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文言文知識點
《傷仲永》強調(diào)了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表現(xiàn)了王安石早期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下面是其文言文知識點,歡迎閱讀:
虛詞用法
之
?。?)不能稱前時之聞——助詞,的。
?。?)不受之人——兼詞,之于。
?。?)卒之為眾人——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忽啼求之——代詞,代書具
?。?)借旁近與之——代詞,代仲永
?。?)余聞之久也——代詞,代這件事
于
?。?)環(huán)謁于邑人——介詞,到。
?。?)于舅家見之——介詞,在。
(3)賢于材人遠矣——介詞,比。
?。?)受于人者不至——介詞,從,引出動作的對象。
自
(1)還自揚州——從。
(2)并自為其名——自己。
然
?。?)泯然眾人矣 ——形容詞詞尾 ……的樣子
?。?)父利其然也 —— 代詞,這樣
通假字
(1)扳——通“攀”,牽,引。
(2)材——通“才”,才能。
古今異義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是:古義:“自是”組合意為“從此”;今義:判斷動詞)
(2)或以錢幣乞之(或:古義:不定代詞,有的人;今義:或許,或者。)
(3)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文理:古義:文采和道理;今義:表示文章,內(nèi)容或語句方面的條理)
?。?)稍稍賓客其父(稍稍: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5)泯然眾人矣(眾人:古義:平常人;今義:許多人,大家。)
(6)從先人還家(先人:古義:王安石死去的父親;今義:自己的前輩。)
詞類活用
?。?)形容詞作意動詞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為驚奇、詫異”的` 意思
“父異焉”之中的“異”,是“對……感到驚異”的意思
?。?)名詞作意動詞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認為……有利可圖”的意思
“賓客其父”之中的“賓客”,是“以賓客之禮相待……”的意思
(3)名詞作狀語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中的“日”名詞作狀語,是“每天”的意思
(4)動詞用作狀語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動詞“出聲哭”的意思,這里作狀語“哭著”的意思
一詞多義
自
(1)并自為其名(名詞,自己)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介詞,從)
聞
?。?) 余聞之也久(動詞,聽說)
?。?)不能稱前時之聞(名詞,名聲)
其
(1)其詩以養(yǎng)父母(代詞,這)
?。?)稍稍賓客其父(代詞,他的)
然
?。?)父利其然也(代詞,這樣)
?。?)泯然眾人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為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動詞,作為)
?。?)卒之為眾人(動詞,成為)
賢
?。?)賢于材人遠矣:(勝過) (名詞作動詞)
(2)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有才能)
文言句式
?。?)判斷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2)省略句
省略賓語 “不使學”中省略賓語“之”,可補充為“不使之學”;“令作詩”中也省略賓語“其”,可補充為“令其作詩”。
省略主語 “還自揚州”中省略主語“我”,可補充為“我還自揚州”。
省略介詞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補充為“受之于天”;“借旁近與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詞“于”,可補充為“借于旁近與之”。
?。?)倒裝句
“還自揚州”是倒裝句,正確的語序是“自揚州還”。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0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