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畫家米芾小時家境不富裕,花學費在私塾學寫字三年亦長進不大。
一日,他聽說有位路過村里的趕考秀才寫字好就去請教。秀才翻看了米芾的臨帖后說:“想要跟我學寫字,有個條件,得買我的紙,可紙貴,五兩紋銀一張。”
米芾心想哪有這樣貴的紙,但出于學字心切,米芾一咬牙借來銀子交給秀才。秀才遞給他一張紙說:“回去好好寫,三天后拿給我看。”
回到家,米芾捧著這張用五兩銀子買來的紙,左看右看也不敢輕易使用。于是對照字帖,用沒蘸墨水的筆在書案上劃來劃去,反反復復地琢磨,把一個一個的字印在心里。
三天后,秀才來了,見米芾正坐在桌前,手握著筆,望著字帖出神呢,紙上竟滴墨未沾。便故作驚訝地問:“怎么還沒寫?”米芾如夢方醒,才想到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說:“我怕弄廢了紙。”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著紙說:“好了,琢磨三天了,寫個字給我看看吧!”米芾抬筆寫了個“永”字。秀才一看,字寫的遒勁瀟灑,便故意問道:“你為什么三年學業(yè)不進,三天卻能突飛猛進呢?”米芾想了想說:“因為這張紙貴,不敢像以前那樣隨便寫來,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再寫。”
“對!”秀才說:“學字不光是動筆,還要動心,不但要觀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寫好。”說完,揮筆在“永”字后面添了七個字:(永)志不忘,紋銀五兩。
又從懷里掏出那五兩銀子還給米芾,頭也不回地走了。
“筆冢墨池”的典故草書大家懷素學書十分刻苦,綠天庵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人稱草書圣手的懷素出家修行,種蕉練字的地方。
零陵縣志記載:綠天庵清咸豐壬子年毀于兵,同治壬戍年郡守陽翰主持重建。下正殿一座,上為種蕉亭,左為醉僧樓,有懷素塑像。
庵后一處刻有“硯泉”二字,是懷素磨墨取水的地方。右角有“筆冢”塔,懷素寫禿了的筆都埋于此。
庵正北七十余步有有小池,是懷素洗硯處,因常洗硯水變黑,名為“墨池”。懷素因長期精研苦練,禿筆成堆,埋于山下,人稱“筆冢”。
擴展資料王羲之與墨池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nèi)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
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智永與“退筆冢”智永禪師晚年時,有天正在指導一位小沙彌練字,幾位年輕書生慕名來寺謁求大師的墨寶,并請教寫字秘訣。
智永笑答:“贈字不難,但秘訣實無,不過老衲可奉送諸位四字‘勤學苦練’,如能持之以恒,保你一生受用不盡。”書生聞言,大失所望。
智永禪師便耐心開導他們:“俗話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獻之公學書曾用盡18大缸清水,老衲學書也是靠勤學苦練,才有今日的成就。”
眾書生聽后,并未盡信。智永禪師便命小沙彌打開后院門,帶領他們?nèi)ニ轮械乃郑谝豢弥Ψ比~茂的大樹下有一座高高的墳冢。
書生們大惑不解,禪師指冢說:“我習書一生,練字磨禿的筆頭盡在于此。”冢前立一石碑,上刻“退筆冢”3字,下有“僧智永立”幾個小字,背后還有智永寫的一篇墓志銘。
偌大一座墳冢,貯滿禿筆頭,書生們看罷,驚愕不已。小沙彌告訴書生,師父寫字的禿筆,初時裝滿5大筐。
為練好字,在寺內(nèi)閣上住了多年,還臨寫了800多本《真草千字文》,分贈浙東各寺廟。書生們聽后恍然大悟,任何學術要達到高峰,沒有捷徑可走,亦無秘訣可言,只有勤學苦練,才是惟一的途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懷素。
是魯班(公輸般)呀
墨子還反對那種為了爭城奪地而使百姓遭到災難的混戰(zhàn)。這回他聽到楚國要利用云梯去侵略宋國,就忙忙地親自跑到楚國去,跑得腳底起了泡,出了血,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塊裹著腳走。
這樣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都城郢都。他先去見公輸般,勸他不要幫助楚惠王攻打宋國。
公輸般說:“不行呀,我已經(jīng)答應楚王了。”
墨子就要求公輸般帶他去見楚惠王,公輸般答應了。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誠懇地說:“楚國土地很大,方圓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國土地不過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產(chǎn)也不豐富。大王為什么有了華貴的車馬,還要去偷人家的破車呢?為什么要扔了自己繡花綢袍,去偷人家一件舊短褂子呢?”
