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的養(yǎng)殖方法主要就是應注意下面的相關內容及事項,只要按相關知識要求去做,定可以養(yǎng)殖出很漂亮茂盛的紅豆杉。
1、光照:紅豆杉性喜歡陰涼的生長環(huán)境,所以在養(yǎng)殖過程中,要適當遮光,不宜放在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那樣會使紅豆杉的水分快速蒸發(fā),導致枝葉脫水,葉片干枯。盛夏時節(jié),白天可將紅豆杉擺放在客廳、陽臺、拐角等地方,待到傍晚時候,再放到窗臺透氣。同時,沒有光照也會影響紅豆杉的生長,所以在陽光不強列的氣候下,應使其適當接受陽光照射。
2、澆水:正常的紅豆杉葉子是挺拔,光亮的,發(fā)現葉面出現委靡,就應澆水,如果葉面下垂,則表明缺水嚴重。此外,還可以通過敲盆子聽聲音來判斷是否需要澆水,在敲盆子時如果聲音很空,則代表土已干,該澆水了。用手指插入土壤2-3公分,如果感到土壤干,也是需要澆水了。一般室外擺放的紅豆杉15-20天澆水一次,室內的20-25天澆一次水,最好讓土壤的水分含量保持40%左右。
紅豆杉澆水實景圖
在不同的時期,植物所需要的水分也不一樣,在生長期(3月到11月),需要的水分多,休眠期(12月到2月),需要的水分比少。春秋季節(jié)一般5到7天澆一次,夏季則3-5天澆一次,冬天7到10天澆一次透水,即一次澆夠。但要注意紅豆杉不宜用茶葉水來進行澆灌,澆水過多過勤會引起紅豆杉爛根。
3、土壤:紅豆杉養(yǎng)殖宜采用疏松,富含腐殖質,保水、保肥、透氣的土壤。可選用草炭土、珍珠巖等與壤土配成的混合基質。由于粘土不透氣,砂土保肥、保水性差,所以都不宜使用。另外,紅豆杉養(yǎng)殖應及時對土壤施肥,一次每株施用有機肥0.2斤和復合肥0.02斤為好,也可增施農家肥、餅肥(如棉籽餅、花生餅、麻餅)等。施肥時,應盡量沿盆壁施灑,不能接近于紅豆杉根部。一般新買來的紅豆杉盆景內停自有營養(yǎng)土,剛開始3個月內不需施肥,可待2、3個月再施。
紅豆杉盆景養(yǎng)殖
4、病蟲害防治:正常情況下,紅豆杉養(yǎng)殖的蟲害是極少的。如果發(fā)現紅豆杉出現枯黃或病蟲害,可用甲基托布津、磷酸二氫鉀進行澆灌或噴灑即可。相對來說,紅豆杉會在雨季時發(fā)生根腐、莖腐和爛根,特別是幼樹,這時可用敵克松進行噴灑養(yǎng)護。遇到高溫和干旱季節(jié),紅豆杉容易發(fā)生葉枯和赤枯病,可通過噴施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5、生長環(huán)境注意事項:紅豆杉對生長環(huán)境并無太大的要求,主要的就是,不能被陽光直射,夏天不能對著空調吹,冬天不能靠近暖氣,更不能隨意向養(yǎng)殖盆內丟煙頭,茶葉等雜物,會對紅豆杉的生長造成不良影響。養(yǎng)殖紅豆杉的花盆應選用稍大的,可在盆下部多打幾個孔,以增強花盆的滲水性和透氣性。
6、盆景的修整:當紅豆杉盆景下部枝干生長過密,出現干枯黃葉脫落時,可將下部過密的枝干修剪掉一部分,可以剪成傘型、塔型、圓型等造型。在對紅豆杉進行換盆時,如果根系對根和枝葉的養(yǎng)分供給一時跟不上,而出現葉片卷曲干枯,可以通過修剪來減少枝葉對養(yǎng)分的消耗,快速恢復根系生長。
7、紅豆杉的移植換盆:新的紅豆杉養(yǎng)殖大概一年以后,樹苗就會逐漸長大,根系也跟著發(fā)達,因此,需要進行移植換盆。換盆時可把舊盆打爛,但不要損壞原來的土球,將其移入新盆中后,及時澆水定根,使紅豆杉根系和土壤緊密結合。
紅豆杉養(yǎng)殖注意事項:
