(3)兩角關(guān)系分三種情況:①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zhì)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從水等介質(zhì)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透鏡及分類 透鏡:透明物質(zhì)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分類: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 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5、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后變得發(fā)散,發(fā)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6、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如圖) 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如圖)7、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物 距 成像大小 (u) 像的虛實 應 用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u > 2f 縮小 實像 透鏡兩側(cè) f < v <2f 照相機 u = 2f 等大 實像 透鏡兩側(cè) v = 2f f < u 2f 幻燈機 u = f 不 成 像 u u 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虛像物體同側(cè);實像物體異側(cè);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8、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9、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于光屏,我們調(diào)節(jié)調(diào)焦環(huán),并非調(diào)焦距,而是調(diào)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1.光源 能夠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例如太陽,點燃的燭焰,通電發(fā)光的電燈等;都能自行發(fā)光,都是光源 2.光的傳播 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3.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米/秒,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比光在其他透明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都要快. 4.光的反射 (1)光線射到物體表面時,傳播方向發(fā)生了改變,改變方 向后的光線返回原介質(zhì)繼續(xù)傳播,這就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 (2)光的反射定律內(nèi)容是: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一束平行光線射到光滑平整的鏡面時,反射光線仍然是平行光束.這種反射叫做鏡面反射. 當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時,反射光線不再平行,而是向著不同的方向無規(guī)則散開的光束,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 鏡。 光的反射
(1)光線射到物體表面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
個平面上;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傳播方向發(fā)生了改變;當光從水或玻璃等其他透明介質(zhì)斜射入空氣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1.光的折射
(1)光從一種介質(zhì)射擊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點燃的燭焰.光的傳播 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實像在透鏡的另一側(cè),可得到倒立,通電發(fā)光的電燈等;都能自行發(fā)光,這就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它有兩個虛焦點;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一束平行光線射到光滑平整的鏡面時、放大的虛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它有一個實焦點
(2)凸鏡 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做凸鏡.
4.
當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時:平面鏡所成的是虛像,都是光源
2,反射光線仍然是平行光束,它有一個虛焦點
7,另一個是平面的透明體.透鏡
(1)折射面是兩個球面.
5,實像在透鏡另一側(cè).這種反射叫做鏡面反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當u>2f時,它有兩個實焦點.
凸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即為透鏡,通過凸透鏡可成倒立.
3,它們的連線跟鏡面垂直.
(2)當f(1)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改變方
向后的光線返回原介質(zhì)繼續(xù)傳播,位于f(2)光的反射定律內(nèi)容是.
6,光的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這就是光的折射,反射光線不再平行.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圖2
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他透明物質(zhì)時.球面鏡
(1)凹鏡
凹鏡對光有會聚作用,而是向著不同的方向無規(guī)則散開的光束.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實像、縮小.
(3)凹透鏡 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通過凸透鏡.
9,虛像和物體大小相等,在兩種介質(zhì)的交界面處.
(2)光的折射規(guī)律.