楚惠王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棄攻宋國的打算。公輸般也認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
墨子直截了當?shù)卣f:“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
他解下了身上系著的皮帶,在地下圍著當做城墻,再拿幾塊小木板當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輸般來演習一下,比一比本領。
公輸般采用一種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種方法守城。一個用云梯攻城,一個就用火箭燒云梯;一個用撞車撞城門,一個就用滾木擂石砸撞車;一個用地道,一個用煙熏。
公輸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還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沒有使出來。
公輸般呆住了,但是心里還不服,說:“我想出了辦法來對付你,不過現(xiàn)在不說。”
墨子微微一笑說:“我知道你想怎樣來對付我,不過我也不說。”
楚惠王聽兩人說話像打啞謎一樣,弄得莫名其妙,問墨子說:“你們究竟在說什么?”
墨子說:“公輸般的意思很清楚,不過是想把我殺掉,以為殺了我,宋國就沒有人幫助他們守城了。其實他打錯了主意。我來到楚國之前,早已派了禽滑厘等三百個徒弟守住宋城,他們每一個人都學會了我的守城辦法。即使把我殺了,楚國也是占不到便宜的。”
楚惠王聽了墨子一番話,又親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領,知道要打勝宋國沒有希望,只好說:“先生的話說得對,我決定不進攻宋國了。”
這樣,一場戰(zhàn)爭就被墨子阻止了。 (來源:常青樹)
你好 退避三舍出自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晉文公)逃亡在楚國時,楚王問他將來怎樣報答自己。
重耳說,如果將來晉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后晉楚在城濮交戰(zhàn),晉文公遵守諾言,把軍隊撤九十里。
詳細故事如下 當時背景: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異母兄長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九年。)
經(jīng)過千辛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么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chǎn),晉國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愿與貴國友好。
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zhàn)。”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
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zhàn)時相遇。
晉文公為了實現(xiàn)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
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zhàn)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比喻為避免沖突而向對方作出讓步。
洛陽紙貴 原指洛陽之紙,一時求多于供,貨缺而貴。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于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梗概:在西晉太康年間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學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人們嘖嘖稱贊,競相傳抄,一下子使紙昂貴了幾倍。原來每刀千文的紙一下子漲到兩千文、三千文,后來竟傾銷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買紙,抄寫這篇千古名賦。
望梅止渴 典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為激勵士氣曹操說:“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以趕到前面的水源。
詳細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zhàn)機,心里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于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jīng)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草木皆兵 東晉時,強秦一直想吞并晉王朝,秦王苻堅親自率領九十萬大軍,去攻打晉國。晉國派大將謝石、謝玄領八萬兵馬迎戰(zhàn)。
苻堅當然很傲慢,根本沒把力量懸殊的晉軍看在眼里。 可是,誰料到先頭部隊的前鋒同晉軍首戰(zhàn)便被打敗,苻堅慌了手腳。
