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殘值率
一般現(xiàn)在的話,稅務局沒有明文的規(guī)定,都是按照公司的具體來做
殘值率5%
6500(1-5%)6175
6175/3/12=171.53
分錄(如果是制造部門使用就放到制造費用,要不就放到管理費用或者營業(yè)費用)
借:管理費用-折舊 171.53
貸:累計折舊 171.53
然后等到3年后,折舊已經踢完,然后固定資產還在使用的話就不用再做單獨的分錄了。
擴展資料: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yè)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固定資產是企業(yè)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yè)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1.固定資產的價值一般比較大,使用時間比較長,能長期地、重復地參加生產過程。
2.在生產過程中雖然發(fā)生磨損,但是并不改變其本身的實物形態(tài),而是根據(jù)其磨損程度,逐步地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其價值轉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舊基金。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xiàn),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huán)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于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于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xiàn)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shù)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企業(yè)在確認固定資產時,需要判斷與該項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yè)。實務中,主要是通過判斷與該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到了企業(yè)來確定。
通常情況下,取得固定資產所有權是判斷與固定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到企業(yè)的一個重要標志。凡是所有權已屬于企業(yè),無論企業(yè)是否收到或擁有該固定資產,均可作為企業(yè)的固定資產;反之,如果沒有取得所有權,即使存放在企業(yè),也不能作為企業(yè)的固定資產。
但是所有權是否轉移不是判斷的唯一標準。在有些情況下,某項固定資產的所有權雖然不屬于企業(yè),但是,企業(yè)能夠控制與該項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流入企業(yè),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應將該固定資產予以確認。
例如,融資租賃方式下租入的固定資產,企業(yè)(承租人)雖然不擁有該項固定資產的所有權,但企業(yè)能夠控制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流入企業(yè),與該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實質上已轉移到了企業(yè),因此,符合固定資產確認的第一個條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固定資產
計提折舊不是會計科目,核算折舊的會計科目是“累計折舊”,計提折舊的會計分錄為: 借:制造費用(車間生產用固定資產) 銷售費用(銷售機構用固定資產) 管理費用(行政管理部門用固定資產) 研發(fā)支出(研發(fā)用固定資產) 他業(yè)務成本(出租固定資產) 在建工程(工程用固定資產) 貸:累計折舊 《企業(yè)會計準則》“1602 累計折舊”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
二、本科目可按固定資產的類別或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按期(月)計提固定資產的折舊,借記“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fā)支出”、“其他業(yè)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處置固定資產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折舊。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yè)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額。
計提折舊不是會計科目,核算折舊的會計科目是“累計折舊”,計提折舊的會計分錄為:借:制造費用(車間生產用固定資產)銷售費用(銷售機構用固定資產)管理費用(行政管理部門用固定資產)研發(fā)支出(研發(fā)用固定資產)他業(yè)務成本(出租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用固定資產)貸:累計折舊《企業(yè)會計準則》“1602累計折舊”的主要賬務處理: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
二、本科目可按固定資產的類別或項目進行明細核算。三、按期(月)計提固定資產的折舊,借記“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fā)支出”、“其他業(yè)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處置固定資產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折舊。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yè)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額。
一、固定資產折舊會計分錄 首先是要明確固定資產的用途,決定了累計折舊的借方科目。
例如,用在行政的固定資產,借記管理費用;用在銷售部門,借記銷售費用;用在生產相關部門,借記制造費用。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制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 二,固定資產折舊的稅務處理 首先要明確的是,從稅務的角度看,稅法對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是有規(guī)定的,與企業(yè)會計準則是有差異。
如果企業(yè)計提的累計折舊金額超過稅法規(guī)定的金額,匯算清繳的時候,會做納稅調增。 建議處理方法:計提折舊按照稅法規(guī)定去做,匯算清繳的時候就免去納稅調整的麻煩。
1。折舊方法的選擇。
會計理論提供 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年數(shù)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但《 企業(yè)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規(guī)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扣除。
其他的加速折舊法,符合相關稅法規(guī)定,到稅局備案后,才能在稅前抵扣。 2。
計算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的起止時間,這個應該很多會計人都懂的:企業(yè)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3。
稅法對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也有規(guī)定,摘錄如下: (1)房屋、建筑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應該遵循以上規(guī)定。
4。固定資產預殘值:因為殘值也會對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有影響,所以《企業(yè)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企業(yè)應當根據(jù)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在大學里學習會計,很少涉及稅務政策的學習。
但是,當你們來到企業(yè)的時候,稅務政策的掌握尤為重要。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內容,認真的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您好,會計學堂張海芳老師為您解答
1.企業(yè)基本生產車間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制造費用;
2.管理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管理費用;
3.銷售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銷售費用;
4.自行建造固定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在建工程成本;
5.經營租出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其他業(yè)務成本;
6.未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管理費用;
7.企業(yè)研發(fā)無形資產時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研發(fā)支出;
8. 企業(yè)將自有的房屋無償提供給職工使用,其折舊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對應的分錄:
借: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在建工程/其他業(yè)務成本/管理費用/研發(fā)支出/應付職工薪酬(按前面1-8的序號列的借方科目)
貸:累計折舊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折舊好像一個搬運工,將資產負債表中購買固定資產的支出一點一點地“搬到”利潤表中去。
有勻速的搬運方法,比如年限總和法、工作量法;有先多搬點,以后再少搬點的方法,如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shù)總和法。有時稅務會說,你搬這么快想多抵稅,沒門。
會計回答說,我哪有這個膽,稅怎么交聽你的。 這就是資產計稅基礎和賬面價值之間存在差額的原因。
不論依據(jù)會計慣例還是稅務規(guī)定,你都不能立即購買固定資產的支出進行“費用化”,因為固定資產具有長期使用價值,你只能在使用年限中,逐步將采購支出“費用化”。飯要一口一口吃,這種“吃法”就稱為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吃到”利潤表中去。
另外,對于現(xiàn)金流量表來講,那可要一口吃下,因為它吃的就是現(xiàn)金支出。 至于折舊方法的理解,就更簡單了,反正就這一碗飯了,你慢慢品就是“年限平均法”;你餓了,猴急猴急地吃,就是“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shù)總和法”。
計算吃的快慢,就是套套數(shù)學公式,有什么難呢? 。
折舊計算表屬于轉賬類記賬憑證。
記賬憑證是由會計人員對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按其經濟業(yè)務的百內容加以歸類整理,作為登記賬簿依據(jù)的會計憑證。會計人員填制記賬憑證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格式和內容進行。
記賬憑證又可以細分為分為專度用記賬憑證和通用記賬憑證。
1、專用記賬憑證,是指分類反映經濟業(yè)務的記賬憑證。這種記賬憑證按其反映經濟業(yè)務的內容不同,又可以分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知憑道證。
2、通用記賬憑證,是指用來反映所有業(yè)務的記賬憑證。
擴展資料:
記賬憑證必須具備以下基本內容:
1、記賬憑證的名稱及填制單位名稱;回
2、填制記賬憑證的日期;
3、記賬憑證的編號;
4、經濟業(yè)務事項的內容摘要 ;
5、經濟業(yè)務事項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及其記賬方向 ;
6、經濟業(yè)務事項的金額 ;
7、記賬標記 ;
8、所附原始憑證張數(shù);
9、會計主管、答記賬、審核、出納、制單等有關人員的簽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記賬憑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