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使用電器? 如今,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熨斗、吹風機、電風扇等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地進人了家庭。
使用家用電器,除了應該注意安全用電問題以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各種家用電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較復雜。一般的家用電器應當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習使用,對危險性較大的電器則不要自己獨自使用。
2.使用中發(fā)現(xiàn)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fā)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 3.電吹風機、電飯鍋、電熨斗、電暖器等電器在使用中會發(fā)出高熱,應注意將它們遠離紙張、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發(fā)生火災;同時,使用時要注意避免燙傷。
4.要避免在潮濕的環(huán)境(如浴室)下使用電器,更不能使電器淋濕、受潮,這樣不僅會損壞電器,還會發(fā)生觸電危險。 5.電風扇的扇葉、洗衣機的脫水筒等在工作時是高速旋轉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觸摸,以防止受傷。
6.遇到雷雨天氣,要停止使用電視機,并拔下室外天線插頭,防止遭受雷擊。 7.電器長期擱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蝕而損壞,重新使用前需要認真檢查。
8.購買家用電器時,要選擇質量可靠的合格產(chǎn)品。
農(nóng)村用電安全小常識:不要在電線桿底下蓋房、堆柴草、打場、打 井、栽樹,不要在電線桿和其他帶電設備附近演出、放電影,防止觸電傷人和起火。
1.在電線附近立井架、修理房屋或砍伐樹木時 要采取措施,對可能碰到的線路設備,要找供電部 門停電后進行。 2.馬車通過電力線路時,不要揚鞭;機動車輛 行駛或在田間作業(yè),不要碰電線桿和拉線。
3.不在電線附近采石放炮,不靠近電桿挖坑或 取土,不能在電桿附近挖魚塘,不能在電線桿上拴 牲口,不能破壞拉線,以防電線桿倒下,電線被 拉斷。 4.電力線、通訊線和廣播線要明顯分開。
發(fā)現(xiàn) 電線與其他線搭連時,要立即找供電部門處理。曬衣服的鐵絲和電線要保持足夠距離,。
1.不要用潮濕的手去觸摸電源開關及電器用品,以免造成( )。
2.同一個插座不要連接太多插頭使用,因為當電線插座的負荷過量時,容易造成電線( )。
3.在洗澡時不要觸摸電器開關,因為水容易導電,所以萬一漏電,很容易造成( )。
4. 當你要檢查或修護電器時,請先將電源( )。
5. 不要隨意將金屬物品插入插座插孔內,因為金屬物品容易導電,而電流將會順著金屬傳到你的身上,造成( )的危險。
6.家中如果有孩童,請不要讓孩童將插座當成玩具或將手指頭插入插座插孔中,以免造成( )。
7.家庭電器和電線應該避免在潮濕的地方使用,啟動電器時不要站在( )的地方。
8.插頭必須完全的插入插座中后再使用,因為如果接觸不良,將會造成( )的情形。
9.當電熱器、電熨斗不使用時,應該將插頭拔起,切斷電源,以免因為( )造成火災。
10. 購買電器應該選擇省電而且合乎標準的電器用品;使用新電器前必須要先詳讀( )書,了解正確的使用方法,新電器的電壓、電流要與電源互相符合。
二、判斷題(3*10=30分)
1、用人體某個部位接觸電源。 ------------------------( )
2、用濕手去插電源插頭。
3、各種電器,插頭插座、電線、燈有破損、老化的現(xiàn)象,也可以用的。 ----------------------------------------------------------( )
4、小學生可以私自玩電。-------------------------------( )
5、可以用金屬制品直接與電源接觸。 --------------( )
6、路邊的電線脫落了,見到不一定要躲開。-------( )
7. 不要在電加熱設備上烘烤衣物。--------------------( )
8. 要愛護電力設施,不要在架空電線和配電變壓器附近放風箏。
-----------------------( )
9. 不要將曬衣竿擱在電線上。----------------------------( )
10.嚴禁私設電網(wǎng)防盜、狩獵、捕鼠和用電捕魚。----( )
三、簡答題(10*4=40分)
1、為什么不可以用濕手觸摸帶電開關?
