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3《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
《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
《廣韻》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
《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
《傳》同猶聚也。 又和也。
《禮·禮運》是謂大同。《注》猶和也,平也。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注》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注》律以竹,同以銅。
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注》司馬法曰:十成為終,十終為同,同方百里。
《疏》謂之為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為同也。又爵名。
《書·顧命》上宗奉同瑁。《注》同,爵。
瑁,圭也。又州名。
《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為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后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又《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
《注》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又姓。
《正字通》唐有同谷。又《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又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
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又《釋文》徒貢切,音洞。
與詷同。《禮·祭統(tǒng)》鋪筵設(shè)同幾,為依神也。
《注》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
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為一字。
又葉徒黃切,音唐。《琳·答客難》六合咸熙,九州來同。
倒載干戈,放馬華陽。字作北下。
考證:〔司馬法曰,成為終,終十為同。〕 謹(jǐn)照周禮注原文終十改十終。
[3] 【韻部】:所屬《平水韻》一東部,屬《中華新韻》十一庚陽平部,屬《詞韻簡編》第一部一東二冬通用。
八纮同軌 白藋同心 白首同歸 百口同聲 本同末離 本同末異 比眾不同 畢力同心 標(biāo)同伐異 不敢茍同 不謀而同 不謀同辭 不期而同 不同戴天 不同凡響 不同流俗 不約而同 操戈同室 大同小異 黨同妒異 黨同伐異 道合志同 道同契合 道同義合 道同志合 敵愾同仇 恩同父母 恩同山岳 恩同再造 伐異黨同 非同兒戲 非同小可 非同尋常 分床同夢 分甘同苦 分形同氣 風(fēng)雨同舟 鳳梟同巢 感同身受 公諸同好 攻守同盟 共貫同條 好惡不同 合膽同心 和而不同 和光同塵 河同水密 胡越同舟 禍福同門 交口同聲 截然不同 迥乎不同 迥然不同 蘭艾同焚 狼羊同飼 李郭同船 李郭同舟 連枝同氣 戮力同心 率土同慶 貓鼠同處 貓鼠同眠 貓鼠同乳 名同實異 牛驥同槽 牛驥同皂 牛驥同皂 判然不同 普天同慶 溥天同慶 齊心同力 棄同即異 千里同風(fēng) 巧同造化 清濁同流 情同骨肉 情同手足 情同一家 求同存異 人神同嫉 三馬同槽 賞同罰異 上下同門 上下同心 上下同欲 笙磬同音 十鼠同穴 視同兒戲 視同拱璧 視同路人 視同陌路 視同秦越 視同一律 誓同生死 殊方同致 殊路同歸 殊涂同歸 殊涂同會 殊涂同致 殊途同歸 殊致同歸 樹同拔異 所見略同 通同一氣 通同作弊 同胞共氣 同敝相濟 同病相憐 同塵合污 同仇敵慨 同仇敵愾 同出一轍 同船合命 同床各夢 同床共枕 同床異夢 同垂不朽 同德同心 同德協(xié)力 同德一心 同惡共濟 同惡相黨 同惡相濟 同惡相求 同惡相恤 同惡相助 同符合契 同甘共苦 同工異曲 同功一體 同歸殊涂 同歸殊途 同歸于盡 同類相從 同類相妒 同類相求 同力協(xié)契 同利相死 同流合污 同美相妒 同門異戶 同明相照 同年而校 同年而語 同盤而食 同袍同澤 同氣連枝 同氣相求 同然一辭 同日而道 同日而論 同日而言 同日而語 同生共死 同生死, 同聲同氣 同聲相求 同聲相應(yīng) 同室操戈 同堂兄弟 同條共貫 同文共規(guī) 同文共軌 同心畢力 同心并力 同心敵愾 同心斷金 同心共膽 同心共濟 同心合膽 同心合德 同心合力 同心合意 同心竭力 同心僇力 同心戮力 同心同德 同心協(xié)德 同心協(xié)濟 同心協(xié)力 同心葉力 同心一德 同心一力 同心一意。
同字的成語 :
同胞共氣、
同心戮力、
方土異同、
標(biāo)同伐異、
同等對待、
同甘同苦、
同氣連枝、
同心敵愾、
一軌同風(fēng)、
同床共枕、
同袍同澤、
自厝同異、
恩同再造、
味同嚼蠟、
事同虛設(shè)、
異涂同歸、
殊涂同致、
所見略同、
同舟遇風(fēng)、
行同狗彘、
千里同風(fēng)、
恩同父母、
情同骨肉、
同心協(xié)德、
同源異派、
同流合污、
分床同夢、
同浴譏裸、
白藋同心、
同聲相呼
截然不同、
情同手足、
異口同聲、
同心協(xié)力、
不敢茍同、
非同尋常、
同歸于盡、
迥乎不同、
非同小可、
同室操戈、
不可同日而語、
同生共死、
上下同欲、
同氣連枝、
吳越同舟、
同氣相求、
與民同樂、
所見略同、
仁同一視、
同床共枕、
同出一轍、
繆力同心、
通同一氣、
攻守同盟、
有福同享、
同心并力、
牛驥同皂、
情同骨肉、
一心同體
志同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
道:途徑。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不約而同
[bù yuē ér tóng]
約:相約。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
同生共死
[tóng shēng gòng sǐ]
生死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異口同聲
[yì kǒu tóng shēng]
不同的嘴說出相同的話。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視同陌路
[shì tóng mò lù]
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同“視若路人”。
同心同德
tóng xīn tóng dé
[釋義] 指思想統(tǒng)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語出] 《尚書·泰誓》:“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正音] 同;不能讀作“tònɡ”。
[辨形] 心;不能寫作“新”。
[近義] 同心協(xié)力 同心戮力
[反義] 同床異夢
[用法] 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
[辨析] ~強調(diào)思想、信念的統(tǒng)一;而“同心協(xié)力”強調(diào)既信念統(tǒng)一;又通力合作。
[例句]
①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為建設(shè)社會主義而奮斗。
②全國各族人民要~;搞好改革開放。
[英譯] work with one mind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