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應該計入管理費用。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期權是一種權利。
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家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力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期權的標的物。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
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
到期日。雙方約定的期權到期的那一天稱為“到期日”,如果該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zhí)行,則稱為歐式期權;如果該期權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間執(zhí)行,則稱為美式期權。
期權的執(zhí)行。依據期權合約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行為稱為“執(zhí)行”。
在期權合約中約定的、期權持有人據以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固定價格,稱為“執(zhí)行價格”。
期權權利金(Premium)即買賣期權合約的價格,是惟一的變量,其他要素都是標準化的。權利金是期權的買方為獲取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而必須支付給賣方的費用,其多少取決于敲定價格、到期時間以及整個期權合約。
1、支付的期權費確認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2、期末公允價值計量,你的思路基本合理,但不應直接使用期末收盤價,而應考慮基于期末可獲得的信息,預計該期權到期可行權日的標的公允價值。
對于權益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成本費用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不確認其后續(xù)公允價值變動;對于現(xiàn)金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確定成本費用和應付職工薪酬。
對于授予的存在活躍市場的期權等權益工具,應當按照活躍市場中的報價確定其公允價值。對于授予的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期權等權益工具,應當采用期權定價模型等確定其公允價值。
期權費如何進行進行賬務處理
在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應當根據*7取得的可行權職工人數變動等后續(xù)信息做出a1估計,修正預計可行權的權益工具數量。在可行權日,最終預計可行權權益工具的數量應當與實際可行權工具的數量一致。
【基礎知識題】20*7年1月1日,甲公司將持有的乙公司發(fā)行的10年期公司債券出售給丙公司,經協(xié)商出售價格為330萬元,20*6年12月31日該債券公允價值為310萬元。該債券于20*6年1月1日發(fā)行,甲公司持有該債券時已將其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面值為300萬元,年利率6%(等于實際利率),按年支付利息。
【解析】甲公司轉讓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借:銀行存款 3 300 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3 100 000
投資收益 200 000
同時,將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利得或損失轉出
借:其他綜合收益 100 000
貸:投資收益 100 000
(一)經營者股票期權的初始確認 初始確認是指當一項交易或事項己經發(fā)生并符合確認的基本標準時就應當予以記錄?并計入財務報表。
初始確認是任何一個項目的第一次確認。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在經營者股票期權存續(xù)期間會發(fā)生重大變化。
因此?何時確認相關的報酬成本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經營者股票期權計劃中涉及的日期有股票期權贈與日、授權日、行權日以及股份轉讓日?那么經營者股票期權應在哪個時間進行費用確認呢? 有的觀點認為?經營者股票期權應該在股票期權贈與日就開始確認為費用?因為贈與股票期權當天就已經對公司產生影響。
筆者認為?經營者股票期權的費用應該在行權日進行確認。 因為經營者股票期權在未來可能被行權而使經營者股票期權具有了價值。
如果我們事先知道一個確定的經營者股票期權在未來不可能被行權?那么這樣的經營者股票期權對經營者來說還有什么價值?所以?經營者股票期權有價值?但價值是體現(xiàn)在經營者行權之后?而在行權之前?經營者股票期權不具有價值?因而也就談不上費用的確認。 因此?費用的初始確認時間應當是行權日?而不是經營者股票期權的贈與日。
至于其費用的攤銷應該在隨后的經營者服務年限里進行。這個時間段起于行權日?在經營者與公司勞務合同期滿時為止。
應作如下會計分錄:行權時?確認報酬費用總額?此時?借記“報酬費用”?貸記“經營者股票期權”;第一年年末進行費用攤銷時?借記“管理費用”?貸記“遞延報酬成本”。 (二)經營者股票期權的后續(xù)確認 一個項目在初始確認之后如果其價值發(fā)生變動?就要進行后續(xù)確認。
后續(xù)確認是針對后續(xù)計量而言的?如果后續(xù)計量與初始計量之間產生了差額?對這一差額的調整就是后續(xù)確認。 1。
對于條款確定的經營者股票期權計劃而言?經營者股票期權的價值一經確定?除了行權價之外?即使影響股票期權價值的其他因素發(fā)生變化?也不對經營者股票期權的價值進行調整?但是對由于經營者離職等原因造成的經營者股票期權沒有行權而失效?則應按實際行權的股數予以調整。 2。
