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對象
任何工作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對象,會計工作也不例外。一般來說,會計對象就是指會計工作所要核算和監(jiān)督的內容;具體來說,會計對象是指企事業(yè)單位在日常經營活動或業(yè)務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資金運動,即資金運動構成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jiān)督的內容。那么,如何理解和認識資金運動呢?
首先,資金運動是客觀的。資金運動的客觀性是指企事業(yè)單位的資金都要經過資金的投入、運用和退出這樣一個運動過程,這個過程不因企業(yè)所處的國家或地區(qū)的不同而不同。也正因為資金運動的客觀性,才使得會計能成為一種國際性的“商業(yè)語言”。
其次,資金運動是抽象的。資金運動的抽象性是相對于具體的會計核算而言的,因為在會計實務中,任何經濟活動所引起的資金運動都必須要具體化直至量化,若僅有“資金運動”這樣一個抽象的概念,那么會計核算的對象是無法落到實處的。這就需要對抽象的資金運動作進一步的分類,于是就有了會計要素。
二.會計科目
如果把會計對象比作一塊蛋糕的話,那么會計要素實際上是將這塊蛋糕切成了六塊。但是,經過這樣的切割之后,問題并沒有解決,即具體的會計核算仍然無法實施。例如,若僅有“資產”這樣一個概念,當我們用10萬元的銀行存款去購買設備,那只能反映為一項資產增加,另一項資產減少,其結果等于沒有反映。這就需要對會計要素作進一步的分類。
會計科目便是對會計要素所作的進一步分類,如何分類則取決于會計目標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例如,當我們把資產要素分為“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等科目后,上面用銀行存款購買設備的例子便可以反映為:“固定資產”增加了10萬,“銀行存款”減少了10萬,這樣就把問題反映清楚了,繼而滿足了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把會計對象、會計要素和會計科目這三個概念聯(lián)系起來看,《會計實務》實際上就是一門分類的科學。只要我們能把每一項經濟業(yè)務恰當地分好類,把它們記到該記的科目中去,學習《會計實務》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類目,設置會計科目就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加以科學歸類,進行分類核算和監(jiān)督的一種方法.
會計帳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具有一定結構,用來系統(tǒng),連續(xù)的記載各項經濟業(yè)務的一種手段.
會計科目和會計帳戶的聯(lián)系在于會計科目是設置會計帳戶的依據,是會計帳戶的名稱,會計帳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會計科目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就是會計帳戶所要登記的內容.
區(qū)別在于會計科目知識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的分類,本身沒有結構,會計帳戶則有相應的結構,具體反映資金活動狀況,因此會計帳戶比會計科目分戶更為明晰,內容更為豐富,此外,會計科目一般由會計制度統(tǒng)一規(guī)定,會計帳戶除了規(guī)定的外,則可根據單位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類目,設置會計科目就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加以科學歸類,進行分類核算和監(jiān)督的一種方法. 會計帳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具有一定結構,用來系統(tǒng),連續(xù)的記載各項經濟業(yè)務的一種手段. 會計科目和會計帳戶的聯(lián)系在于會計科目是設置會計帳戶的依據,是會計帳戶的名稱,會計帳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會計科目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就是會計帳戶所要登記的內容.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按經濟特征所做的基本分類,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
分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收入類、費用類 資產類:主要包括貨幣資金、存貨、應收往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前面3個是可流動的,后面2個是非流動的。
負債類:主要包括借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利息、應付往來等;這些都是可流動的,日常接觸到的很少有非流動的。 所有者權益類:這個就幾個科目,不細說了。
注意未分配利潤受收入和費用類科目影響。 成本類:分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
生產成本分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制造費用主要指為生產服務所發(fā)生的材料、人工等其他雜七雜八費用。這幾項就是常說的料、工、費。
收入類:主要指主營業(yè)務收入和其他業(yè)務收入。 費用類:包括了對應收入的主營業(yè)務收入和其他業(yè)務收入、期間費用、所得稅費用等。
舉個簡單的流程:企業(yè)取得生產合同,進行材料采購,然后進行生產,生產過程中發(fā)生料工費;最后制造費用根據材料或者工時等進行分攤,然后和生產成本形成庫存商品,庫存商品銷售后計入主營業(yè)務收入,同時庫存商品的成本結轉入主營業(yè)務成本。 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再扣除一些對應的期間費用,就形成了營業(yè)利潤。
營業(yè)利潤 營業(yè)外收入-營業(yè)外支出=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費用就是凈利潤。最終影響到資產負債表的當期留存收益(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
會計對象包括會計要素會計要素之間存在會計等式###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即會計對象包括所有的會計要素而會計等式是會計要素之間的相等關系,要明白會計要素的等式關系就必須了解哪些具體要素屬于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利潤,所有者權益,更要明白到借貸的關系###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1 會計對象:特定主體以貨幣表現(xiàn)的經濟活動。
(或者是會計核算和監(jiān)督的內容;價值運動;資金運動)2 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的按經濟特征最基本的分類。3 會計等式:是反映會計要素之間的平衡關系的計算公式###會計對象具體化就形成了會計要素,所以兩者本質是相同的。
將6個要素之間的關系用數學公式表示就形成了會計等式 ,會計等式是會計要素的數量表達式。
會計科目和會計賬戶之間的關系:會計科目與賬戶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1、聯(lián)系會計科目和賬戶都是按照經濟內容設置的。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具有一定的結構,是用來系統(tǒng)、連續(xù)地記載各項經濟業(yè)務的一種手段。
會計科目決定了賬戶核算和控制的經濟內容,是賬戶的名稱;賬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會計科目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就是賬戶所要登記的內容。2、區(qū)別:(1)區(qū)別在于會計科目只是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的分類,本身沒有結構;(2)賬戶則有相應的結構,具體反映資金運動狀況。
因此賬戶比會計科目分類更為明細,內容更為豐富。(3)沒有會計科目,就無法將會計對象進行科學的分類;沒有賬戶則無法記錄和積累會計核算的資料。
會計對象:任何工作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對象,會計工作也不例外。一般來說,會計對象就是指會計工作所要核算和監(jiān)督的內容;具體來說,會計對象是指企事業(yè)單位在日常經營活動或業(yè)務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資金運動,即資金運動構成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jiān)督的內容。那么,如何理解和認識資金運動呢?
