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魏救趙 孫臏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年輕時曾和龐涓一起從師學習兵法。
后來,龐涓當上了魏國的將軍,忌妒孫臏的才能,就把孫臏騙到魏國,割掉孫臏的膝蓋骨,使之成了殘廢。孫臏在齊國使臣的幫助下,逃往齊國,當上了齊威王的軍師。
圍魏救趙就是孫臏指揮齊軍打敗龐涓率領(lǐng)的魏軍,援救趙國的著名戰(zhàn)役。 公元前354年,勢力強大的魏國進攻趙國,魏國將軍龐涓指揮大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
第二年,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八萬前往救援。 田忌本來打算帶領(lǐng)軍隊直接去趙國與魏軍作戰(zhàn),孫臏認為,魏國的精兵都在攻打趙國,國內(nèi)空虛,主張采取避實擊虛的靈活戰(zhàn)術(sh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造成兵臨城下,大軍壓境之勢。
田忌采納了孫臏的計謀,率軍進攻魏國。 龐涓得知消息,非常著急,丟掉糧草輜重,星夜從趙國撤軍回國。
孫臏預先在魏軍回國的必經(jīng)之地掛陵(今河南長垣西北)設(shè)下埋伏,當龐誤用率領(lǐng)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魏軍經(jīng)過時,齊軍突然出擊,大敗魏軍。這場戰(zhàn)役又稱為“桂陵之戰(zhàn)”。
在戰(zhàn)史上,把這種作戰(zhàn)方法叫做“圍魏救趙”。從此,孫臏名揚天下一步,世間爭相傳誦他的兵法。
舌 存 齒 亡 李耳小的時候很少說話,但他善于思考,凡事非要想出個道道才行。 一天,李耳和幾個小伙伴在村外玩。
這里有一棵大槐樹,幾個人合抱也摟不住。他們覺得這樹太強大了,遮住好大一片蔭,幾個人爬上去搖晃也搖晃不動。
在樹的下面長著一片細長的小草,由于常年曬不上太陽,又黃又瘦,隨著微風搖來搖去,非常細弱。 突然,狂風大作,小草被吹得貼伏在地面上,大樹在狂風中悠悠地晃動身軀,似乎在說:“我是多么強大呀!什么也不怕。”
不一會兒,隨著一道刺眼的閃電,一陣震耳欲聾的雷聲,大槐樹斷了,露出白白的斷茬。躲在一邊的孩子們嚇得張口結(jié)舌說不出話來。
雷雨過后,李耳他們來到大槐樹倒下的地方,看見那些小草迎著陽光,頂著露珠挺立著,似乎更加神氣了。 李耳陷入了沉思。
李耳回到家里,將看到的情景給老師商容敘說了一遍。年邁的商容張開嘴問道:“我的牙齒還在嗎?”李耳搖了搖頭。
商容又問:“我的舌頭還在嗎?”李耳點了點頭。“牙齒是剛強的,舌頭是柔弱的,為什么到老的時候,舌存而齒亡呢?”李耳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大聲回答:“舌正因為柔軟才長期存在,齒正因為剛強而先落,老師,是這樣的嗎?”商容笑了。
“你算是悟出這個道理了。不僅舌齒是如此,天下萬事萬物都是如此,你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是我把最根本的東西交給了你,再也沒有什么可告訴你了。”
李耳聽著老師的教誨,聯(lián)想到屋檐下又硬又滑的青石板卻被水滴鑿出了一個個洞;想到許多爭強好勝的人家破人亡,而謙卑有禮的人則得以保存;一些本來體魄強健的人,因忽視了調(diào)養(yǎng),反而早逝了。他又想到人死后變得四肢僵硬,人們給他穿壽衣都比較困難。
然而新生的嬰兒,那手臂和小腿看上去多么柔軟,多么弱小,但是卻一天天長大起來。 李耳后來把這個道理總結(jié)為這么幾句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紙上談兵 負荊請罪老馬識途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nèi)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fā)生戰(zhàn)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
后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zhí)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fā)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一只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么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然后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shù)年形成大治局面。臥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并俘虜了越王勾踐。
勾踐給夫差喂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后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并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后來終于滅掉吳國。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yīng)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
在回國途中,因假向?qū)б朊怨龋过R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負荊請罪:戰(zhàn)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紙上談兵:戰(zhàn)國時,戰(zhàn)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
后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zhàn)中損兵40萬。三令五申:孫武流寓于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
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qū)m女們。
1.表示人物品質(zhì)的:拾金不昧、舍己為人、視死如歸、堅貞不屈、不屈不撓 2.表示人物外貌的:身材魁梧、亭亭玉立、老態(tài)龍鐘、西裝革履、婀娜多姿 3.表示人物動作的:洗耳恭聽、昂首闊步、拳打腳踢、交頭接耳、左顧右盼 4.表示人物神態(tài)的:揚眉吐氣、怒目而視、火眼金睛、面紅耳赤、熱淚盈眶 5.表示“哭”的詞語:淚流滿面、淚如雨下、淚眼汪汪、淚如泉涌、嚎啕大哭、6.表示“笑”的詞語:喜笑顏開、眉開眼笑、哈哈大笑、嫣然一笑、微微一笑 7.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語:忐忑不安、驚慌失措、悶悶不樂、激動人心、焦急萬分 8.表示喜悅的:笑容可掬、微微一笑、開懷大笑、喜出望外、樂不可支 9.表示憤怒的:火冒三丈、怒發(fā)沖冠、勃然大怒、怒氣沖沖、咬牙切齒 10.表示憎惡的:可憎可惡、十分可惡、深惡痛絕、疾惡如仇、恨之入骨 11.表示悲哀的:傷心落淚、欲哭無淚、失聲痛哭、泣不成聲、潸然淚下 12.表示憂愁的:無精打采、顧慮重重、憂愁不安、愁眉苦臉、悶悶不樂 13.表示激動的:激動不已、激動人心、百感交集、激動萬分、感慨萬分 14.表示舒暢的:舒舒服服、高枕無憂、無憂無慮、悠然自得、心曠神怡 15.