2發(fā)生電氣火災怎么辦?
1.用電要先申請,安裝維修要找電工,嚴禁違章操作,嚴禁無證作業(yè);
2.每個用電戶都要自覺遵守安全用電規(guī)章制度;
3.不準在電力線路下面蓋房子、打井、栽樹、堆放柴草;
4.不準在電力線路附近采石、放炮;
5.不準靠近電桿挖坑、取土,不準破壞拉線以防倒桿、斷線;
6.電力線、通訊線和廣播線要明顯分開架設。曬衣服的鐵絲和電線要保持足夠的距離,不能繞在一起,更不能在電線上曬衣物;
7.要教育兒童不要玩弄電氣設備,不爬電桿,不爬變壓器臺,不搖晃拉線;
8.不在電力線路附近放風箏、打鳥;
9.不準往電線、瓷瓶、變壓器上扔東西;
10.發(fā)現(xiàn)電線斷落不要靠近,要派專人看守,并及時通知電工處理;
11.在家庭用電中,不要用手摸燈頭、插座以及其他家用電器金屬處殼,有損壞、老化、漏電的要趕快找電工修理或更換。家用設備的金屬處殼要可靠的接地;
12.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千萬不要用手拉觸電人,應趕快拉斷開關,斷開電源、或用干燥的竹竿挑開電線,立即用正確的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現(xiàn)場急救,不能打強心針。
(1)自覺遵守安全用電規(guī)章制度,用電要申請,安裝、修理找電工,不準私拉亂接用電設備。
(2)不能私設電網(wǎng)防盜、捕魚、狩獵、捉鼠。 (3)不能使用掛鉤線、破股線、地爬線和絕緣不合格的導線接電 (4)電燈線不能過長,要將燈頭固定,不要將燈頭拉來拉去,當手電筒用。
(5)不能攀登、跨越電力設施的保護圍墻、遮欄。 (6)不能往電力線、變壓器上扔東西,不能在電力線附近放炮、采石、修房屋、立井架、砍伐樹木。
(7)不能在電力線下蓋房子、打機井、堆放柴草、栽種樹木。
電是一種神奇的自然現(xiàn)象,更是當今社會的一種重要 能源,它是由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首先發(fā)現(xiàn)的。
電的發(fā)現(xiàn) 過程是極具傳奇性的,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著名的雨天放 風箏的故事。富蘭克林的靈感來自于雨天的閃電現(xiàn)象,他在一個雷 雨交加的天氣里將一個拴有鑰匙的風箏放飛,然后把風箏 線另一端連接在萊特瓶中,得到了電荷,從此證明了電的存在。
在電能的應用與發(fā)展過程中,愛迪生、法拉第、西門子 等人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愛迪生發(fā)明的電燈使電能進一步 深人到人類的日常生活;法拉第發(fā)現(xiàn)的電磁感應現(xiàn)象,證明 了磁場可以產(chǎn)生電流,預示了發(fā)電機的誕生;西門子利用電 磁體改進了發(fā)電機,制作了可以產(chǎn)生強大電流的新型發(fā)電 機,加速了發(fā)電機的推廣與普及,開創(chuàng)了電氣化的新時代。
發(fā)電機的發(fā)明直接促成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 人了“電氣時代”,社會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起來。電已經(jīng)深人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任何時間、任 何場合幾乎都在與它打交道。
然而電的脾氣很難琢磨,它 有時候溫順得像只綿羊,有時候兇猛得如同老虎。 由于人類的麻痹大意,常常對它掉以輕心、不加重視,導致每年因亡事故難以計數(shù),造成了十分嚴重的人員傷亡 和經(jīng)濟損失。