1、紅豆杉光照要求。紅豆杉是喜蔭耐旱的植物,應該在室內擺放,夏天要適當遮光,不能擺放在有西照的房間,不要擺在空調的出風口處或暖氣旁邊,那樣會使紅豆杉的葉片水分蒸發(fā)量,導致枝葉脫水,最后葉片卷曲、干枯。每年7-8月在強光照射下,使葉片葉綠素受到破壞,需要注意避免。夏天光照時間盡量短一些,秋天和春天可以長一些。但沒有光照也會影響紅豆杉的生長。
2、紅豆杉水分要求。盆土表面出現一點黃白色,葉片稍微卷,不用澆水,只需對進行頁面噴霧即可。當泥土發(fā)白時,應該進行澆水。澆水要一次性澆透,使盆土充分吸足水分。室外擺放15-20天澆水一次,室內20-25天澆一次。土壤水分含量保持40%左右。注意,澆水過多過勤會引起紅豆杉爛根。夏天雨水大時,在室外擺放的話,要及時排出多余的雨水,以防紅豆杉長期浸泡在水中。當然,長期干旱缺水也不利于紅豆杉的生長。
3、紅豆杉的移植換盆。大概一年以后,紅豆杉樹苗逐漸長大,根系發(fā)達,此時需要進行移植換盆。把舊盆打爛,同時不要損壞原來的土球,將其移入新盆中,并澆水定根,保證根系和土壤緊密結合,確保成活。如有條件,可把紅豆杉樹苗移植到大田,生長速度會更快。
4、紅豆杉盆景修整。盆景下部枝干生長過密,會出現干枯黃葉脫落,可將下部過密的枝干修剪掉一部分。修剪過程中可任意造型,可以成傘型、塔型、圓型等。 新購的紫杉三號以上的紅豆杉盆景,從種植基地移栽到花盆中時會使傷害一部分根系,從而使根和枝葉間的養(yǎng)分供給失衡,在盆土保持濕潤的情況下,葉片仍出現卷曲干枯;可以通過修剪減少枝葉對養(yǎng)分的消耗,恢復根系生長。為了保持紅豆杉冠幅優(yōu)美,可以適度摘除頂芽和部分側芽。
曼地亞紅豆杉為紅豆杉科,紅豆杉屬,雌、雄異株;以紅豆杉植株為主要原料提取的紫杉醇,具有極好的抗癌作用,被譽為“晚期癌癥的最后一道防線”。曼地亞紅豆杉屬灌木型,四季常青,主根不明顯,側根發(fā)達,枝葉茂盛,萌發(fā)力強,耐修剪;琳瑯滿目的紅果秋天在綠葉叢中輝映,鮮艷奪目。曼地亞紅豆杉適宜在風景林中作下木配置和家庭盆栽,通過人工修剪成圓形、傘形、塔形、“Z”形、“S”形等多種藝術形狀。曼地亞紅豆杉耐蔭,能在室內或長期遮蔭條件下正常生長,適宜室內盆栽。現將曼地亞紅豆杉的盆栽技術介紹如下:
1 苗木繁育
曼地亞紅豆杉可以通過扦插或嫁接繁育種苗。選擇優(yōu)良植株1-2年生的外圍木質化枝條進行扦插,雌、雄株母本分開剪取繁殖,不能混淆;嫁接時以南方紅豆杉為砧木,選擇2-3年生的南方紅豆杉實生苗,距離基部50-100㎝處截斷切接,接口下方砧木的不定芽應及時抹除,減少養(yǎng)分消耗,直到新樹冠形成為止。
2 盆與營養(yǎng)土
盆栽曼地亞紅豆杉可用瓦盆、陶盆、塑料盆等。盆的大小可根據需要而定,一般室內或陽臺擺放可選用口徑15-35㎝,高20-35㎝左右;如在道旁、花壇或大會議廳擺放,可選用更大的。營養(yǎng)土由園土、腐殖土、細沙土按4:4:2配置而成;PH值4.5-9.5之間。曼地亞紅豆杉無土栽培基質配方為珍珠巖:細沙土=6:4,生長期施肥以專門配置的1/2曼地亞紅豆杉全價營養(yǎng)液為主。
3 定植
定植時間一般在秋天或初春進行,在選好的盆底部滲水孔上放幾塊碎瓦片,然后放入部分營養(yǎng)土,選擇根系發(fā)達、分枝均勻、樹形好、利于培養(yǎng)盆景的種苗(嫁接苗也可以南方紅豆杉先上盆,后嫁接),將苗木放在營養(yǎng)土上,根系展開再將營養(yǎng)土加入后輕拍盆邊,輕輕壓實營養(yǎng)土,裝好盆后澆一次透水,過一段時間后待盆土下沉后再加一些營養(yǎng)土。
4 水、肥管理
曼地亞紅豆杉根系龐大、葉片細小、枝條生長緩慢、水分蒸發(fā)少,較耐干旱但不耐潮濕;春、秋季晴天10-15天澆一次水,夏季7-10天澆一次水,冬季根據盆土干旱情況及時澆些水。生長期間長期下雨時要注意盆內不能積水,以免爛根。在每年的冬季或換盆時每株施入1-2公斤腐熟的有機肥,春季萌芽后結合澆水追施少量的全元復合肥一次,或用專門配置的1/2曼地亞紅豆杉全價營養(yǎng)液。
