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格的作用
平面構成中,骨格是支撐構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組合形式,使形象有秩序地經(jīng)過人為的構想,排列出各種寬窄不同的框架空間,把基本形輸入到設定的骨格中以各種不同的編排來構成設計,骨格既起到編排形象和管轄形象的空間作用。
二. 骨格的分類
骨格分為有規(guī)律性和非規(guī)律性骨格。
1.規(guī)律性骨格:是以嚴謹數(shù)學方式構成的。如重復骨格、漸變骨格、發(fā)射骨格。
2、非規(guī)律性骨格: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是由規(guī)律性骨格隨意和自由地衍變而成,隨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架內進行劃分,因此它具有極大的任意和自由性。
3、重復骨格:在一定的框架內,用水平線和垂直線等距離劃分出大小相等的空間單位稱為重復骨格。重復骨格多為正方形單位空間,因對重復構成有利,可以較多的組合成新的形態(tài)。
4.漸變骨格:在一定的框架內,按照一定的數(shù)學規(guī)律劃分單位面積的水平、垂直線所組成的網(wǎng)格稱為漸變骨格。一般可按等差數(shù)列、等比數(shù)列、費博那基數(shù)列、調合數(shù)列來劃分的。
5.發(fā)射骨格:是由一個發(fā)射中心點向外發(fā)射或者圍繞一個中心點向外運行的骨格。發(fā)射骨格也可用漸變骨格的原理進行。由中心點有漸變變化的發(fā)射能給人以強有力的吸引力和較好的視覺效果。
三.基本形
在構成中簡潔的最基本的有助于設計的內部連結而不斷產生出較多形態(tài)的圖形。
基本形的設置不宜復雜,否則會使設計變得煥散、不統(tǒng)一,從而形成花磚地,不能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抽象圖形。
四.形與形的關系
在基本形與基本形相遇時,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關系供設計者選擇,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形象(如圖)
1.分離
形和形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不接觸,呈現(xiàn)出各自的圖形。
2.接觸
形和形的邊緣恰好相切。
3.覆疊
一個形象覆疊在另一個形象上,覆蓋在上面的形象不變,而被覆疊的形象就有所變化,覆疊的位置不同也就產生出不同的形象,并產生上與下、前與后的空間關系。
4.透疊
形象與形象相互交錯重疊,交錯重疊部分為交疊、。重疊部分具有透明性,不掩蓋形象的輪廓也不定分出前后或者上下的空間關系。
5.差疊
兩個形象相互交疊,交疊部分成為新的形象,其余部分被減去。
6.減缺
形象與形象相互重疊,覆蓋產生了前后上下關系,保留覆蓋在上面的形象,后面被 上面覆蓋所留下的剩余形象為減缺的新形象。
7.聯(lián)合
形象與形象交錯重疊,不分前后上下關系,而把兩個形象聯(lián)合起來成為同一個空間平面內的較大的新的形象。
8.重合
兩個相同的形象,不相互交錯,其中一個覆蓋在另一個上,成為合二為一 完全重合的形象。
層面構成
曲面構成
我也只知道這2種!!
我們都見過切面包,切片的形態(tài)是由面包體進行層層分割而成。若把這種分割方法用于其他的形態(tài),如幾何體、有機體以及具象形體,則會因被分割體及分割方法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層面形態(tài)。將分割后的層面進行層層排列構成,可稱為層面構成。
切割:試著改變方向進行斜切,從正方體的正面或側面作等距離的垂直切割,每一個切割出來的面都與正方體的正面或側面平行,這樣獲得的層面均為正方形,其形狀與大小都是重復的。
位置排列:將分割后的層面進行移動,以產生空間距離的變化,或前后錯位、或疏密變化,則會產生不同的韻律效果。
方向變化:層面進行不平行的方向漸變,按垂直、水平或中心方向旋動。
切割線變化:改變切割線的形態(tài),以曲線、折線或其他不規(guī)則形進行分割,產生層面本身的變化,繼而進行不同的排列,為形態(tài)與空間創(chuàng)造多種可能。
被分割的基本形變化:更換被分割的基本形,以具象進行分割,排列構成,則又產生新的造型與構成空間。
牛頓說:“自然決不做徒勞的事情,他每做一件徒勞的事情,就意味著它少供應一些東西,因此,自然滿意簡化,不喜歡奢侈與浮華?!?/p>
海螺、貝殼、花生等物以簡練,輕巧的曲面外殼保護自己的軀體,他們就像偉大的設計師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造物奧妙。首先,這些曲面外殼的構造合理且簡單,他們都以很少材料構成;其次,他們展示了非常優(yōu)美的造型。相對于平整的面,曲面更具有承受外力的能力。曲面由于造型美且具有機感,構造簡單,原料節(jié)儉,因此許多設計師都將其原理應用于建筑設計,尤其是大型的公共建筑,如悉尼歌劇院以及許多體育館等。
(一)點、線、面的構成形象是物體的外部特征,是可見的。
形象包括視覺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點、線、面在見于畫面時,也具有各自的形象。平面設計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設計中,一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組成,其每一組成單位成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個最小的單位,利用它根據(jù)一定的構成原則排列、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構成效果。
1. 組形:在構成中,由于基本的組合,產生了形與形之間的組合關系。2. 分離:形與形之間不接觸,有一定距離。