所以只有合理、安全地利用電能,才能保證人 們生活的安全與舒適,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安全用電都是頭 等重要的大事。
1.低壓線路應安裝漏電保護器,合理選用熔絲(保險絲)、熔片(保險片)或熔管,嚴禁用銅、鋁、鐵線代替。
2.不要在電線底下蓋房、堆柴草、打場、打井、栽樹,不要在電線和其它帶電設備附近演戲、放電影,防止觸電傷人和起火。
3.在電線附近立井架、修理房屋或砍伐樹木時要采取措施,對可能碰到的線路設備,要找電工停電后進行施工。
4.馬車通過電力線路時,不要揚鞭,機動車輛行駛或在田間作業(yè),不要碰電桿和拉線。
5.不在電線附近采石放炮,不靠近電桿挖坑或取土,不準在電桿上拴牲口,不準破壞拉線,以防倒桿斷線。
6.電力線、通訊線和廣播線要明顯分開。發(fā)現(xiàn)電線與其它線搭連時,要立即找電工處理。
7.曬衣服的鐵絲和電線要保持足夠距離,不要纏繞在一起,也不要在電線上曬掛衣服。
8.教育兒童不玩弄電氣設備,不爬電桿,不爬變壓器臺,不搖晃拉線,不在電線附近放風箏、打鳥,不準往電線、磁瓶和變壓器上扔東西。
9.電線斷落時不要靠近,要派人看守,并趕快找電工處理。
10.小水泵、脫粒機等臨時用電設備,不準帶電移動,不準掛鉤接電,不準使用破股線,不準使用地爬線、攔腰線。嚴禁未成年人接近帶電設備,未經(jīng)電業(yè)培訓合格的人員嚴禁操作電氣設備。
11.不要用手摸燈頭、開關、插座以及其它家用電器金屬外殼。有損壞、老化漏電的,要趕快找電工修理或更換。家用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要妥善接地。
12.廣播喇叭怪叫或冒煙時,要拉斷開關,不要帶電潑水救火。
13.發(fā)現(xiàn)樹枝碰觸導線,要馬上找電工處理。
14.禁止私設電網(wǎng)防盜、防竊、捕魚、狩獵、捕鼠和滅害。嚴禁使用“一線一地”照明。
15.若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千萬不要用手去拉觸電人,趕快拉斷開關和用干燥木棍、干燥竹桿挑開電線,立即用正確的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現(xiàn)場急救,不能打強心針。
1、看電視、玩電腦,開發(fā)智力方法好,
插座插頭沒接通,千萬不要自己動,
求助大人來幫忙,安全第一要記牢。
手濕不要摸電器,帶電設備不能動,
電源插座要遠離,玩耍脫開變壓器,
遇人觸電急呼救,安全用電要牢記。
2、電燈離地六尺高,固定安裝最重要。
廣播碰到輸電線,喇叭怪叫要冒煙。
如果有人觸了電,首先要去斷電源。
電線要是著了火,不能帶電用水潑。
3、安全用電不放松,人人有責記心中。
使用電器要正確,搞不明白勿亂動。
電線只能通電能,電線晾衣可不行。
教育兒童要牢記,不摸電器不玩燈。
繞著戶外電氣走,嚴禁線下放風箏。
發(fā)現(xiàn)斷線莫靠近,留人看守找電工。
若是樹枝碰電線,告知電工來理清。
燈線不要隨意拉,東扯西拽危險性。
擴展資料:
兒童安全用電常識:
1、教給兒童使用電器方法
教育兒童注意安全,講清亂動電器的危害,在沒有成人的情況下,不亂擺弄電器設備。但兒童懂事后(5歲以上),可教給兒童一些常用電器的使用方法,并允許兒童在成人的指導下使用。并經(jīng)常提醒孩子不要用硬物,特別是插座孔。
2、讓兒童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導電
讓兒童知道,凡是金屬制品都是導電的,千萬不要用這些工具直接與電源接觸。如:不用手或導電物(如鐵絲、釘子、別針等金屬制品)去接觸、探試電源插座內部。
使孩子明確:水也是導電的。電器用品要注意不要沾上水,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如:電視機開著時,不可用濕毛巾擦,防止水滴進機殼內造成短路,機毀人傷。不能用濕手接插頭,這樣容易觸電。