5 整形修剪
5.1 整形
曼地亞紅豆杉盆栽以觀賞為目的,常用單干自然形、主干彎曲形、主干傘形等。
單干自然形 將扦插苗主干15㎝以下的芽全部抹除,選留5-10個方向、角度適宜的二次枝培養(yǎng)為主枝,當主干高80-100㎝、主枝30-50㎝時及時摘心,選留分枝,反復摘心,控制生長,需拉枝,使樹內小枝緊湊、樹外大枝舒展,以利通風透光。此法適合修剪成圓形、傘形、塔形等。
主干彎曲形 把主干整成多曲形,當主干新梢半木質化時,將主干向一邊彎曲,并用“Z”形或“S”形的鐵絲固定,用同樣方法將主干向另一方向彎曲,基部第一道彎距土面15㎝,向上每隔10㎝作一道彎,彎曲度要上邊小、下邊大,樹高要根據花盆大小和擺放位置而定。
主干傘形 以南方紅豆杉嫁接的,其主干砧木上的芽全部及時抹除,接穗長出的頂梢15-20㎝處短截,選留3-5個方向、角度合適的二次枝培養(yǎng)為主枝,用繩子或鐵絲向下拉伸,使枝條平展或向下生長,當主枝長到40-50㎝時摘心,并在每主枝內側選留3-4個分枝,當分枝長到15-20㎝時摘心,在分枝上再留二次分枝,反復摘心,整成傘形。
5.2 冬季修剪
曼地亞紅豆杉發(fā)枝多,應以疏枝為主,主枝延長枝或作培養(yǎng)枝組的枝要短截; 紅豆杉是喜陰植物,不宜在窗邊日曬,每天要葉面噴水保持濕度,隨時喜陰植物,但不是不見陽光,你這邊可以曬曬太陽 但是要適量,早晚通風兩次,每次15分鐘為宜,通風時間早上9-10 最好,天氣炎熱的時候每天噴水兩次,頁面滴水為宜。澆水灌溉的話,一定要一次性澆透,切忌三天兩頭澆水。
呵呵,這個是去某個地方給你偷過來的,希望能幫到你一點
1. 簡介 紅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種紅豆杉屬的植物。
紅豆杉屬于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fā)達,是世界上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經過了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孑遺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由于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范圍內還沒有形成大規(guī)摸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
1994年紅豆杉被我國定為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同時被全世界42個有紅豆杉的國家稱為“國寶”,聯合國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實的“植物大熊貓”。 紅豆杉為常綠喬木,小枝互生,到秋天變黃綠色或淡紅褐色;冬芽鱗片背部圓或有鈍棱脊;鐮刀形葉子,二列式,長1.5-3厘米,比其他紅豆杉屬的更闊,末端尖而細小,葉底有兩道黃間;花腋生,雌雄異株,雌花只有一個胚珠,下托鱗片數枚;扁卵形種子,兩側各有一不明顯的棱脊,圍有紅色杯狀假種皮。
2. 種植方式1)種子繁殖 紅豆杉大多采用種子繁殖。11月種子成熟后即可采收,之后將肉質種皮清洗干凈晾干,隨即用濕沙層積埋藏在背陰干燥處,上面覆蓋塑料膜及草簾。
夏秋季應每月翻動種子兩次,到次年3月初即可播種育苗。苗床應選擇背風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地塊,床寬1米,溝寬40厘米,東西向起高垅,垅兩側埋25厘米高、4厘米厚的鋼板,深10厘米。