對于條款不確定的經營者股票期權計劃?在贈與日?由于存在不確定的事項?所以不能對其進行客觀的計量?此時贈與日不是計量日。但是?贈與行為已經發(fā)生?按照權責發(fā)生制就應該及時予以披露?以確定該行為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效果有何影響。
此時確認的金額為估計的結果?到了計量日?對經營者股票期權的價值正式計量時?應對正式計量的結果和初始確認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調整?進行后續(xù)確認。 (三)經營者股票期權的終止確認 終止確認是相對于初始確認而言的?沒有初始確認也就沒有終止確認。
終止確認指的是將一個已確認的項目從財務報表上注銷。經營者股票期權已經行權或是到期失效?經營者股票期權不存在時?應將經營者股票期權從資產負債表上注銷。
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應注銷經營者股票期權: 1。經營者行權。
通常情況下?經營者有三種行權方式:現(xiàn)金行權、無現(xiàn)金行權、無現(xiàn)金行權并出售。 2。
經營者自愿離職。對于尚在授權期的股票期權?離職的經營者不得行權;如果經營者在離職前根據公司特殊規(guī)定已提前行權?公司有權以行權價回購這一部分股票?不得行權的部分應注銷。
3。經營者退休。
經營者退休?經營者持有的所有的股票期權在授予時間表和有效期不變?享有和離職前一樣的權利?但如果股票期權在期限結束后三個月內沒有行權?則成為非法定股票期權?不享有稅收優(yōu)惠。 4。
經營者喪失行為能力。如果經營者在事故中永久地完全喪失行為能力?因而終止了與公司的雇傭關系?則在持有的股票期權正常過期之前?該經營者或其配偶可以自由選擇時間對可行權的部分進行行權。
但是?如果其在離職后十二個月內沒有行權?則股票期權轉變?yōu)榉欠ǘㄐ凸善逼跈唷?5。
經營者死亡。如果經營者在任期內死亡?股票期權可以作為遺產轉移至繼承人手中。
如果經營者在離職三十天內死亡?大多數公司將這種情況看作經營者在任期內死亡。 在上述情況下?經營者股票期權的終止確認較為簡單。
對于已行權經營者股票期權部分?應轉為普通股;對于未行權部分?則應轉為資本公積。對于由激勵型股票期權轉為非法定股票期權的部分?只要把經營者股票期權由二級明細科目“激勵型”轉為“非法定型”即可。
屬于長期股權投資,也就是資產類啦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fā)生的損失。
二、企業(yè)出售短期持有的股票、債券或到期收回債券,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短期投資的賬面余額,貸記“短期投資”科目,按未領取的現(xiàn)金股利、利潤或利息,貸記“應收股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 三、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或分派利潤時,借記“應收股息”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期末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實現(xiàn)的凈利潤,借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凈虧損,作相反分錄,但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零為限。 出售或收回長期股權投資或長期債權投資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長期股權投資或債權投資的賬面余額,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或“長期債權投資”科目,按未領取的現(xiàn)金股利、利潤或利息,貸記“應收股息”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投資收益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五、期末,企業(yè)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我國試點企業(yè)實行的股票期權一般是行權價、期權數量和行權日期等要素在頒布股票期權計劃時都已經明確,因此,很多實施股票期權計劃的企業(yè)在授予日即按照行權價格確認一項債權(如記作長期應收款等),同時確認一項所有者權益(如記作預計股本等);期權持有人實際行權以后,將債權轉為現(xiàn)金等,同時將預計股本轉為股本;如果企業(yè)在規(guī)定期限內將股價與行權價之間的差額支付給期權持有人,則作為企業(yè)的費用處理。
從上述記賬方式來看,其實質是將企業(yè)發(fā)放的股票期權視為一種或有債權,其處理方式比較簡便,但也是最不可取的一種賬務處理方式。這種方式實際上和第一種會計處理方式相似,只是設置的會計科目有所不同而已。
雖然這種將股票期權視為或有事項進行賬務處理的模式操作比較簡便,但存在明顯的缺陷:這是與我國現(xiàn)行企業(yè)會計準則中的《或有事項》一章的相關精神不符。 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或有事項》第7條,“企業(yè)不應確認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因此上述會計處理方式在授予日將企業(yè)發(fā)行的股票期權視為一項或有債權,其記賬原則與現(xiàn)行會計準則相沖突;容易導致企業(yè)資產的虛增,不符合謹慎的原則;如果股價與行權價格之間的差額比較大,會導致費用不均衡,由于這部分差額記做費用在行權日所在年度入賬,沒有均衡地攤銷至授予日和行權日之間的年度,因此不符合配比原則,會出現(xiàn)行權日所在年度企業(yè)利潤銳減的現(xiàn)象;如果期權持有人放棄行權,需要沖減以前的記錄,有操縱資產的嫌疑。
因此這實際上是很不科學的一種會計處理方式。
各年會計處理如下: (1)在2005年1月1日,甲公司宣布股票期權激勵方案時,不需要進行會計處理。
(2)2005年12月31日,按會計準則規(guī)定,企業(yè)應當在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將取得的職工服務費計入成本費用,同時增加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每年的服務費=15*10000*120*1/3=6000000(元) 借:管理費用 60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000000 筆者認為,服務費即員工取得期權的公允價值,不應計入管理費用,因為股票期權激勵是現(xiàn)代公司中剩余索取權的一種制度,是員工參與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并不是取得員工服務的一種支付,員工的服務已經通過工資進行了支付,員工取得公司未來股份的權利價值,應計入利潤分配科目。