表示著急的:迫不及待、忙忙、急不可待、操之過急、焦急萬分 16.表示愧疚的:追悔莫及、悔恨交加、于心不安、深感內(nèi)疚、羞愧難言 17.表示失望的:心灰意冷、大失所望、灰心喪氣、毫無希望、黯然神傷 18.表示害怕的:驚弓之鳥、提心吊膽、驚惶失措、驚恐萬狀、惶惶不安 19.表示反義詞:上行下效、深入淺出、借尸還魂、買空賣空、內(nèi)憂外患、前呼后擁、異口同聲、聲東擊西:三長兩短、兇多吉少、不進則退、大同小異、大公無私、承上啟下 20.表示近反義詞:天崩地裂、天老地荒、理直氣壯、云開日出、粗細各異、長短不同、黑白相間、表里如一、是非曲直:喜怒哀樂、安危冷暖、生死存亡 21.月光似水:茫霧似輕、楓葉似火、驕陽似火、秋月似鉤 日月如梭:雪花如席、雪飄如絮、細雨如煙、星月如鉤、碧空如洗、暴雨如注、吉祥如意、視死如歸、揮金如土、疾走如飛、一見如故、和好如初 22.山清水秀:早出晚歸、眉清目秀、月圓花好、李白桃紅、心直口快、水落石出、月白風清、字正腔圓、口蜜腹劍、雨打風吹、虎嘯龍吟、龍爭虎斗、23.載歌載舞:難舍難分、能屈能伸、躡手躡腳、有始有終、若即若離、古色古香、24.搖搖擺擺:恍恍惚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凈凈、飄飄灑灑、順順利利、25.整理整理:(動作)打掃打掃、清掃清掃、舒活舒活、清理清理、忽閃忽閃 雪白雪白:(顏色)碧綠碧綠、金黃金黃、烏黑烏黑、瓦藍瓦藍 26.閃閃發(fā)光:竊竊私語、津津樂道、欣欣向榮、栩栩如生、滔滔不絕、翩翩起舞 神采奕奕:星光熠熠、小心翼翼、炊煙裊裊、白雪皚皚、烈日灼灼、赤日炎炎 27.綠浪滾滾:波浪滾滾、云浪滾滾、麥浪滾滾、熱浪滾滾、江水滾滾、車輪滾滾 果實累累:秋實累累、碩果累累、果實累累、尸骨累累、彈孔累累、白骨累累 生氣勃勃:生機勃勃、生氣勃勃、朝氣勃勃、興致勃勃、雄心勃勃、野心勃勃 28.無影無蹤:無牽無掛、無邊無際、無情無義、無憂無慮、無緣無故、無窮無盡 不干不凈: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聞不問、不倫不類、不吵不鬧、不理不睬 自言自語:自說自話、自吹自擂、自私自利、自高自大、自暴自棄、自給自足 時隱時現(xiàn):時高時低、時明時暗、時上時下 半信半疑:半明半昧、半夢半醒、半推半就 29.千辛萬苦:千軍萬馬、千言萬語、千變?nèi)f化、千山萬水、千秋萬代 千奇百怪:千錘百煉、千方百計、千瘡百孔、千姿百態(tài)、千絲萬縷 30.表示形勢緊急的成語:迫在眉睫、千鈞一發(fā)、燃眉之急、十萬火急 31.表示聲音極響的詞語:震耳欲聾、驚天動地、震天動地、響徹云霄 32.表示“團結(jié)一致”的四字詞:眾志成城、齊心協(xié)力、同心同德、萬眾一心 33.表示“鉆研精神”的四字詞:廢寢忘食、刻苦鉆研、爭分奪秒、精益求精 34.表示思想集中的四字詞: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一心一意 35.描寫課堂上討論場面的四字詞: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七嘴八舌、爭論不休 36.描寫場面熱鬧的成語:車水馬龍、人山人海、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37.描寫體育運動比賽場面的四字詞:生龍活虎、人流如潮、振奮人心、異常激烈 38.描寫潔白純潔的成語:潔白無瑕、白璧無瑕、冰清玉潔、潔白如玉 39.表示“誠信”的成語: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諾千金、信守諾言 40.表示“做事果斷”的四字詞:毅然決然、當機立斷、雷厲風行、斬釘截鐵 41、表示“從沒有過的”詞語:前所未有、空前絕后、絕無僅有、史無前例、42.表示“做事猶豫”的四字詞:猶豫不決、出爾反爾、優(yōu)柔寡斷、狐疑不決、43.形容“氣勢雄偉”的四字詞:浩浩蕩蕩、氣勢磅礴、氣勢恢弘、氣勢非凡、44.形容“植物長勢很好”的四字詞:枝繁葉茂、綠樹成陰、綠陰如蓋、45.表示“有名”的詞語:聞名于世、舉世聞名、聞名天下、大名鼎鼎、人盡知、46.表示與“足”有關(guān)的詞語:手足無措、手忙腳亂、手舞足蹈、足下生輝 47.表示“贊揚”的詞語:贊不絕口、贊嘆不已、連連稱贊、嘆為觀止、。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
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拖尾于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
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翻譯 刻舟求劍 戰(zhàn)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
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他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仍不見寶劍的影子。
其實他又怎么找得到寶劍呢?船繼續(xù)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在他的家里,墻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繡著龍。
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歡龍,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里張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后,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急忙躲起來。
原來,葉公喜歡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繡的、刻的假龍。 鄭人買履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后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jīng)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
」又轉(zhuǎn)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贊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
(他)又稱贊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于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么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yīng)了。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nóng)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nóng)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
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準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
結(jié)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