床土要求深翻并精細耕作,施入呋喃丹防治地下蟲害。用蛭石、河沙、泥炭、園土各一份,并加入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混合成基質填入鋼板內,與側板平中間高出3~5厘米。
覆上塑料膜密封熏蒸3至5天即可播種。種子均勻散播于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種量在200粒左右,播種后用木板略壓平,蓋1至2厘米 厚的混合基質土,覆蓋草簾或塑料膜保溫保濕。
遇天氣干燥應適當噴水,一般40天后可發(fā)芽出苗。此時應去掉塑料膜或草簾,并在苗床上方搭設2米高的遮陰棚,上蓋遮陰網防止陽光直射。
保持苗床濕潤,遇雨天應搭低拱棚并蓋塑料膜防止苗床水分過多。做好苗床的排水通風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
幼苗期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淡餅肥水,忌用化肥和濃肥。幼苗經過一年的精心養(yǎng)護管理,苗高可達15~25厘米,并有2~3個分叉枝。
4月上旬可進行移植。種植地應選擇背風、干燥、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沙壤地,深翻20厘米,每平方米施5公斤腐熟有機肥。
起高垅,挖深溝,垅寬100厘米,溝寬30厘米。每垅種5行,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
移植宜選在陰天,應隨移隨種,需帶土球移栽。移栽后馬上澆一次透水,并在上面搭2米高的遮陰棚,晴天蓋遮陰網,陰雨天及晚上可將其去掉。
生長期加強肥水管理,一般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餅肥水。做好病蟲害防治管理。
夏季加強遮光降溫工作,必要時采取噴水降溫,以創(chuàng)造冷涼濕潤環(huán)境利于苗木生長。 紅豆杉既是制作高檔家具的上等材料,又是極具醫(yī)療價值的藥材,更是園林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隨著其人工繁殖和人工栽培技術的成熟和發(fā)展,紅豆杉的應用范圍將更 加廣泛。
用紅豆杉種子繁育苗木時,要注意種子的儲存方式,要沙種混藏或控溫處理,這對越冬后出芽和打破休眠習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播種前要搓傷種皮、溫水浸種、藥劑激素處理。
出苗后遮陰是育苗的關健。可防止苗木高溫灼燒保持濕潤、透光度在40%為宜。
東北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出苗率均可達到70~80%,要求出苗溫度高于15度。 實生苗幼苗的動態(tài)生長情況是:實生苗的株高和莖粗在出苗的前兩年生長緩慢,株高一般年生長10cm左右,移栽一年以后生長加快。
3~5年 年增加量可達20~30cm。2)扦插繁育 紅豆杉的扦插繁育,春季以嫩枝為好,秋季以硬枝為好。
一般扦插時要做低棚遮蔭處理。一般扦插成活率可達 70%以上。
而常規(guī)扦插只有3%~20%左右。遮陽率不低于60%。
扦插基部要做謹慎的生根處理。濕度開始時要間歇式保持在75~85%左右。
避免通強風造成失水。 影響扦插成活率的因素一般有:樹齡、溫度、藥劑處理濃度、基質、季節(jié)、濕度、品種、和其它人為因素等。
扦插苗在第一年生根過程中,地上部分生長緩慢,但生根迅速、側根發(fā)達。第二年移栽后,需進一步遮陽處理、苗床管理。