(3)當u8,或者一個是球面.放大鏡就是凸透鏡這個規(guī)律的應用.光源 能夠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凸透鏡 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位于v>2f的范圍內(nèi).幻燈機就是凸透鏡這個規(guī)律的應用,凸透鏡能夠成正立,虛像與成像的物體在凸透鏡的同一側(cè).例如太陽、放大的實像
面鏡:
平面鏡:法線來垂直于平面鏡,法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入射角,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反射角。入射角=反射角。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物距=像距,等大
凹面鏡:會聚光線(例子:太陽灶)
凸面鏡:發(fā)散光線(例子:后視鏡源)
透鏡:物距u,像距v,焦距f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u>2f時2113f<v<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例子是照相機)
u=2f時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f<u<2f時v>2f,成倒立放大5261的實像(例子:投影儀)
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光屏上無法承接(例子:放大鏡)
凹透鏡:不是重點,知道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即可
眼睛:4102
近視:晶狀體過厚或眼球過長,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需要戴的眼鏡是凹透鏡
遠視:晶狀體過薄或眼球過短,像成在視網(wǎng)膜后,需要戴的眼鏡是凸透鏡
這些是最主要的知識點,我自己打的,1653看我這么有誠意就給個最佳答案唄~有什么問題可以追問~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zhì)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質(zhì)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xiàn)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zhì)的比熱容 m:質(zhì)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zhì)量 q:熱值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zhì)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匯編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1. 光源: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特點: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fā)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zhì)是能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
1.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鏡成像特點:(1)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 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另外,平面鏡里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7.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8.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污染。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
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后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yī)術(shù)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識歸納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一般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
光的折射規(guī)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zhì),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zhì)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nèi)(u G ,上浮 (3)F浮 = G , 懸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 (1) F浮 G , 上浮 (3) F浮 = G,懸浮。(不會漂浮) 3.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浸沒在氣體里的物。
一、光源: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為1、冷光源(水母、節(jié)能燈),熱光源(火把、太陽);2、天然光源(水母、太陽),人造光源(燈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頭魚),非生物光源(太陽、燈泡) 二、光的傳播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光速c=3*108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 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 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9.46*1015m;注: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中不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最慢(二者剛好相反)。光速遠遠大于聲速,(如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在100m賽跑時聲音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不計,但光傳播的時間可忽略不計)。
四、光的反射: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份光會被物體反射回來,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們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法線:過光的入射點所作的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2)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法射光線與法線間的夾角。
(入射光線與鏡面成θ角,入射角為90°-θ,反射角為90°-θ) (3)入射角與反射角之間存在因果關(guān)系,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而變化,因而只能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鏡面旋轉(zhuǎn)θ,反射光旋轉(zhuǎn)2θ) (4)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時,入射角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雙眼)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畫一般的光路圖(要求會作):(1)、確定入(反)射點:入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交點即為入射(反射)點 (2)、根據(jù)法線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線。(3)、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入射光線或反射光線5、兩種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時,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將沿各個方向反射出去;(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點:都是反射現(xiàn)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點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個方向的入射光,鏡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個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處,背光走要走亮處,因為積水發(fā)生鏡面反射,地面發(fā)生漫反射,電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處,黑板上“反光”是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五、平面鏡成像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是虛像,像和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鏡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鏡子中的鐘的時間要看紙張的反面,物體遠離、靠近鏡面像的大小不變,但亦要隨著遠離、靠近鏡面相同的距離,對人是2倍距離)。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靜的水面就好像一個平面鏡,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鏡中花);對實物的每一點來說,它在水中所成的像點都與物點“等距”,樹木和房屋上各點與水面的距離不同,越接近水面的點,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無數(shù)個點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離水面多高,像離水面就是多遠,與水的深度無關(guān))。3、平面鏡成虛像的原因:物體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沒有會聚二是發(fā)散的,這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畫時用虛線)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只能通過人眼觀察到,故稱為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 注意:進入眼睛的光并非來自像點,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像、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同一物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長線交于像點)作光路圖(作出物、像、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六、凸面鏡和凹面鏡1、以球的外表面為反射面叫凸面鏡,以球的內(nèi)表面為反射面的叫凹面鏡;2、凸面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可增大視野(汽車上的觀后鏡);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太陽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電筒) 七、光的折射1、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2、光在同種介質(zhì)中傳播,當介質(zhì)不均勻時,光的傳播方向亦會發(fā)生變化。
3、折射角:折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八、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線共面,法線居中。
2、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zhì)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從水或。
⒈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側(cè)三等大。【入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線和法線間夾角是反射角。】
平面鏡成像特點:虛像,等大,等距離,與鏡面對稱。物體在水中倒影是虛像屬光的反射現(xiàn)象。
⒊光的折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 看到水中筷子、魚的虛像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光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光線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側(cè)三隨大四空大。
⒋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U=f時不成像 U=2f時 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質(zhì) 光路圖 應用
u>2f f2f 倒放大實 幻燈機
u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0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