農(nóng)村家庭用電應特別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1.新建住宅或舊房改造時,不懂電氣的人不要自己隨便亂敷線,而應該請電工幫助設計施工,這點花費是值得的。
因為電氣布線是否合理、安裝質量如何,對住家今后的安全用電關系甚大。 2.新建住宅時必須要注意所建住宅是否距電力線路或變壓器臺過近。
如果距離不夠,應找電力部門,切不可魯莽興建,否則會造成觸電傷亡事故。 3.有些地區(qū)經(jīng)濟條件較好,許多家庭電氣布線都采用暗線敷設。
暗線敷設美觀,但出了毛病不易檢修,因此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施工。目前常見的做法是用塑料護套線、甚至是塑料電線敷設在粉刷層內;也有的是將上述導線或橡皮電纜直接埋砌在磚墻或水泥層內。
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特別是當導線或橡皮電纜因機械損傷或者因用電量大,過負載燒壞導線、電纜時,整座房子四壁就可能帶電,由于是暗埋,要找出故障點幾乎是不可能的。
短路或漏電故障不處理好,有可能造成觸電或火災事故。 4.不要使用螺口燈頭,因為螺口燈頭的螺口是作為一個電極的,現(xiàn)在農(nóng)村中有些地方用電管理不嚴格,螺口燈頭的螺口很有可能是接在相線上(盡管當時安裝是接在零線上的,但外線路檢修、曲更線路等,都可能使住字的相線和零線對調),當更換燈泡或清潔衛(wèi)生時容易觸及螺口而造成觸電傷亡。
因此,在農(nóng)村更應該使用卡口燈泡,不要使用螺口燈泡。 5.近年來家用電器在農(nóng)村也開始普及起來,由于農(nóng)村居民經(jīng)常下地勞動,赤腳、濕手比較普遍,同時農(nóng)村住宅多以泥地、水泥地和磚地作地坪,加上使用粗放,因此觸電的可能性和嚴重性也較大。
為此,在使用家用電器時不能馬馬虎虎,應避免赤腳、濕手去接觸家用電器。 在不了解某家用電器性能及使用要求前,不要隨便玩弄。
6.農(nóng)村中因電扇漏電造成觸電傷亡事故尤為突出,應請教懂行的人學會使用方法,慎重使用。 7.農(nóng)村中使用廢舊或破損的導線作電源線較為普遍,尤其是臨時用電。
使用時沒有仔細檢查,裸露的導線沒有很好包纏,一旦人體觸及就會造成觸電。 戶外場院用的導線接頭沒有處理好,以往一直沿用黑膠布包纏導線接頭,由于黑膠布受潮或雨淋后失去絕緣作用,或因天長日久而變質老化或脫落,因此常常有人觸及這樣的導線接頭而觸電。
同時,如果當裸露導線下面堆有草堆、柴火,萬一導線短路就會引起火災。為此,建議戶外、場院懸掛較低的或拖地的臨時用電電纜等的接頭,應使用粘性好、柔軟的塑料粘膠布包纏。
8.電動機是農(nóng)村居民常用的電氣設備,常見的不安全因素有:開關箱及接線盒等的進出口引線、箱口處引線扭損或斷芯,造成外殼帶電或短路。為此,在導線的進出口端應墊有彈性的緩沖層;護套橡皮必須嵌入箱口以內,以防端口破皮漏電。
9.場院或田間使用的脫粒機、潛水泵也是造成觸電及火災事故較多的電氣 設備。 要想法弄懂對兩種電氣設備的安全使用要點,切勿亂動。
10。農(nóng)村使用電視機,由于離電視臺較遠,接收信號較弱,常常架設室外天線。
然而農(nóng)村的住宅較為分散,多數(shù)建在曠野上,電視天線孤立地突出地面,在雷雨季節(jié)很容易遭受雷擊。因此,有條件的家庭應按規(guī)范裝設避雷裝置;沒有條件的家庭,在雷雨天應拔去天線饋線,并拋到戶外,拔下電源插頭,停止收看。
11。因跨步電壓造成的觸電死亡事故在農(nóng)村成為突出,造成跨步電壓觸電事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導線斷落,觸電者又缺乏安全知識,想用手去撿,或接近導線斷落的水田里去撈浮萍引起。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