保證相應的環(huán)境條件,生長加快。以夏季生長速度最快,冬季和春季緩慢。
此時應注意溫度的變化,長期的干燥可造成生長抑制或猝死。但幼苗在苗床扶壯后,紅豆 杉的造林成活率是非常高的。
極少死亡,并生長迅速。3)育苗管理 (1)溫度調節(jié) 插條后,床面地溫應保持18℃~25℃,棚內溫度22℃~28℃,土壤濕度60%~70%。
(2)苗期管理 每天要觀察塑料棚內溫度與濕度,弓棚塑料膜內有水珠時為不缺水,無水珠時為缺水,缺水時揭開塑料膜適當接雨或澆水。棚內溫度達到30℃要及時將拱棚兩端的塑料打開進行通風。
日落后再把塑料膜封嚴,以保持棚內溫度。落雪前將上部遮陰網拆掉移到弓棚內塑料下,繼續(xù)遮陰防止陽光對苗木直射。
扦插后45天左右,插條開始生根,65天左右基本生齊,當年可長出3~5厘米嫩枝。2年后,可進行移栽,這時的根系比較發(fā)達容易成活。
長 到6~8年,樹苗高80~90厘米。(3)除草防病 除草要在草剛長出時進行,若草大根壯時,不小心會連同苗木一同拔出,。
紅豆杉又稱紫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常綠喬木,枝、葉、皮、根可提取昂貴抗癌藥物——紫杉醇。
此藥全世界年需量4800公斤以上,而實際年生產量只有250公斤左右。現在,我國北京、上海、遼寧、云南、四川雖然相繼建成了紫杉醇的制藥廠,但原料很缺乏,急需大力開展紅豆杉繁育栽培的研究。
現將我場近幾年有關紅豆杉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一)紅豆杉的種子繁殖技術。 (1)收集種子:9-10月采收紅色果實,搓去紅色假種皮和果肉,洗凈,混濕沙貯藏。
(2)破損種皮:種子后熟期較長,有休眠特性,在自然條件下需經二冬一夏方可萌發(fā),即冬季置室外冷凍,夏季接受高溫、雨淋,翌年秋播,如春播可于入冬后仍留室外土中冷凍,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入暖房催芽后播種,播后20多天能出苗。若能將種子用粗沙用鞋底在粗糙水泥地上進行反復磨擦,磨破其不顯眼的堅韌種皮、磨薄其堅硬的種殼(勿磨爛種仁),就能使種子容易透水、透氣,播種發(fā)芽較快。
(3)變溫處理:紅豆杉種子有胚根、胚軸雙休眠習性,胚根需通過1個月左右25℃以上高溫階段才能打破休眠,胚軸需在零下3℃~零下20℃條件下1個月左右才能解除休眠。為了提早的加速種子萌發(fā),只要將破損了種皮的紅豆杉種子混上濕沙,置零下3℃以下的環(huán)境中冷凍25~40天,就可以解除其胚軸休眠,冬末或早春播種后,經過2個月左右遇上25℃以上的氣溫即能打破胚根休眠,種子就能萌芽出土。
(4)播種育苗:條播,出苗后要遮蔭,幼苗怕日灼,蔭棚的透光率15%-20%,并要勤除草,15-20天澆1次淡尿素水或清糞水提苗,1年后可露地移栽。 二)紅豆杉扦插繁殖技術。
(1)收集插條:在春夏之交的5-6月,從4齡以上的母樹上剪取當年生嫩枝作插條. (2)插條處理:剪取長15厘米以上的枝條作插穗,除去下部葉子,將枝條基部環(huán)剝出0.5-1厘米的傷口,待傷口周邊處有瘤狀物形成后,再把枝條從環(huán)剝處下部剪下,基端置100ppm吸哚乙酸或苯乙酸中浸泡3小時,或用200ppm ABT2號生根粉溶液浸泡8-10小時。 (3)扦插方法:將處理過的插穗插于備好的苗床上或蛭石加風化沙(1∶1)鋸木基質上,扦插深度3—5厘米,株行距8—10厘米。
插后澆透水,并用塑膜拱罩保濕,起初每天噴水2次,2周后每天1次。蔭蔽同種子育苗。
插后45-50天生根,精心管理,成苗率可達90%以上。 (三)幼苗管理與出圃造林。