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
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賊了。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2.揠苗助長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他總是嫌田里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么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來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里卻很高興。回到家里還夸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里去看,發(fā)現(xiàn)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經(jīng)枯死了3.不可救藥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
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
凡伯直言相勸,列數(shù)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后來收入《詩經(jīng)》。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
后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4.乘風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
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么志向,宗愨回答道:“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yè)。
宗愨經(jīng)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于成為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后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5.一衣帶水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后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6.高山流水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
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zhuǎn),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師告訴他:“你已經(jīng)學了。”一夜伯牙乘船游覽。
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
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diào),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yōu)美。
7.一字之師指改正文章中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字的老師。該語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補》。
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fā)展中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shù)也很發(fā)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詩人多,創(chuàng)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shù)上、內(nèi)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當時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fā),創(chuàng)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里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
寫好后,他覺得非常滿意。有一個叫鄭谷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后,認為這首詩的意味未盡。
于是,他經(jīng)過反復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因為他認為既然數(shù)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鄭谷的這一改動,雖然只將數(shù)字改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卻使《早梅》更貼切題意了,詩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齊已對鄭谷的這一改動非常佩服,當時即稱鄭谷為自己的一字師。
8.專心致志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
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里卻想著:“要是現(xiàn)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
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結(jié)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
歐陽修:
(一)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關(guān)于孔丘的成語(十分詳細的參考資料):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nóng)》)
4.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1、《錦瑟》——唐代李商隱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譯文: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典故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jīng)何往。
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