首先,資金運動是客觀的。資金運動的客觀性是指企事業(yè)單位的資金都要經過資金的投入、運用和退出這樣一個運動過程,這個過程不因企業(yè)所處的國家或地區(qū)的不同而不同。也正因為資金運動的客觀性,才使得會計能成為一種國際性的“商業(yè)語言”。
其次,資金運動是抽象的。資金運動的抽象性是相對于具體的會計核算而言的,因為在會計實務中,任何經濟活動所引起的資金運動都必須要具體化直至量化,若僅有“資金運動”這樣一個抽象的概念,那么會計核算的對象是無法落到實處的。這就需要對抽象的資金運動作進一步的分類,于是就有了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如前所述,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所作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是用于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由于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分類,所以會計要素是主觀的,也就是說,不同的國家可以有不同的會計要素。中國《企業(yè)會計準則》將會計要素界定為六個,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1、資產。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yè)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在理解這一定義時,我們要注意:(1)未來交易或事項可能形成的資產不能確認,如或有資產;(2)企業(yè)對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并不都擁有所有權,如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3)不能給企業(yè)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產則不能作為資產加以確認。
2、負債。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xiàn)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在理解這一定義時,我們要注意:(1)未來交易或事項可能產生的負債不能確認,但或有負債在符合條件時則應該確認(見“或有事項”準則);(2)負債需要通過轉移資產或提供勞務加以清償,或者借新債還舊債。
3、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yè)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負債后的余額。在理解這一定義時,我們要注意:(1)所有者權益是表明企業(yè)產權關系的會計要素;(2)所有者權益與負債有著本質的不同,負債需要定期償還,但所有者的投資則不能隨便抽走。
4、收入。收入是指企業(yè)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在理解這一定義時,我們要注意:(1)收入的來源包括三個方面,即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但對外投資的收益則不包括在收入要素中;(2)收入應該是企業(yè)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形成的,所以營業(yè)外收入不包括在收入要素中。投資收益和營業(yè)外收入在中國應該屬于利潤要素。
5、費用。費用是企業(yè)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發(fā)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在理解這一定義時,我們要注意:(1)費用和收入之間存在配比關系;(2)費用中能夠對象化的部分形成產品的制造成本,不能夠對象化的部分則形成期間費用;所以,一項費用要么是產品成本,要么是期間費用。
6、利潤。利潤是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其金額表現(xiàn)為收入減費用后的差額。在理解這一定義時,我們要注意:(1)作為反映企業(yè)經營成果的要素,利潤應該是指企業(yè)的凈利潤,即利潤總額減所得稅之后的差額;(2)利潤總額由四部分組成,即營業(yè)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yè)外收支凈額;(3)利潤是反映企業(yè)經營成果的最終要素。在以上關于會計要素的定義和分析中,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便構成了這里的知識點和考試點,它們均可以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xiàn)。
會計對象是企業(yè)或單位可以用貨幣表示的經濟活動,實質是資金運動,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借貸雙方的變動進行的分類,會計要素下有會計科目,都是對會計對象的劃分。
同時一項經濟活動必定伴隨兩個會計對象的變化,比如說銷售產品,不賒賬,必定伴隨產品減少和資金增加,也就是伴隨兩個會計科目的變動,這“兩個科目“按不同的經濟活動,可能屬于同一個會計要素下,也可能屬于不同的兩個會計要素下。但這不是嚴格的說法,嚴格地說,會計科目不是按會計要素劃分的,在會計科目表中是按會計科目的類進行劃分歸類的,會計要素和科目類略有不同。
會計對象:會計核算和監(jiān)督的內容,就是會計對象。凡是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xiàn)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對象。以貨幣表現(xiàn)的經濟活動通常又稱為資金運動。因此,會計核算和會計監(jiān)督的內容即會計對象就是資金運動。
會計要素:會計要素是根據交易或事項的經濟特征所確定的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是從會計的角度描述經濟活動的基本要素。
兩個問題:會計要素的確認(定性)、會計要素的計量(定量)。
在我國,主流的說法是:會計對象一般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能夠用貨幣表現(xiàn)的經濟活動。會計要素即會計對象具體化,也就是將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按其經濟特性所作的分類。
參考一下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