(1)幼苗越冬管理:幼苗怕霜凍,冬季須拱棚保溫護苗,塑膜上加蓋草簾更好。 (2)幼苗移栽煉苗:播種苗或扦插苗經培育1年后,均應移栽煉苗,按株行距25-30厘米把苗移栽到露地苗麻上,搭1.5米高的六陰四陽的遮蔭棚,常澆水,見苗退黃時追施淡尿素水或清淡糞水,培育壯苗。
(3)出圃造林:經煉苗1年的紅豆杉苗,苗高40-60厘米時可出造林。冬末早春栽培好,定植株行距1.6米*2米。
紅豆杉養(yǎng)殖方法
一、氣
紅豆牌紅豆杉在室內養(yǎng)護,要注意保持植物枝葉、根部的透氣性。首先要給盆景選擇一個空氣流通比較好的位置擺放,讓紅豆杉枝葉通暢“呼吸”。其次。當盆土略顯板結時,應當給予表層松土。第三,澆過水后,托盤內多余的水要及時清理,以保證根部的透氣性。當樹干底部枝葉較濃密時,會因通風不夠產生黃葉、枯枝葉。這時可以適當修剪過密的枝芽。(通風的同時可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長出來的葉片會更健康)。
二、溫
紅豆牌紅豆杉在冬、夏兩季都能正常生長,但需注意入冬后需防寒,尤其是夜晚不可再拿到室外擺放。切忌放置紅豆杉盆景的房間門窗不可長期封閉。
三、光
紅豆牌紅豆杉喜陰,不可在強光下暴曬,適合在室內擺放,但也不能擺放在無光照的位置,每天可給盆景全日照的25%左右的光照。盆景按樹齡的增長,光照應逐次增強。
四、水
正確掌握水分,是養(yǎng)護好紅豆牌紅豆杉的最關鍵點。當盆土表面顏色變淺、干燥,植物上部葉片黯淡、萎軟時,表示需補水。給植物澆水的水溫與土溫不能有太大差異,如果使用自來水,最好先放置兩小時,北方水質偏堿,可用硫酸亞鐵、食醋調解后澆。澆水時,動作應緩慢,如果盆底排水孔快速將水流出,需待半小時再回澆一次,直至盆土濕潤。另外,如果室內空氣比較干燥,可給植物葉面適當噴點霧狀水。
五、土
紅豆牌紅豆杉的盆土采用野外原土與營養(yǎng)土配置而成,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透氣性強,營養(yǎng)充分,PH值在7以內。盆景在購買三個月以上,要適當給根部施肥,一年一次,春季或早秋最佳,一般用含氮磷鉀的復合肥或有機肥。復合肥采用澆施,溶于水后再澆施,濃度在0.5%-1%;有機肥采用埋施的方法。為增強植物的觀賞性,可給植物適當噴灑些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
養(yǎng)護五大注意事項:
1、請不要將盆景放在空調出風口或太靠近暖氣的地方。
2、可每隔半月將盆景搬至室外或陽臺養(yǎng)護兩天(最好選多云或陰雨天),更有利于它自然生長。
3、春天在發(fā)新芽時,會出現部分新陳代謝(換葉、落葉)現象。
4、北方冬季有地暖,應把盆景放在適合的盆架上。
5、切忌不能往盆內倒茶葉水、丟垃圾。
南方紅豆杉播種苗床規(guī)格和作床要求及施足基肥等與杉木育苗相同。播種時間分為冬播和春播,播種前應先催芽。下種前1個月開始加貯藏濕度,同時注意空氣流通及種子殺菌,防止種子腐爛。在種子破殼露白時即可播種。點播后立即蓋土,蓋土厚度為0.3厘米,然后覆蓋一層稻草等,厚度以不見苗床表土為宜。當幼苗出土60%時,于陰雨天或早、‘晚揭去稻草并立即搭設蔭棚遮陽。
南方紅豆杉喜陰濕環(huán)境,遮陽以形成良好的庇蔭環(huán)境是成功培育優(yōu)質苗木的重要技術措施。同時應加強施肥、除草和排灌水等管理。
拔草要堅持“拔小、拔早、拔了”的原則。拔草時間一般于每年3月中旬至10月上旬,時間約200天。3月中旬至3月底,每10天拔1次。7月以后,因苗木側枝相互交叉,雜草生長受到壓制,一般每巧天拔草1次。苗木病蟲害防治苗木病蟲害主要有春天雨季苗木多發(fā)生的碎倒病,夏天干旱、高溫季節(jié)多發(fā)生的葉枯病、赤枯病、炭疽病等。南方紅豆杉網,里面有很多關于紅豆杉養(yǎng)殖方法的指導,希望可以幫到你!