3. 接觸:形與形之間邊緣正好相切。4. 復疊:形與形之間是復疊關系,由此產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間關系。
5. 透疊:形與形之間透明性的相互交疊,但不產生上下前后的空間關系。6. 結合:形與形之間相互之間結合成為較大的新形狀。
7. 減卻:形與形之間相互覆蓋,覆蓋的地方被剪掉。8. 差疊:形與形之間相互交疊,交疊的地方產生新的形。
9. 重合:形與形之間相互重合,變?yōu)橐惑w。(二)漸變 漸變是我常常聽說的一種效果,在自然界中能親身體驗到,在行駛的道路上我們會感到樹木由近到遠、由大到小的漸變。
漸變的類型:1. 形狀的漸變:一個基本形漸變到另一個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漸變到殘缺,也可以由簡單到復雜,由抽象漸變到具象。2. 方向的漸變: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漸變。
3. 位置的漸變:基本形作位置漸變時需用骨架,因為基本形在作位置漸變時,超出骨架的部分會被切掉。4. 大小的漸變: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漸變排列,會產生遠近深度及空間感。
5. 色彩的漸變: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純度都可以出漸變效果,并會產生有層次感的美感。6. 骨格的漸變:是指骨格有規(guī)律的變化,使基本形在形狀、大小、方向上進行變化。
劃分骨格的線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線、折線、曲線等個總骨格的漸變。漸變的骨格精心排列,會產生特殊的視覺效果,有時還會產生錯視和運動感。
(三)重復 重復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設計中,相同的形象出現(xiàn)過兩次以上,重復是設計中比較常用的手法,以加強給人的印象,造成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感,使畫面統(tǒng)一。所謂相同,在重復的構成中主要是指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
重復中的基本形:用來重復的形狀稱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為一個單位,然后以重復的手法進行設計,基本形不宜復雜,以簡單為主。平面設計常用表現(xiàn)手法 重復的類型:1. 基本形的重復:在構成設計中使用同一個基本形構成的圖面叫基本形的重復,這種重復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
例如:高樓上的一個個窗子。2. 骨格的重復:如果骨格每一單位的形狀和面積均完全相等,這就是一個重復的骨格,重復的骨格是規(guī)律的骨格的一種,最簡單的一種。
3. .形狀的重復:形狀是最常用的重復元素,在整個構成中重復的形狀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變動。4. 大小重復:相似或相同的形狀,在大小上進行重復。
5. .色彩重復:在色彩相同的條件下,形狀、大小可有所變動。6. 肌理的重復:在肌理相同的條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變動。
7. 方向的重復:形狀在構成中有著明顯一致的方向性。(四)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狀、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著共同特征,它表現(xiàn)了在統(tǒng)一中呈現(xiàn)生動變化的效果。
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產生了重復感。近似程度小就會破壞統(tǒng)一。
近似的分類:1. 形狀的近似:兩個形象如果屬同一族類,它們的形狀均是近似的,如同人類的形象一樣。2. 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復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說骨格單位的形狀、大小有一定變化,是近似的。
注意:近似與漸變的區(qū)別,漸變的變化是規(guī)律性很強的,基本形排列非常嚴謹,而近似的變化規(guī)律性不強,基本和其它視覺要素的變化較大,也比較活潑。(五)骨格 骨格網(wǎng)決定了基本形在構圖中彼此的關系。
有時,骨格也成為形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變化會使整體構圖發(fā)生變化。骨格分為:1. 規(guī)律性骨格:規(guī)律性骨格有精確嚴謹?shù)墓歉窬€,有規(guī)律的數(shù)字關系,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強烈的秩序感。
主要有重復、漸變、發(fā)射等骨格。2. 非規(guī)律性骨格:非規(guī)律性骨格一般沒有嚴謹?shù)墓歉窬€,構成方式比較自由。
3. 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單位的界線,骨格給形象準確的空間,基本形在骨格單位內可自由改變位置、方向、正負,甚至越出骨格線。4. 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性骨格線有助于基本形的排列組織,但不會影響它們的形狀,也不會將空間分割為相對獨立的骨格單位。
5. 重復性骨格:是指骨格線分割的空間單位在形狀、大小上完全相同,它是最有規(guī)律性的骨格,基本形按骨格連續(xù)性的排列。平面設計是將不同的基本圖形,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在平面上組合成圖案的。