因此,會計處理應為: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60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000000 (3)按照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2006年12月31日確認服務費的會計處理同2005年12月31日。 (4)《公司法》規(guī)定,公司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而收購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過本公司已發(fā)行股份總額的5%;用于收購的資金應當從公司的稅后利潤中支付;所收購的股份應當在1年內轉讓給職工。
2007年開始,該企業(yè)可以選擇這一年內股價較低的時候回購本公司股份,假設2007年5月29日股價較低,每股股票市價19元,假設不考慮相關稅費,公司回購了120萬股,未超過本公司已發(fā)行股份總額的5%,支付的收購價款為2280萬元。 根據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企業(yè)回購股份時,應當按照回購的全部支出作為庫存股處理,同時進行備查登記。
借:庫存股 22800000 貸:銀行存款 22800000 (5)按照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2007年12月31日確認服務費的會計處理同2005年12月31日。 筆者認為2007年12月31日確認的服務費,應在回購股份全部支出的基礎上減去員工行權時支付的股票購買價款作為全部服務費,再扣除前兩年已經確認的費用。
因為此時回購股份的價格已知,公司通過股票期權激勵支付的價款已經明確,即為回購股份的全部支出扣除員工行權時支付的股票購買價款,因此應該進行服務費的調整。 2003年12月31日的服務費=(19-5)*10000*120-2*6000000=4800000(元) (6)假設員工在2008年1月1日全部行權購買股票。
根據會計準則規(guī)定,企業(yè)應當于員工行權購買本公司股份收到價款時,轉銷交付職工庫存股成本和等待期內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累計金額,同時,按照差額調整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借:銀行存款 600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8000000 貸:庫存股 22800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1200000 筆者認為,在采用回購股份的形式進行股票期權激勵時,不應產生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因為公司沒有發(fā)行新股,員工行權時支付的股票購買價款雖然高于股票面值,但并不是資本溢價。原因在于公司在回購股份時支付的價款也高于股票的面值,二者的差額應減少公司的未分配利潤,是公司進行股票期權激勵的代價;并且根據《公司法》規(guī)定,用于收購的資金應當從公司的稅后利潤中支付。
通過前面的會計處理可以看出,上述差額已經在三年中分別減少了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因此,會計處理應為: 借:銀行存款 600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6800000 貸:庫存股 22800000。
一、期權的分類
按照期權的定義可以分為兩大類:看漲期權(可以買入標的物的權利)和看跌期權(可以賣出標的物的權利)。另外,還有很多其它的分類標準:
1. 按照行權日期的不同進行的分類:歐式期權(European Option)和美式期權(American Option)
歐式期權:只能在期權的到期日行使權利,和歐洲沒有任何關系。
美式期權:在到期日以及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候都可以行使權利。因為美式期權比歐式期權要有利的多,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時美式期權的權利金一般要比歐式的高。
2.按照標的物的不同進行的分類(1):商品期權(Commodity Option)和金融期權(Financial Option)
商品期權:指標的物為實物的期權,如農產品中的小麥大豆、金屬中的銅等
金融期權:指標的物為金融商品的期權,如股票期權、股指期權、利率期權、外匯期權等
3. 按照標的物的不同進行的分類(2):現(xiàn)貨期權(Physical Option)和期貨期權(Futures Option)
現(xiàn)貨期權:標的物為現(xiàn)貨的期權
期貨期權:標的物為期貨合約的期權
4. 按照交易場所的不同進行的分類:場內期權(Exchange-Traded Option)和場外期權(Over-the-Counter Option)
場內期權:像期貨合約一樣,在交易所上市并進行交易的期權,合約內容由交易所事先制訂好了
場外期權:依據合約當事人間的協(xié)議在交易所以外的場所進行交易的期權,比較自由靈活
5. 按照標的物價格和履約價格間的關系進行的分類:實值期權、平值期權和虛值期權
不知樓主所說的為那種分類處理,我查了一下,按照2007年注冊會計師(cpa)考試教材上的舉例。期權屬于28章金融工具列報里講述的內容。
會計科目設置為: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內容較多,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可以買一本教材對照書上的例子進行講解,在這里內容太多不好表述?;蛘哂?
“會搜”進行查詢,內容豐富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