1、選地
選擇疏松、富含腐殖質、呈中性或微酸性的高山臺地、溝谷溪流兩岸的深厚濕潤性棕壤、暗棕壤為好。深翻、整平,按株行距0.4米*1.0米或0.4米*0.4米開穴,穴深40厘米,備栽。
選圃整地。一般因地制宜在松樹林下育苗移栽較好。選擇郁閉度在0.6-0.7且無病蟲害的濕地松或馬尾松成林地作圃地,要求坡度平緩、上層深厚、排水良好。在8-9月份將林內雜草和灌木清除掉,整理成水平梯面,深挖20-30厘米,于11月份淺翻細耙。整地時,施入腐熟基肥40-60擔/畝(1畝二1/15公頃,),分廂作床,床高15-20厘米,寬1.2米,整平廂面后用15厘米寬的木板壓出播種溝,深2厘米,播種溝距離20厘米。
2、移栽
一般種子育苗的1-2年,扦插繁殖的1年左右,當苗高長至30-50厘米即可移栽。移栽在10-11月或2-3月萌芽前進行,每穴栽苗1株,澆水,適當遮萌。
3、管理
種子出苗后,要經常拔除雜草。每年追肥1-2次,多雨季節(jié)要防積水,以防爛根。定檀后,每年中耕除草2次,林地封閉后一般僅冬季中耕除草,培土5次。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肥源以農家肥為主,幼樹期應剪除萌蘗,以保證主干挺直、快長。
擴展資料
紅豆杉養(yǎng)殖的注意事項
1、紅豆杉冬末早春萌芽前栽培為宜,大苗需帶土球。日常養(yǎng)護管理中要經常松土除草、施肥、灌溉,并將枯枝落葉鋪于根部周圍,以利于維護土壤的酸性。耐修剪,在秋末冬初可進行整形修剪,保持良好的樹姿;同時將枯枝、病枝、折斷枝、交叉枝剪去。
2、給盆栽的紅豆杉澆水,一定要注意水質。花盆用水,以天然雨水為上,其次是清潔流動的河水和湖水。如果必須使用井水時,一定要注意水質,特別是北方地區(qū)的井水,往往是堿太重,不利于紅豆杉的生長。
其次是水溫,給盆花澆水的水溫要基本接近氣溫,過低過高對其生長都不利,特別是夏季用自來水澆灌時,一定要用缸,池等容器貯水存放24~48小時后再使用,否則會引起植株生理性萎蔫;同時,這種生理障礙往往難以挽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豆杉
1、光照要求。紅豆杉是喜蔭耐旱的植物,應該在室內擺放,夏天要適當遮光,不能擺放在有西照的房間,不要擺在空調的出風口處或暖氣旁邊,那樣會使紅豆杉的葉片水分蒸發(fā)量,導致枝葉脫水,最后葉片卷曲、干枯。每年7-8月在強光照射下,使葉片葉綠素受到破壞,需要注意避免。夏天光照時間盡量短一些,秋天和春天可以長一些。但沒有光照也會影響紅豆杉的生長。
2、花盆選擇。適當稍微大點的花盆,盆下部多打幾個孔,以增強花盆的滲水性和透氣性。
3、土壤選擇。宜采用疏松,富含腐殖質、肥沃,保水、保肥、透氣的土壤,土壤呈微酸性(PH值為5-6.5),以壤土最好。粘土不透氣,砂土保肥、保水性差,不宜使用。另外,也可用草炭土、珍珠巖等與壤土配成混合栽培基質。
4、水分要求。盆土表面出現一點黃白色,葉片稍微卷,不用澆水,只需對進行頁面噴霧即可。當泥土發(fā)白時,應該進行澆水。澆水要一次性澆透,使盆土充分吸足水分。室外擺放15-20天澆水一次,室內20-25天澆一次。土壤水分含量保持40%左右。注意,澆水過多過勤會引起紅豆杉爛根。夏天雨水大時,在室外擺放的話,要及時排出多余的雨水,以防紅豆杉長期浸泡在水中。當然,長期干旱缺水也不利于紅豆杉的生長。
5、土壤肥力。每株施用有機肥0.2斤和復合肥0.02斤,也可增施農家肥、餅肥(如棉籽餅、花生餅、麻餅),應盡量沿盆壁施肥,不能接近紅豆杉根部。一般新買來的紅豆杉盆景內有營養(yǎng)土,3個月內不需施肥,之后2-3個月施一次。
6、移植換盆。大概一年以后,紅豆杉樹苗逐漸長大,根系發(fā)達,此時需要進行移植換盆。把舊盆打爛,同時不要損壞原來的土球,將其移入新盆中,并澆水定根,保證根系和土壤緊密結合,確保成活。如有條件,可把紅豆杉樹苗移植到大田,生長速度會更快。