主要在二度空間范圍之內以輪廓線劃分圖與地之間的界限,描繪形象。而平面設計所表現(xiàn)的立體空間感,并非實在的三度空間,而僅僅是圖形對人的視覺引導作用形成的幻覺空間。
平面構成是視覺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的一種組合。
其構成形式主要有12種形式,分別為:重復、近似、漸變、變異、對比、集結、發(fā)射、特異、空間與矛盾空間、分割、肌理及錯視等等。
一、發(fā)射形式
發(fā)射構成形式(以一點或多點為中心,呈向周圍發(fā)射、擴散等視覺效果,具有較強的動感及節(jié)奏感)。格線和基本形呈發(fā)射狀的構成形式,稱為發(fā)射構成。
二、特異
特異構成形式(在一種較為有規(guī)律的形態(tài)中進行小部分的變異,以突破某種較為規(guī)范的單調的構成形式,特異構成的因素有形狀、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變化的比例不能變化過大,否則會影響整體與局部變化的對比效果)。
三、對比
較之密集構成更為自由性的構成,稱為對比構成。此種構成不以骨格線而僅依靠基本形的形狀、大小、方向、位置、色彩、肌理等的對比,以及重心、空間、有與無、虛與實的關系元素的對比,給人以強烈、鮮明的感覺。
擴展資料:
平面構成的基礎
一、點的構成形式
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為一種散點式的構成形式。
2、將大小一致的點按一定的方向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列,給人的視覺留下一種由點的移動而產生線化的感覺。
3、以由大到小的點按一定的軌跡、方向進行變化,使之產生一種優(yōu)美的韻律感。
二、線的構成形式
1、面化的線(等距的密集排列)。
2、疏密變化的線(按不同距離排列)透視空間的視覺效果。
3、粗細變化空間,虛實空間的視覺效果。
三、面的構成形式
1、幾何形的面,表現(xiàn)規(guī)則、平穩(wěn)、較為理性的視覺效果。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體以面的形式出現(xiàn)后,給人以更為生動、厚實的視覺效果。
3、有機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態(tài)。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平面構成
平面設計中,平面構成的法則有幾種:
1、對比(與調和)2、統(tǒng)一 3、穩(wěn)定(對稱與平衡)4、比例 5、節(jié)奏與韻律
平面構成主要是運用點、線、面和律動組成結構嚴謹,富有極強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實用特點和創(chuàng)造力的設計作品,與具象表現(xiàn)形式相比較,它更具有廣泛性。是在實際設計運用之前必須要學會運用的視覺的藝術語言,進行視覺方面的創(chuàng)造,了解造型觀念,訓練培養(yǎng)各種熟練的構成技巧和表現(xiàn)方法,培養(yǎng)審美觀及美的修養(yǎng)和感覺,提高創(chuàng)作活動和造型能力,活躍構思。
平面構成的骨架:規(guī)律性,半規(guī)律性,無規(guī)律性,單一骨架,復合骨架,無作用骨架,有作用骨架
種類:重復構成,變異,漸變,發(fā)射,肌理,近似構成,密集構成,分割構成,特異構成,空間構成,矛盾空間,對比構成,平衡構成。
形象
形象在構成設計中是表達一定含義的形態(tài)構成的視覺元素。形象是有面積、形狀、色彩、大小和肌理的視覺可見物。在構成中點、線、面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形象。由于點、線、面的多種不同的形態(tài)結合和作用,就產生了多種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和形象。
平面構成的要素:點的構成形式、線的構成形式、面的構成形式
面的構成即形態(tài)的構成,面的構成方式很多,包括基本格式排列構成、重復構成、近似構成、漸變構成、發(fā)射構成、空間構成、特異構成、密集構成、對比構成、肌理構成等,它的形式與方法非常豐富。
面的構成(1)
面的構成(2)
但是,平面空間中的面與面之間的構成存在一些規(guī)律性的關系,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面在平面空間中同時出現(xiàn)時,其間便會出現(xiàn)多樣的構成關系,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情況:
(1)分離:面與面之間分開,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平面空間中呈現(xiàn)各自的形態(tài),在這里空間與面形成了相互制約的關系。
(2)相遇:相遇也稱相切,指面與面的輪廓線相切,并由此而形成新的形狀,使平面空間中的形象變得豐富而復雜。
(3)覆疊:一個面覆蓋在另一個面之上,從而在空間中形成了面之間的前后或上下的層次感。
(4)透疊:面與面相互交錯重疊,重疊的形狀具有透明性,透過上面的形狀可看到下一層被覆蓋的部分,面之間的重疊處出現(xiàn)了新的形狀,從而使形象變得豐富多變,富有秩序感,是構成中很好的形象處理方式。
(5)差疊:面與面相互交疊,交疊而發(fā)生的新形象被強調出來,在平面空間中可呈現(xiàn)產生的新形象,也可讓三個形象并存。
(6)相融:相融也稱聯(lián)合,指面與面相互交錯重疊,在同一平面層次上,使面與面相互結合,組成面積較大的新形象,它會使空間中的形象變得整體而含糊。
(7)減缺:一個面的一部分被另一個面所覆蓋,兩形相減,保留了覆蓋在上面的形狀,又出現(xiàn)了被覆蓋后的另一個形象留下的剩余形象,即一個意料之外的新形象。
(8)重疊:相同的兩個面,一個覆蓋在另一個之上,形成合二為一的完全重合的形象,其造成的形象特殊表現(xiàn),使其在形象構成上已不具有意義。
面的構成方法(1)
面的構成方法(2)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80秒