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線視察,他看到晉軍陣容嚴整,士氣高昂,連晉軍駐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綽綽像是滿山遍野的士兵呢! 后話: 決戰(zhàn)時,秦軍被徹底擊潰,損失慘重,秦王苻堅自己受傷,弟弟苻融也陣亡了。苻堅倉皇而逃,他聽到風聲鳥聲也以為是敵人追兵又到了。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
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余。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
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么強大的敵人啊!怎么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過于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布陣,企圖憑借地理優(yōu)勢扭轉戰(zhàn)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后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zhàn)。
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zhàn)常識,想利用晉軍忙于渡河難于作戰(zhàn)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于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后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
軼事典故
南庵之語
陳堯佐初見陳摶時,陳摶驚奇于他的風骨,認為他可以學仙。陳摶帶陳堯佐拜訪引之同訪白合的一位修士,陳摶問修士說:“怎么樣?”修士掉頭說:“是南庵啊,將位極人臣罷了。”陳堯佐不明白南庵是什么意思。后來他擔任轉運使,途經(jīng)終南山,碰到路人告訴他說:“我剛從南庵來。”陳堯佐于是派侍從打聽南庵的所在地,因而前往游覽。前行不過幾里,仿佛像平生曾經(jīng)歷過一樣。等到了南庵后,馬上默記下了自己默識其宴坐及休息的地方。陳堯佐考證南庵修行及示寂的時間,正是自己出生的那天,他這才明白自己的前身是南庵的修行僧。
以身作則
陳堯佐知壽州時,遭逢饑荒,他自己率先獻米做粥來賑濟饑民,壽州官民因而爭相獻米,保全了數(shù)萬百姓的性命。陳堯佐事后說:“我難道會把此事當成私人的恩惠嗎?只是因為與其用政令指揮人,不如以身作則,而讓大家自愿仿效。”
不懼權貴
當時祥符知縣陳詁治理嚴厲苛刻,官員打算加罪陳詁,便使縣為之一空,劉太后果然憤怒;但陳詁與宰相呂夷簡連親,執(zhí)政大臣以嫌不敢爭辯。事情傳至樞密院,只有陳堯佐說:“懲處陳詁則奸吏得計,以后誰敢再約束胥吏呢?”陳詁因此得以免罪。
儉約愛物
陳堯佐性情勤儉節(jié)約,看見動物必定告誡左右侍人不要殺害。器物衣服壞了,隨時就縫補,說:“無非是使之不全部被丟棄。”自號“知余子”。臨終前一日,自撰墓志說:“年壽八十二不為夭折,官一品不為低賤,使相接受俸祿不為恥辱,這三者大略可以歸息于父親棲神之地了。”陳摶曾對他的父親說:“您三個兒子都當為將相,惟有中子顯貴而且年壽高。”后來果像陳摶所說的那樣。
書法趣聞
陳堯佐擅寫八分書,自創(chuàng)“點畫肥重”的堆墨書。他出知鄭州時,曾在府中擺宴,一位伶人為戲弄陳堯佐,拿出大幅紙,用濃墨涂寫,并用粉筆點上四點。陳堯佐詢問:“這是什么字?”伶人回答:“堆墨書寫的‘田’字。”陳堯佐大笑。
陳堯佐曾與石中立同任宰執(zhí),石中立一向詼諧逗趣,想要戲弄陳堯佐。政事堂(宰相、參知政事議事辦公處)中有黑飯床,長五、六尺,石中立取來取白堊橫放在床上,長達一尺多。他對陳堯佐說:“我常常學習您的堆墨書。”陳堯佐聽后,非常高興。石中立讓小吏把床抬出,接著說:“我已經(jīng)能寫‘口’字了。”陳堯佐明白石中立是在戲弄自己后,頗為失望。
陳堯佐游覽長安佛寺時,為其題名。一位侍從不小心打翻硯臺,弄臟了陳堯佐的鞋子。陳堯佐性急,一怒之下,便將毛筆塞進侍從的鼻子里,隨行的客人無不大笑。
----百度百科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曾國藩)
◇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
◇荒廢時間等于荒廢生命。(川端康成)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郭沫若)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華羅庚)
◇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別林斯基)
◇要找出時間來考慮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號還是負號。(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文嘉《今日詩》)
一天,一張紙跟其它一模一樣的紙張,一塊兒躺在桌面上,發(fā)現(xiàn)它身上布滿了字跡。
一支筆,蘸了最黑的墨水,在它上面寫了一大堆字。 “難道你不能使我免于這樣丟人現(xiàn)世嗎?”那張紙生氣地對墨水說道,“你已經(jīng)用你這些可怕的字跡玷污了我,你已經(jīng)永遠地把我給毀啦!” “等一等廠墨水答道,“我并沒有糟蹋你呀,我是用字櫛滿在你身上,現(xiàn)在你已不再只是一張紙了,而是一封信啦。
你成了人類思想的監(jiān)護者,你已變成了一份有價值的文件了。” 真的,過了不久,有人來清理書桌。
他將紙張掃攏起來,要拋進火中燒掉。但他突然注意到那張被墨水寫上了字的紙,于是他把其他的紙仍掉,而把那張寫成了信的紙,放回原處。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