7、盆景修整。盆景下部枝干生長過密,會出現干枯黃葉脫落,可將下部過密的枝干修剪掉一部分。修剪過程中可任意造型,可以成傘型、塔型、圓型等。新購的紫杉三號以上的紅豆杉盆景,從種植基地移栽到花盆中時會使傷害一部分根系,從而使根和枝葉間的養(yǎng)分供給失衡,在盆土保持濕潤的情況下,葉片仍出現卷曲干枯;可以通過修剪減少枝葉對養(yǎng)分的消耗,恢復根系生長。為了保持紅豆杉冠幅優(yōu)美,可以適度摘除頂芽和部分側芽。
8、病蟲害防治。少數紅豆杉幼樹在高溫或干旱季節(jié),會發(fā)生葉枯病和赤枯病,可用1%的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漢中亨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告訴您:一、“光照要求” 紅豆杉幼苗和幼樹喜陰性,因此不宜全光照,夏天要適當遮光,特別是每年7月至8月全光照和強光照下,過強的陽光,會導致幼樹死亡。
冬天紅豆杉能耐零下20攝氏度低溫,但在冬眠期(當年12月初到翌年2月底)不宜澆水。根據多年的實踐,紅豆杉最佳的光照是每天上午7點至11點,每天光照4小時左右,夏天光照時間短一些,在秋天和春天光照時間可以長一些。
但沒有光照也影響紅豆杉的光合作用和生長。 二、“土壤選擇” 盆栽的土壤以壤土最好,保水、保肥、透氣有利于紅豆杉的生長。
粘土雖保水、保肥,但不透氣,不利于紅豆杉根系的生長發(fā)育。砂土雖透氣,但保肥、保水性差,也不利于紅豆杉生長。
也可選擇草炭土、珍珠巖等與壤土配成混合基質。三、“水分要求” 澆水要適量,澆水次數因土壤干濕程度而定,在華中地區(qū),每年的四月初至十月底為其生長期,這期間在室外擺放的每15天至20天澆水一次,在室內的每20天至25天澆一次。
盆栽土壤水分含量以40%左右為宜。紅豆杉澆水過多過勤會引起爛根,導致死亡,(室內養(yǎng)植盆景死亡的原因大多是澆水過多引起的)。
特別是夏天雨水大時,室外擺放的要把多余的雨水及時排出去,以防止紅豆杉在水中長期浸泡;盆栽土壤含水量太少,長期保持干旱缺水,也不利于紅豆杉的正常生長。四、“土壤肥力” 紅豆杉適生在土壤肥沃、疏松、濕潤、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高的泥土中,有機質含量3%以上生長特別良好。
因此,對盆景土壤必須施肥,施肥量以有機肥每株0.2斤和復合肥0.02斤左右,也可視情況適量施一些農家肥、餅肥(如棉籽餅、花生餅、麻餅),施肥時應盡量沿盆壁施,且勿接近紅豆杉根部。五、“花盆選擇” 花盆選擇要適當大點,盆下部要多打幾個孔,主要是增強花盆的滲水性和透氣性。
六、“移栽換盆要求” 盆景種植兩年后,樹苗逐漸長大,根系更加發(fā)達,原來的花盆就不能適應生長的需要,必須換大盆栽培,移栽換盆一般選擇紅豆杉休眠期,抓住陰天進行盆景移栽和換盆定植,這時移栽成活率較高。移栽過程中必須保持幼樹的根系完整和根毛的含水率,定植時保證根系和土壤緊密結合,最好把舊盆打爛,不要損壞原來的土球,將其慢慢移入新盆中,并澆水定根,確保成活率。
如有條件,可把紅豆杉樹苗移植到大田生長,其生長速度會更快。七、“盆景修整” 紅豆杉生長旺盛,耐修剪,可任意造型。
通過人工可以將其修剪成傘型、塔型、圓型等多種形狀的紅豆杉盆景。同時為了保持紅豆杉冠幅優(yōu)美,可以適度摘除頂芽和部分側芽漢中亨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業(yè)提供紅豆杉歡迎前來選購地址:陜西省漢中市興漢東路亨泰生物大廈。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