2、《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譯文: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典故是: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代劉禹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譯文: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典故是:“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quán)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jīng)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zhì)。相傳晉人王質(zhì)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jīng)朽爛。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jīng)亡故。
4、《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譯文: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jié)到云中,什么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jié)去邊地云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
典故是:持節(jié)云中,指漢文帝與馮唐的故事。云中太守魏尚治軍有方,匈奴一旦入侵,必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時多報了六顆首級,魏尚被文帝貶官,漢文帝派遣馮唐“持節(jié)”赦免他的罪過,使其重任云中郡太守。
5、《野望》——唐代王績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譯文: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典故是:相傳周武王滅商后 ,伯夷、叔齊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
哀袁-->;哀猿
1)梅:青梅竹馬
山園小梅(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 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
2)蘭:蕙心蘭質(zhì)
題楊次公春蘭(宋·蘇軾)
春蘭如美人 不采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 蓬艾深不見
丹青寫真色 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 冠佩不敢燕
3)竹:胸有成竹
竹里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4)菊:春蘭秋菊
菊花(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5)荷:菊老荷枯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6)柳:柳絮才高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7)松柏:松柏后凋
子夜四時歌(南朝民歌)
淵冰厚三尺
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
君情復何似
8)芭蕉:覆鹿尋蕉
初夏睡起(宋·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
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
9)梧桐:梧鳳之鳴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 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 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 臨風懷謝公
10)紫燕:勞燕分飛
美人剌繡(明·楊基)
風送楊花滿繡床
飛來紫燕亦成雙
閑情正在停針處
笑嚼殘絨唾碧窗
11)鴻雁:鴻雁哀鳴
燕子樓(唐·關(guān)盼盼)
適看鴻雁岳陽回
又睹玄禽逼社來
瑤瑟玉簫無意緒
任從蛛網(wǎng)任從灰
12)杜鵑:杜鵑啼血
更漏子(宋·趙長卿)
日彤彤
風蕩蕩
簾外柳花飛揚
紅有限
綠無窮
雨晴芳徑中
腸寸結(jié)
縈離別
還是去年時節(jié)
春暮也
子歸啼
傷春三月時
13)哀猿:猿啼鶴怨
早發(fā)白帝城(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曹雪芹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三國志。蜀書。劉巴傳》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選。爭報恩》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
一貴一賤交情見。——駱賓王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曹植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馮夢龍
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雁門集》
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馮夢龍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易·系辭上》
嬰其嗚矣,求其友聲。——《詩經(jīng)·小雅》
歐陽修:(一)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關(guān)于孔丘的成語(十分詳細的參考資料): 詩中春: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王維:《相思))4.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杜甫:《春夜喜雨)) 詩中夏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李商隱:(晚晴))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5.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詩中秋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曹操:《觀滄海》)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nóng)》)4.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詩中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杜甫:《兵車行》)'2.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
(陶淵明:《四時》)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